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初唐长安之谏谋全文阅读 > 第1卷 028 地下

第1卷 028 地下


  三年后

  贞观六年(632年)夏

  “贞观元年正月,皇上下令,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官员入閤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元年十月,因冯盎、谈殿久未入朝一事,魏征谏言有功,获得赏赐五百匹绢。元年十二月,因皇上喜欢骑射一事,孙伏伽进谏有功,皇上任用孙伏伽做谏议大夫;因县令裴仁轨动用官家役夫做私事,殿中御史李乾祐进谏有功,任用李乾祐做侍御史;殿中御史张行成劝谏皇上有功,获重赏……贞观四年六月,张玄素上书谏言,得赏赐二百匹彩帛。贞观五年八月,魏征进谏,赏赐魏征五百匹绢……”李佑一条一条的细数着李世民这些年对谏臣的提拔和赏赐。

  李恪一边练着剑一边听着,等李佑念完了,李恪也就收起了剑,“五弟到底想说什么?”李恪笑道。

  时隔三年,十四岁的李恪不仅显得更加淡定从容,自信有力。

  “父皇这些年太过重视谏臣,虽说明君要广开言路,但这些谏言一时好似有理,但事后一想,却也不过是那些谏臣自作主张,许多事都并非有凭有据。”李佑义愤填膺的说道。

  侍女提来了凉水,李恪洗了把脸,擦了擦满身是汗的身子,然后笑道:“这些话,你为何不去对父皇进谏,而要与我说?”

  李佑立即像缩头乌龟一样,“父皇素来喜爱三哥和四哥,对我从来都是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的,我可不敢跟他说。”

  “你连这些话都不敢跟父皇说,却妄想要弹劾那些谏臣?三哥不说那一众谏臣,就单单一个魏征,都能说得你哑口无言、无地自容。”

  “是,我说不过魏征,但我是皇子。”

  “你是皇子又如何?父皇还是皇上呢,他不也一样对魏征的直言苦谏没辙?为何父皇会没辙?因为父皇知道,人家魏大人说的在理,人家魏大人为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

  “我没有要弹劾魏征,魏征是铁骨铮铮,但不是每个谏臣就与魏征一样呀。就连魏征自己都说过,有些人将攻讦当真言,把馋毁当忠心,挟持君恩,倚仗权势,让自己的阴谋得逞。凡所弹劾,均非真有其罪。有些人利用父皇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特点,去钻营自己的阴谋。难道三哥要任由那些人胡作非为?”

  李恪喝着凉茶,看着李佑,“这些话,是谁跟你说的?”李恪知道,李佑自己可不会有那么多想法。

  “我舅舅。”李佑不以为然的说道。

  “五弟,你真以为父皇就什么都不知道?谁的谏言是真的为了江山社稷,谁的谏言只是为了获得奖赏和晋升,谁的谏言是暗藏阴谋,父皇或许不能全然知晓,但他知道的一定比我们多。也许有人能蒙骗父皇一时,但蒙骗不了父皇一世,谁若是害父皇吃了闷亏,父皇自然会向他讨回来。如果你信得过三哥,那你就记住,少说闲话,多做正事。”

  “是,弟弟知道了。”

  其实李佑的话,并没有错,只是李恪知道李佑斗不过那些臣子,所以才劝他不要掺和。

  李佑走后,刘必提醒李恪,新的情报已送到。

  有二十一世纪生活经验的李恪,知道在地下也可以建立起一个王国,就像二十一世纪的地铁站一样。李恪身为一个王爷,不能私募府兵。他若想要拥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就要藏得住这样一个组织。

  所以李恪让刘必和闫诉两边同时动工,打通从蜀王府到聚福楼的地下空间,这样既可以私自练兵和藏兵,还可以互通信息。能够来到地下的人,都是李恪从三年前开始培养的死士,他们全都是从几岁的孩子开始培养。虽然廖鸣廖兴等人还是稚嫩的孩童模样,但在这三年里,李恪因材施教,他们已在各自的领域有了许多成就。

  地面上,李恪也没放过。地面是李恪的消息收集站,李恪在茶馆、酒楼、东西两市商贩、各个王公大臣府邸等地,都安插了自己的内线。但只有地下的人知道,他们是在为蜀王李恪效命。地上的那些人,都只知道做事,并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做事。李恪借鉴了二十一世纪的O2O模式,从线上到线下。

  线下就是那些安插在各个地方的眼线,线上就是聚福楼这个中枢据点,而链接线上线下的平台就是穿梭于各馆各府的贩夫走卒。消息放在新鲜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大豆玉米、布匹鞋袜、生活垃圾等等物品当中运进运出,然后再由聚福楼统一送往地下。

  地下的人整理存档后,再送一份由刘必呈给李恪,而李恪则阅后即焚。

  所有情报三天一送,加急的除外。

  刘必刚呈上来的情报上写了三条消息,但只有一条让李恪产生了兴趣。

  上面写着:蜉蝣堂近日有大批人员在京聚集。

  看来蜉蝣堂要有大动作了,只是这次是针对谁呢?于是李恪吩咐,继续跟进。

  而这时,刘姨过来说道:“殿下,六殿下又偷偷躲进柴房,喝了个烂醉。”

  “就他一人?”李恪问道。

  “还有六殿下的朋友,何安。”

  何安是李愔一年前在聚福楼新认识的朋友,是唯一一个能接任萧乐善地位的朋友。在这一年里,李愔可没少跟何安喝酒,后来何安的父亲发现何安经常偷偷跑到聚福楼去,然后一身酒气的回家,于是便把何安打了一顿,并规定何安,再也不可以去聚福楼。没办法,李愔只好在聚福楼买了酒菜,然后偷偷跑到蜀王府的柴房来偷吃偷喝。

  其实,李愔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府邸,但是他已经习惯待在李恪这了,所以他自己的府邸,他倒没住过几日。

  李恪过去一看,两个醉醺醺的人,正在划拳。

  “小六。”

  “三哥……哈哈……”李愔丝毫没有被抓包的感觉。

  李恪微微训斥道:“这大热的天,你们喝这么多酒,也不怕被烧得慌?”

  “三哥,不打紧,我们只是……微醺……哈哈……”

  “微醺……哈哈……”何安也跟着笑道。

  李恪突然就想起萧乐善,她当年在长安的时候,也是这样跟李愔一起玩闹,一起傻笑,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

  现在李愔都已经长成少年的模样了,萧乐善应该已经出具少女模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