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从心开始爱自己全文阅读 > 第3章 寻求安全感:我绝不会放手,否则我就会焦虑、恐慌(1)

第3章 寻求安全感:我绝不会放手,否则我就会焦虑、恐慌(1)


  离婚和再婚,我该如何面对

  “离婚和再婚”,大概是一个人这辈子毁三观的修行炼狱、立三观重建涅槃最直接的通道了。彻底地清理和告别你的一段过往,是为了更好地收获下一段春华秋实。

  心灵游走

  冬季的一天,40岁的秋秋坐在我面前,腼腆地微笑,没有了过往的焦虑,却带着困惑和矜持。秋秋有一个7岁的女儿,3年前离婚,离婚后心理压力很大,一直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也因此来静慧听过很多课程。今天预约咨询,希望通过老师帮助她梳理一下和前夫的关系,怎么能放下过去?重新选择另一个男人?

  秋秋:3年前我和前夫离婚,这几年自己不想找对象,可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总是为我着急,我自己开公司还带孩子,也是需要有人帮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知道怎么面对未来的婚姻?好像我对婚姻有恐惧……

  我笑着说:你害怕再次失败。

  秋秋:是啊,去年我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他比我大6岁,条件还算不错,他是单身,从来没结过婚,我们相处了1年,主要是他对我女儿也特别好。开始我是怀疑他没有结过婚会不会很独立?后来发现他虽然很有个性,但是对我和孩子都很好,他之所以没有结婚是因为当年一次失恋的打击,他说阴差阳错就再也没有合适的。现在,他提出要和我结婚,可是我很纠结,我不知道该不该和他结婚。

  我:你在担心什么呢?

  秋秋:我觉得他对我女儿很好,对我也挺好的,条件也还不错,虽然有时候想问题消极了点,有时候一个人喝点小酒,按理说也没什么,可是我还是很担心。唉,是不是我太过于谨慎了?还是我没有放下以前那段阴影……

  我:哦,怎么讲以前那段阴影?

  秋秋:嗯,当年我和前夫离婚主要还是因为喝酒,后来加上他在外面有女人,我们才离婚的。

  说到这里,秋秋脸上呈现出毫不掩饰的怒意:我们离婚3年了,现在想想当年结婚就是个错误,那时候我叔叔带着我和弟弟做家具生意,前夫是我婶婶介绍给我的,当时就是觉得他很能干,那时候我经常跟着叔叔外出跑项目,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我们相处了2年多,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结婚前有一段时间我犹豫了,提出分手,结果他就喝闷酒,夜里就跑到我家楼外面蹲着,有时候一蹲就是一夜,我去哪儿他都在后面跟着,搞得我也挺无奈,看他那样怪可怜的,后来就稀里糊涂地结婚了。我们是家族生意,结婚以后叔叔就带着他外出,他很能干,人也聪明,问题就出在他是个很闷的人,遇到事情他只会喝闷酒,而我是个急脾气,结婚以后我们就经常因为这些吵架,我越吵,他就越逃,他越逃,我就越生气。

  秋秋再次强调:我最烦喝酒的人,因为我爸爸就经常喝酒。他和我前夫不同的是我爸特能说,脾气特别不好,有时喝完酒还回家打妈妈,我就特别为妈妈感到不公……

  说到这里,秋秋对爸爸的不满溢于言表:我妈年轻时很漂亮,但她性格懦弱,没什么文化,经常被爸爸欺负,我小时候是在奶奶家长大的,6岁的时候才回到爸妈身边。我妈说那时候我回家不让我爸抱,嫌我爸身上有酒味,还说我从小就很挑剔,挑食,挑人,很有个性。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路上,看见我爸又喝多了,一副歪歪咧咧、踉踉跄跄的样子,有个同学还高声冲我喊:秋秋你看!那不是你爸吗?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觉得丢死人了,我怎么能有这样的爸爸……从那时候起,我心里就暗暗下决心:我将来结婚一定要找一个和我爸完全不一样的男人!可是结果呢,怎么还是很像我爸呢?其实从表面看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性格不一样,可为什么他们喝酒是一样的呢?我爸喝酒打人,我前夫喝酒不打人,却会找女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秋秋已经陷入到深深的无奈、焦虑、茫然、气愤、愧疚中。

  我:当年你之所以嫁给前夫,是看中他的能干、聪明,虽然没那么浪漫,但是你觉得和他在一起是安全的,你可以驾驭这个家,可是结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发现他不是你期待的样子,是这样吗?

  秋秋:是的,我小的时候不是和我爸妈一起生活,我就很没有安全感,我想简单一点生活,可是没想到,我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他总是逃避,我越是指责他越跑,竟然还跑到外面和别的女人上床,我无法接受。

  我:是啊,你期待他能按着你的方式来爱你、保护你,你有想过他对你有什么期待吗?

  沉默……

  秋秋:是啊,他也会有期待,我以前没这样想过……那他可能期待我能理解他吧,期待我不指责他,可是我也不是故意想指责他,我就是希望他在外面有什么难过的事,回来和我说说,别老是喝闷酒,我一看他喝酒我就非常非常生气,我就想起我爸的样子,我就想冲他喊。

  我说:是啊,你吼的结果呢?我相信我们每个婚姻家庭的终极目标都是和谐幸福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行为总是和我们内心真实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到达共同的目标?

  秋秋的脸上掠过一丝愧疚:我想我是不是太强势了,我前夫好像挺怕我,他家是农村的,在原生家庭排老二,有个哥哥特别优秀,考上了名牌大学,是一家人的骄傲,他还有一个妹妹。现在想想他其实挺可怜的,家里挺忽视他的,因为比学习他怎么都比不过他哥,争宠又争不过他妹,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压抑自己。

  我:秋秋,你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慢慢地感觉一下,仿佛回到几年前和老公吵架的画面,你看着自己向老公吼叫的一刹那,你是真的在吼老公吗?

  秋秋似乎瞬间悟到了什么:嗯,好像我对爸爸的愤怒还没有放下,我看见老公喝酒的样子就想起我爸!

  我:现在想象爸爸就坐在你的面前,你想对爸爸说点什么呢?

  秋秋的眼睛有些湿润:爸,我特别不喜欢你,我小时候你几乎没管过我……我只记得你喝酒,然后打我妈,我特别恨你,特别恨你……

  秋秋失控地号啕大哭起来,内心的爱恨情仇在声声控诉中翻滚涌现……

  我引导着她:秋秋,深呼吸,慢慢地呼吸,你尝试着对爸爸说:爸,其实我是爱你的。

  长久的沉默……

  爱在心口难开,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父母,都有着最原始、最深沉的爱,哪怕伤害和不满也无法消弭这份本能的爱。对于爸爸的这份爱,因为她长期的观念压抑变得模糊、扭曲了,她已经几乎无法意识到心中对于爸爸,还有这样深的一份在乎,以至于在这么漫长的岁月里,以这样一种方式,影响着她现实的婚姻关系和人生。

  秋秋知道自己爱着妈妈,可是她不知道,她也同样爱着爸爸,她多么渴望爸爸在这个家里是有作为、负责任、能担当的,是懂得心疼妈妈的好爸爸。可是现实是无奈的,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秋秋不服输、不甘心,变得坚强而果敢,她强迫自己变成了拯救者,担当起了本应由父母承担的角色,并带着这样的心态步入婚姻。

  现在要做的是,让秋秋学会回归自己是女儿的角色中,学会尊重爸爸妈妈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各自的命运,放下对他们的期待和要求,回归身为女儿的爱和尊重。

  当秋秋最终能说出“爸爸,其实我是爱你的”这句话时,她哭得惊天动地,那不是哭,那是类似一种呕吐,尽情倾倒心里的委屈、压抑。经历这样痛彻心扉的哭,她发现自己是那样的在乎爸爸、爱爸爸。而当她哭够了,感觉是那样的轻松,仿佛压在心口沉积多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在我的引导下,秋秋郑重地告诉自己:我尊重你们(父母)的选择,我同意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我永远是你们的女儿,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过我自己的生活,我爱你们。

  秋秋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和男人处理不好关系,因为她从来不接受她的爸爸,一直看不起他,她不满意这样一个爸爸,而妈妈又太怯懦,无法保护和支持自己。缺乏安全感的秋秋,就让自己变得好强和能干。对于爸爸身上最让她反感的嗜酒行为,内心的轻视、反感、怨恨一遍遍发生,形成自动化的反应机制。对前夫和现任男友的喝酒行为,她也带着父母的角色而不是妻子的角色,条件反射、不受控制地排斥、痛恨、指责,逼得他们不是远离她就是讨好她。

  因此对于秋秋,离婚的痛苦,再婚的选择,都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她要弄清楚自己怎么了?自己想要什么?从过去失败的婚姻中收获到什么?怎样带着觉知回归一个妻子的角色,放下期待,勇敢地去接受并尊重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这样才能如实地面对人生的分岔路口,作出对的选择。

  自动化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在强迫性重复自己童年或者从我们父母身上习得的思维模式或行为模式。就是这些固有的模式使得我们自动化、不假思索地行动,这种模式产生于我们对某些环境特征多次一致的心理、情感、动机和行为的反应。一旦经历多次刺激,形成某种固定模式,就像已经输入大脑中的程序,不需要决策和思考,只需要特定的刺激事件轻轻一按开关,就会自动形成反应。有些自动化模式随着时过境迁,成了干扰我们升级换代的累赘,需要重新编程,而我们常常不能意识到这个模式的存在,更无法相信我们在被它们操控。其实,当种种不和谐、不健康的关系反复发生和困扰我们的时候,多半是它们搞的鬼。

  情绪点金石

  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婚姻关系。带着觉知离婚或者再婚是人的第三度重生,离婚本身是一件中性的事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和观念离婚,是明明白白“我知道而知道”的离婚,还是糊里糊涂“我不知道而不知道”的离婚,决定了你的离婚是悲剧还是喜剧。再婚要解决的是:你是否梳理好了自己?确定在上一场婚姻关系的对决赛中影响你发挥成绩的自动化模式是否有问题?有哪些问题?然后你是否认真客观地改编和输入完毕?只有弄清并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重新踏上真爱之旅。

  害怕坐飞机

  1.社交恐惧症(害怕社交场合和陌生人)

  2.恐高症(进入高空就头晕目眩甚至无法呼吸)

  3.广场恐惧症(到了空旷的空间和公开场合就盗汗想逃)

  4.幽闭恐惧症(多发于电梯、车厢、机舱、拐角、隧道)

  5.黄色恐惧症(一见大片大片的黄色就心悸发抖)

  6.昆虫恐惧症(看到多腿的虫子就起鸡皮疙瘩)

  7.锐声恐惧症(听到玻璃划出尖锐声就受不了)

  8.密集恐惧症(密密麻麻排列的东西叫人头晕恶心)

  9.木偶恐惧症(别人眼中的天使,他的魔鬼)

  10.楼梯恐惧症(一上下楼梯就有种上不完,下不完的感觉)

  11.机械恐惧症(特别怕自己被卷进去)

  12.自身倒影恐惧症(不敢照镜子,尤其是晚上)

  13.深海恐惧症(看到巨大的海洋有窒息的压迫威胁感)

  14.暗处恐惧症(到了黑暗、夜晚就难受)

  15.医院恐惧症(感觉阴森森,尤其是各种叫声)

  各种恐惧症,总有一款适合您……什么?选中一款,接下来怎么办?往下看呗!

  心灵游走

  飞飞,男,38岁。他笑起来有点害羞,很害怕坐飞机,连听到“飞机”都会心跳加速,胸闷气短,已经很多年没有坐过飞机了。可是由于工作关系,飞飞需要经常外出,不能坐飞机就成了一件麻烦事,遇上任务紧急的时候,就会耽误公务。作为一米八的纯爷们,为这点事有的时候被同事嘲笑还有点难堪、郁闷,所以非常希望能够解除这个积压在心里多年的障碍。飞飞是北京人,家境很好,在家是独子,有稳定的工作。第一次发现不敢坐飞机是在16岁时,他和妈妈出去旅游,当时在飞机里整个过程他都是呼吸急促,竟然还尿了裤子,从那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

  访谈中,飞飞能够清晰地记得16岁坐飞机时难受的感觉,但是之前是否发生过同类事件和有过什么相关的境遇,飞飞已经不记得了。依据我的经验,16岁以前不曾记得的恐惧或者其他重大事件,是导致他恐惧飞机的缘由,于是我决定尝试用催眠技术帮助飞飞解决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催眠技术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技术,本身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可以说,催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催眠师,也是他人的催眠师。例如广告,就是一种催眠效应。实验表明,当你旅游进入陌生地域的一家超市买水,茫然地面对一排排琳琅满目的陌生品牌的商品,突然发现一个因广告传播得耳熟能详的名字,10个人中几乎9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这也是一种催眠效应。在心理治疗中,通过催眠这样的手段,帮助被催眠者进入潜意识,利于回忆在普通清醒状态下已经遗忘的往事,或长期困扰其内心的创伤及压抑的事件。催眠治疗的前提是:我愿意,我相信。

  飞飞是通过朋友介绍主动来找我给他做催眠的,意愿度很高。尽管如此,我还是和飞飞进行了充分的事前沟通,向他做了催眠的介绍,排除普通来访者对催眠产生的理解误区和错误期待,让他填了表格,了解了必要的信息,做了受暗示的小测试,综合评估了他的情况后,双方彼此信任的关系也确认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