136书屋 > 古典 > 璀璨重生:美人多谋全文阅读 > 第40章 将计就计

第40章 将计就计


“王妃,奴婢去看过了,六小姐在向兰轩,陪着大夫人说话呢。”

存辉苑正屋,苗氏和苏媛说着话,期间,苏媛还不放心的让丫鬟去东府那边看看方如萱在做什么。

丫鬟回完话,苗氏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揶揄的笑看着苏媛道:“她人都死了,一个小丫头,你也怕成这样?”

苏媛心里有气,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抬手摸了摸鬓发,随口应道:“她虽不是我生的,可到底是祁王府的小姐,是我名义上的女儿,我总不能不管她。”

苗氏话语中的那个怕字,苏媛故作听不懂。

苗氏未揭穿,就着晌午没说完的话继续说道:“安远侯府是皇后娘娘的母家,那安远侯世子又是个文武全才,这样的人物,别说你女儿,若是皇后娘娘有个女儿,怕是都要下嫁的,所以我觉得你还是趁早死心的好。”

这番话,长了别人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苏媛的脸色,当即有些不好看起来。

“玉儿又哪里差了?母亲,您就这样瞧不上自己的外孙女?祁王府若是和安远侯府联姻,苏府便也算是沾亲带故的亲戚了,将来,二房未必不能凌驾于大房之上。”

苏媛哼道。

目光从苏媛脸上滑过,苗氏再说出口的话语便更加不留情面,“倘若如玉是从苏馨肚子里出来的,兴许还有这个可能。”

后半句话,苗氏未说,可苏媛不用猜都知道了。

一脸受伤的表情,苏媛有些不忿的抬眼看着苗氏道:“母亲但凡有一丁点儿向着我,当日便该听了父亲的,将我的名字记在母亲名下。母亲不愿意,我自始至终身上都打了庶出的烙印,便是如今当了祁王妃,也要被人拿出来说道。”

“记在我名下?”

苗氏瞪了苏媛一眼,“让人知道,我的女儿自甘做妾,给祁王做了滕妾?还是让人知道,我的女儿还曾经不顾廉耻的跟人表白心迹,被拒绝后上吊自尽?哈哈,我没有这样不要脸的女儿……”

见苏媛说话不客气,还隐隐有摆出王妃架势来欺压自己的端倪,苗氏恨极的提起了苏媛当年的丑事。

打蛇打七寸,苏媛果然不做声了,一张脸更是青红交加,说不出的好看。

苗氏生育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女苏蓉嫁到了南阳第一家上官家,与夫君琴瑟和鸣,虽上官家无人当官,可他家的家产,敌得上好几个苏府,苏蓉第一年嫁过去,第二年生了长子,第三年便开始跟着婆婆学习理家的事,苗氏每每提起这个长女,都一脸的自豪。

幺女苏芸是苏二老爷给定下的娃娃亲,抚平大将军的嫡三子,小两口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的。

苗氏的几个庶女,虽然亲事与嫡出的两位小姐相差甚远,可也差强人意,唯有苏媛,幼时极不得苗氏的喜欢,所以,当苏媛提出愿意给苏馨做滕妾的时候,苗氏想着她会跟去祁王的封地,以后再也看不见了,便忙前忙后的跟柏氏和苏大老爷商量此事,终于成了。

苏媛的面色不好看,苗氏再要说的话,就那么收住了,好一会儿,苗氏放缓了语气,敷衍的说道:“你这几日已经频频进宫了,我再去说和,不但让人觉得我们苏府沉不住气,也让贤妃娘娘在宫里难做人,所以,你稍安勿躁,暂且忍耐些日子。”

“到了端午,家里肯定要派人进宫请安的,到时候,我去跟贤妃娘娘说说,让她帮着说和说和。”

苗氏安抚着苏媛道。

如今才三月,离端午还有两个月,而苏媛唯恐夜长梦多,恨不得现在就将安远侯世子和方如玉的亲事定下来,哪里还能等得了那么久?

“有劳母亲费心了。”

含糊着谢了一句,借着要去瞧瞧几位嫂子,苏媛出了存辉苑。

向兰轩里,方如萱和柏氏坐在软榻上,两人的背都挺得笔直。

方如萱将苏媛请了观姑姑到王府作法,以及苏媛后来去静心阁说的那一番话,都一股脑的告诉了柏氏,屋子里,顿时渗出了一股让人心悸的静默。

柏氏的眼中,有不可置信的震惊,一只手更是紧紧的攥着炕几边沿,消瘦的手背上,几条青筋狰狞的突起着。

“你母亲一病三年,病之前,可有什么异常?”

柏氏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颤抖。

方如萱摇了摇头,“母亲小产后,身子便一直很虚,父亲遍访名医,都说母亲身子亏空,要好好调理才行。所以,那之后,便一直调理着……”

“那苏媛呢?那几年,她对你母亲态度如何?”

柏氏继续问道。

回想着当年的事,方如萱徐徐说道:“母亲生病,屋子里便全是药味儿,父亲每日在外头忙,还要练兵,每每去了母亲那儿,母亲都劝着父亲去苏媛或者其他侧妃妾侍处。我曾经听见母亲叨念过一句,说‘红颜憔悴如斯,不忍郎君得见,愿做李夫人’。”

那时的方如萱还年幼,母亲的话,她自然不懂,可时至今日,她已能领会十成。

江北的祁王府,侧妃两位,庶妃两位,其他没有名分的妾侍通房也有好几个,都是花容月色,相比之下,久卧病榻的苏馨,便更显苍老难堪。

但凡是个女子,都不想让夫君看见自己丑陋的模样,所以,只能避而不见,求早些病愈。

“她是母亲的妹妹,与其他侧妃庶妃相比,自然情分不同寻常。母亲身边的曾嬷嬷便常说母亲太好性情了,总是将父亲推到她屋里去,要不然,她又怎么能生下三个孩子。”

将自己回忆起来的事慢慢的说着,方如萱深呼了口气道:“母亲病重的那几年,苏媛往母亲屋里跑的最勤,事必躬亲,便连父亲到她屋里吃了什么说了什么,也跟母亲说的事无巨细。”

“那时,我还觉得她是好意的,毕竟,母亲那么在意父亲,虽然不愿意让父亲沾染病气,却还是想知道他都做了什么的。可是如今再想,苏媛真是其心可诛。听到父亲和旁的女子说笑打趣,母亲的心里,该是有多难过啊。”

方如萱恨恨的说道。

“难为你了,竟还能想到这些。”

拍了拍方如萱的手,柏氏低声说道。

柏氏是过来人,苏馨当时心中作何想,没有人比她这个当母亲的人更清楚。

“母亲去的那日,父亲也在身边,母亲说了遗言就走了,前前后后的事,我仔细回想了许多遍,都没觉得哪儿有不对。”

方如萱偎在柏氏怀里,有些失落的说道。

“没事,你想不起来,自然有人能想起来。好孩子,好好照顾自己,剩下的事,交给外祖母,好不好?”

像哄小孩儿一般,柏氏柔声说道。

“外祖母,您要做什么,怎么做?告诉我好不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们合计着来。”

方如萱的脸上,有些悲痛过后的急切。

看着面前这个还有些稚嫩的外孙女,再想到她刚才说起过的那些事,柏氏不得不用早慧这个词来形容她。

迟疑了一下,她轻声说道:“你母亲死后,她身边的那些人,有几个告老归乡了,我派人去找她们。既然当年的事有蹊跷,我想她们定然不会什么都没瞧出来,一个个去查,总会有线索。至于苏媛……”

柏氏面上的笑愈发柔和,“她处心积虑的害死我的女儿,爬上了祁王妃的位置,那么,我便要让她重重的跌下来。当然,不会让她摔死,摔死了多可惜?这往后的日子啊,还长着呢,我得让她好好瞧着,哪怕是她活着,都不如我死去了的女儿。”

这一刻的柏氏,像是院子角落里的那棵青松,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傲人的气息,就好像,苏媛的命运,都掌握在她手里。

哪怕,苏媛是尊贵的祁王妃。

方如萱抬头看着这样的外祖母,突然很感谢苏媛,若不是她要来苏府,方如萱怕是还么机会见到外祖母,便不会有这样强有力的一个后援。

“祖母,我听您的。”

方如萱甜甜的笑道。

傍晚时分,存辉苑那边来人请方如萱过去,说苏媛一行人要动身回王府了。

大少奶奶许氏到向兰轩请方如萱,柏氏慈和的说道,“你去西府,请媛丫头和两位小姐过来用膳。都好些年没见了,她当了王妃,我还没给她贺喜呢。”

许氏面上的讶异显而易见,几乎是有些呆愣的转身欲走。

身后,柏氏继续吩咐道:“晚膳摆在秋园,就我们娘儿几个就好。老太爷和老太太那儿,你去打声招呼。”

说罢,柏氏起身牵着方如萱的手,出了向兰轩。

晚膳时分,秋园里灯火通明,看着柏氏一脸慈爱的将桌上的菜夹给方如萱吃,苏媛有些狐疑的腹诽:这还是母亲口中那个不问外事,吃斋念佛的大伯母吗?

夜色将黑,柏氏才牵着方如萱的手送她们出门。

二门处,指着巷子里那打着苏府标识的两辆马车,柏氏拉着方如萱道:“那些都是给你的,若是还有什么想要的,记得来跟外祖母说。”

看着那两马车的礼物,苏媛面色平静,方如玉和方如慧,眼睛里似是要喷出火来。

苗氏只给了她们一人一副手镯,和一对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