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璀璨重生:美人多谋全文阅读 > 第43章 请封

第43章 请封


从白云寺出来,方如玉的脸色便一直白白的,以为她被大殿里那些菩萨凶神恶煞的面孔吓到了,苏媛软语哄劝了几句。

上了马车往京城里走,再听方如玉说了方如萱磕头拜佛时的那几句话,苏媛不禁也变了脸色。

“她还说了什么?”

苏媛拽住方如玉的胳膊问道。

摇了摇头,方如玉嘴唇哆嗦的看着母亲,“娘,她不会真的起了疑心吧?”

苏媛拿不准,却担心女儿心虚露了馅,哄着她道:“不可能。那时候她才多大,再说了,苏馨的病拖了那么多年,请进府那么多大夫,不都说她是油尽灯枯?她怎么会想到咱们身上来?”

“一定是大伯母……”

自言自语的说着,苏媛低声说道:“我就觉得,那个老妖婆没安好心,总是接如萱去苏府,肯定是心里有了什么想法。当年她就不喜欢我,老看我不顺眼,如今她女儿死了,我却当了继妃,她心里怎么能不多想?”

心里有些慌神,却担心自己的慌乱让女儿更加心里没底,苏媛抬手温柔的抚着方如玉的鬓发,柔声说道:“玉儿,当年那么做,母亲也是为了你和弟弟妹妹。府里,最受宠的是芳妃,她又是江北大户人家的小姐,母亲若是不早作准备,兴许如今当上继妃的就是她了。再说了,王府还有那么多年轻貌美的女人,你父亲若是动了心,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她是继妃,她的儿女也算是嫡出的了,全拜当日所赐。

苏媛不后悔。

“娘,我怕……”

方如玉靠在母亲怀里,只觉得身上阵阵的冒着冷意。

苏馨病后,入口的汤药和膳食,都格外精细,苏媛想动手,也没有办法。

故意激怒祁王,被祁王罚跪,引起苏馨的恻隐求情,继而,趁着屋内人头攒动,云嬷嬷料定她们没有胆量动手放松警惕的时候,方如玉打开食盒,借着端起药碗的功夫,将藏在指甲缝里的一丁点儿鹤顶红溶在了药里。

虽然只是指甲盖那么小的一点,可苏馨身子早已亏空,那点鹤顶红的毒性,让她毒发身亡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苏馨怕是临到死都没有想到,她照顾了那么多年,前一日还特意求过情的妹妹,会害死她。

怀里,方如玉轻微的颤着,一双手更是冰凉如水,苏媛一边恨自己那年不该鬼迷心窍的让女儿搀和进来,一边又觉得她不顶事,这种不可能被查出来的事,也这样自己吓自己吓破了胆。

“她人都死了,当年的药碗也早都处理了,现如今她们便是怀疑,也没有证据。难道大理寺还能靠旁人的猜测就定罪的吗?好孩子,别多想了,回去喝几副安神的药好好调养着,过几日就没事了,啊?”

苏媛刻意温柔的哄道。

直到进了王府,在二门处下马车时,方如玉都依旧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样,反观苏媛倒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感觉,细致的嘱咐着方如玉的丫鬟好生服侍她回丽水榭。

方如萱心中已经知晓答案了,再不欲打草惊蛇,到逸馨殿请了安,便打算回漱玉轩。

她没有注意到,身后,苏媛的眸子幽深骇人,像是黑夜里吐着信子的毒蛇。

第二日,苏媛递了牌子,再度进了宫。

永寿宫里,太后看着苏媛关切的问道:“听说玉儿身子不适?”

昨日夜里的事,太后今儿一早便知道了?

苏媛心里一惊,忙笑着回话道:“奔波了一日,许是累了,臣妾便让她歇息着了,不碍事的,过几日,臣妾带她来给您请安。”

太后笑了笑,不置可否,一盏茶的功夫,便显出了倦意。

不好直接问太后,苏媛有些讪讪的退出了永寿宫,思索了一会儿,径直去了宁康宫。

“娘娘,算起来,玉儿还是您的表妹,论常理,王爷家的小姐,及笄过后都会封郡主。我家玉儿及笄那年,恰好是在江北,朝廷也没有恩旨,便这么耽搁下来了。还请娘娘怜惜,在太后和皇后娘娘面前提一句。”

苏媛讨好的看着苏贤妃问道。

苏贤妃今年十九岁,瑞安元年的时候经过选秀入了宫,第二年诞下了二公主,她的宠爱,在宫里的众多妃嫔中不算最出挑的,却也不没有落在后头,瑞安帝每个月都会来她的宁康宫几次。

宫里的女人,眼睛都盯着得到皇帝盛宠的那个妃子,苏贤妃这样不惹眼的,自然便不会被她们盯上,又因为她诞下了二公主,该她有的尊荣,妃嫔们也好,内务府也罢,都会好好的敬着。

局内的人自然察觉不出,可太后也好,皇后也罢,还有宫外的人却都看得出,苏贤妃是个聪明人。

以她的年纪,能有正二品的贤妃位,还孕育了一位公主,将来的尊贵,不可言喻。

这也是苏媛也不得不求到她头上来的缘故。

苏贤妃呷了一口茶,面上带着无懈可击的微笑,“姨母的意思,本宫自然是明白的。可这郡主之封,自然有礼部的官员督办,姨母可有想过,就算是宫里的人都忘了,礼部的人,就也忘了?这,可是他们的职责……”

苏贤妃慢悠悠的说着,苏媛琢磨着她话里的意思,有些不解的问道:“娘娘的意思,是皇上不给这郡主的头衔?”

不置可否,苏贤妃抬眼看了苏媛一眼,反过来劝着她道:“姨母还是稍安勿躁的好。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是你的,终归会到你手里,不是你的,你就是强求了,说不定还碰了一头一脸的灰,何苦呢?”

站着说话不腰疼。

心中冷声嗤着,再看到笑靥如花的苏贤妃,苏媛便觉得没那么可亲了。

从宁康宫出来,苏媛又不死心的去了凤仪宫。

皇后娘娘的态度,相比太后和苏贤妃而言,就要好许多,无论何时,她脸上始终都带着端庄的笑容,让人油然而生的尊敬。

隐晦的提及自己的来意,苏媛小心翼翼的望向皇后。

皇后笑着道:“许是礼部的人疏忽了,本宫一会儿就着人问问是怎么回事。”

说罢,皇后话音一转,问起了方如玉,“听说,如玉如今身子不好?”

在永康宫说过的话,苏媛又说了一遍,皇后一脸怜惜,忙吩咐身边的宫婢取些上好的燕窝血燕出来,给苏媛带回去。

见皇后这样,苏媛心内暗喜,还没等她的高兴劲儿过去,便见皇后轻声叹道:“年前并听说她身子有恙,送去静养了些日子,这就又不适了,真该好好调理调理。”

苏媛点头应是,又说“谢皇后娘娘挂念”,下一刻,便见皇后冲身边的一个女官说道:“宋骞那皮猴儿这几日怎么没进宫来?”

“娘娘,世子爷出城打猎去了,您忘了?”

那女官回话道。

提起宋骞,皇后便一脸喜意,显然疼极了这个外甥,“这孩子,就喜欢胡闹,等成了亲,看他还改不改这个性子。”

见皇后提起了安远侯世子,苏媛一时不敢接话,皇后却自顾自的说道:“宋骞是安远侯府的世子,将来这世子妃啊,要操持侯府的中馈,打理这里里外外的家务,这人选,可得好好挑挑,不但要身子骨儿好,还要秀外慧中,哦对了,最重要的,要入了宋骞那皮猴儿的眼。”

“可不是嘛,这对上眼了,将来小两口的日子才能过得好。娘娘对世子爷,可真是疼爱有加呢。”

那女官笑的应承道。

主仆二人看似闲聊,却透出了皇后的意思,苏媛心中一片凉意。

静养也好,身子不适也罢,都只是个借口,如今,却白白毁了苏媛心心念念的这门好亲事,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吧?

如是想着,苏媛再从凤仪宫出来,便有些魂不守舍的落寞。

相比郡主头衔,她宁可女儿有个好亲事,女人这一辈子,还有什么能比一门如意的亲事,一位喜欢的夫君来的更重要的?

此刻再想及苗氏那不屑的目光,和苏贤妃淡然的微笑,苏媛才发现,自己这些日子上蹿下跳的,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对,好歹还有个郡主的头衔呢,匹配不了安远侯世子,京城里还有其他家的好男儿,总会有合适的。

从母亲口中得知皇后娘娘的暗示,方如玉当场就红了眼眶,想及桃树下宋骞温和的笑容,方如玉只觉得心像碎了一般的疼起来。

午后时分,管家到逸馨殿传话,说内务府有位公公来宣旨,请王妃过去接旨。

以为方如玉封郡主的旨意到了,苏媛软语哄着方如玉,带着吴侧妃和几位小姐们去了前院接旨。

来的,是内务府一位面生的公公。

见香案已经摆好,众人也都跪在面前,那太监展开明黄色卷轴,扬声念道:“祁王嫡女方如萱,温婉柔嘉,秉性纯真,今封为萱仪郡主,钦此。”

念完,那太监将卷轴递给出列谢恩的方如萱,笑容掬面的说道:“奴才给萱仪郡主道喜了。明日,请郡主进宫谢恩。”

“有劳公公了……”

方如萱从丁香手里接过荷包递了过去。

身后,苏媛和方如玉脸色刷白,俱是一脸的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