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璀璨重生:美人多谋全文阅读 > 第39章 颓废的外祖母

第39章 颓废的外祖母


午膳时分,苗氏带着苏媛、方如玉和方如慧一起过来了,松鹤堂的正屋里,人头济济。

好不容易捱到午膳结束,大少奶奶服侍着两位老人家漱了口喝了茶,又说了会儿话,屋里的人便都散了。

见大少奶奶冲自己招手,方如萱起身静悄悄的跟了出去。

穿过垂花门,顺着九曲回廊慢慢的走着,眼见脚下的路并不是朝二进的秋园,方如萱顿住脚步,狐疑的问道:“大舅母,外祖母不住在秋园了?”

许氏面色黯然,苦笑了一下道:“这几年,婆婆都是住在向兰轩,只有家里来了要紧的客人要招呼的时候,才回秋园。我和你大舅劝了好多次了,可婆婆她就是不听,我们也只能随着她去。”

大房所在的东府,是一座三进的宅子,苏老太爷和苏老太太住在三进的松鹤堂,苏大老爷和柏氏住在二进的秋园。

苏大老爷的妾侍和一众儿女们,都各有院落,向兰轩,是苏馨的闺楼,苏馨出嫁后便一直空置着。

柏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苏馨是她疼在掌心里的幺女,自小宠到大的。

苏馨病逝后,柏氏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郁郁,及至知晓当初作为滕妾一起嫁到祁王府的苏媛成了继妃,柏氏似乎更加觉得祁王凉薄,这么多年了,便是年节时祁王来苏府,柏氏口中客气,面上却极少露出个笑脸。

及至后来苏大老爷去世,柏氏便过上了吃斋茹素的生活。每日不是诵经便是抄写经文,生活枯燥至极。

方如萱胸口闷闷的疼,那种母亲已经离去的痛,再度袭来。

“如萱,你怎么了?”

大少奶奶关切的问道。

方如萱摇了摇头,“没事,我们走吧。”

两人一路无言的到了向兰轩。

推开院门,院子里空无一人,大少奶奶却像是习惯了一般,轻手轻脚的进了门,扬声轻唤,“香菊……”

屋帘掀开,出来了一个圆脸的丫鬟,看清来人,那丫鬟一脸喜色的回头喊道:“夫人,大少奶奶带着表小姐回来看您了。”

这是母亲出嫁前住过的地方。

心中轻轻的想着,方如萱回头四处张望着,脚下缓慢的跟着大少奶奶进了向兰轩的正屋。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正屋赫然已经被布置成了佛堂的模样,上首处的锦桌上,供奉着一尊观音大士的白玉雕像,面前的香炉里,铺了厚厚的一层香灰。

内屋里,走出了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妇人,这妇人便是苏馨的亲娘,方如萱的外祖母柏氏。

柏氏一身暗褐色的福纹褙子,头上珠翠全无,只手腕上带着一对玛瑙镯子。

许是常年不大出门的缘故,柏氏的肤色透着一丝不见天日的白皙,脸上的颧骨,更是突了出来,显得整个人透着一股不好说话的感觉。

方如萱一脸的惊诧。

长这么大,方如萱和柏氏这个外祖母在一起的时间统共不超过一个月,第一次见,是一家人一起回京,那一次,苏馨带着儿女在苏府住了五六日,方如萱还记得,外祖父和外祖母对几个舅舅舅母都很是严厉,唯独见了她母亲,还有她和兄长的时候,才笑呵呵的像两个慈祥的老人家。

眼眶微湿,方如萱俯身跪倒,行着大礼拜道,“如萱见过外祖母……”

“好孩子,快起来……”

柏氏忙起身,将方如萱拉了起来。

入手冰凉,外祖母的手,干枯的像是树枝一般。

心里如是想着,方如萱紧紧的握住了柏氏的手,“外祖母,您怎么瘦了这么多?”

柏氏的眼睛里起了水雾。

也不回答方如萱的话,她一直打量着方如萱,一边看,一边吸着鼻子道:“像,真像,和你母亲小时候一模一样儿。”

说着,柏氏潸然泪下。

方如萱知道,外祖母又想起了她早逝的母亲。

许氏在一旁劝了好久,可祖孙二人哭的肝肠寸断,许氏不由的也想起了往事。

那个娇俏可人躲在屏风后偷看自己的小姑,新婚那日用帕子包了凉快芙蓉糕偷偷送来给自己填肚子的俏皮少女,还有订了亲以后跟自己说悄悄话的明媚模样。

许氏也跟着难过起来。

一时间,向兰轩正屋被三人的哭泣声包围。

好一会儿,许氏止住哭,吩咐了香菊去端了水盆来,服侍着柏氏净了脸,又拉着方如萱去梳洗了一番。

再落座,柏氏回头冲儿媳妇说道:“你去忙吧,我和如萱说会儿话。”

难得婆母不再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枯坐着,许氏也不愿意扫她的兴,叮嘱了方如萱几句,转身出去了。

柏氏拉着方如萱的手,一字一句的问着她这几年在王府的生活,事无巨细,似是生怕苏媛苛待了她和兄长。

看着这样的外祖母,方如萱的心里,突然生出了些想法。

祁王府遭罪的那些日子,苏府并没有什么动静,不知道是怕被祁王府连累,还是有别的考虑,所以,打从回到京城里,方如萱便甚少想起这个外祖家。

偷听到苏媛的话,知晓当年母亲病逝另有内幕,方如萱的心里恨透了苏媛,可是冷静下来,她不禁在想,苏媛敢这么做,会不会另有依仗?

大户人家里,极少会有姐妹同嫁这样的事,毕竟,传出去,外头的人会胡乱猜多,好像他家的女儿不值钱,娶一个还赠送一个。

可就是这样会被人笑话的做法,苏府做了。

时至今日,以滕妾的身份嫁到祁王府的苏媛,成了继妃,看着公婆脸色,还要顾及长兄长嫂的二房,也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了。

这样一步步看来,二房,才是那个渔翁得利的人。

那是不是可以说,一开始父亲母亲的亲事定下的时候,二房就开始这么算计了?

可是,再怎么算计,母亲也是苏家的女儿,二房可以羡慕,可以嫉妒,可是出手害人……

无数次,方如萱都提醒自己,莫要再往下想了。

包括今日跟着苏媛来苏府,方如萱也只是单纯的抱着来串个门的想法,可是见到这样憔悴的外祖母,这样挂怀惦记着母亲,怨恨着父亲的柏氏,方如萱却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和外祖母联手,查清要陷害母亲的幕后凶手?

“外祖母,我娘如果看到您这样,会心疼的,您可要保重自己啊。”

偎在柏氏身边,问着她身上淡淡的檀香气息,方如萱轻声说道。

“哎……老喽……”

长叹了几句,柏氏像哄小孩儿一般拍着方如萱的后背,一边低声说道:“如萱,外祖母心里的痛,你是不会明白的。你娘打小就乖巧,从来不惹我和她爹生气,当初,这门亲事我是不同意的,我不想她嫁那么远,几年都瞧不见一面。可是你外祖父点了头……”

想起了当年的事,柏氏的话语哽咽了一下,“倘若我当年执意不允,想来,如今你娘便不会是这样的下场,我也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低声的呜咽起来,柏氏抬手擦干了泪,看着方如萱嘱咐道:“如萱,现如今,祁王府当家的女主人虽然是你小姨,可是,她若对你和你哥哥不好,外祖母头一个不饶她,所以,如果受了委屈,可千万别忍着,回来跟外祖母说,啊?好孩子,外祖母的话,要记住了,知道吗?”

听柏氏话里的意思,好像也对苏媛有意见,方如萱一边点着头,一边好奇的追问道:“外祖母,你……不喜欢小姨?”

眼神中闪过了一抹厌恶,柏氏点了点头,“那丫头心术不正,你离她远些。”

方如萱睁大了眼睛,“那当年,您和外祖父怎么还同意她做滕妾嫁给我父亲?”

闻言,柏氏面上的自责之色更浓,“你母亲十三岁那年,冬天的时候落了水,病了一个月才好。请了大夫来瞧,说体内寒气太重,将来子嗣上怕是艰难些。”

许是觉得和方如萱一个女孩儿说这些有些不合适,柏氏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继续说道:“当时,我和你外祖父便合计着,是不是找几个好生养的丫头给你母亲带过去,后来,二房来说,不如从府里挑个庶出的小姐一起嫁过去,将来生了孩子,就记在你母亲名下,那孩子还是苏府的小姐生的。”

知晓了当年的事,方如萱对苏府的二房,厌恶至极。

“外祖母,苏府并没有分家,为什么两边各自当家呢?二房当家的是姨祖母,明明该和大舅母对等的身份,却因为大舅母喊她一声‘二婶’,对大舅母颇多刁难呢。难道大房就被她们骑在头上不行?”

想起外头坊间的传闻,方如萱不忿的问道。

许是早就知晓,柏氏的面上,有了些愧疚,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看着这样没有生机的柏氏,方如萱知晓,不下狠药,她可能后半辈子都要这样青灯古佛的为难自己了。

起身掀开屋帘看了看院子里,见外头并没有人,又让香菊出去守着,方如萱深呼了口气,抬头看着柏氏沉声问道:“外祖母,如果我说,母亲是被苏媛害死的,您信我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