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初唐长安之谏谋全文阅读 > 第1卷 032 大局

第1卷 032 大局


  安顿好白珏,接下来,李恪要做的就是查出白江到底是什么人,蜉蝣堂又为什么要杀他。

  而另一边,萧瑀也知道了白江的死讯。

  两年前,也就是贞观四年(630年)李靖率骁骑三千攻打突厥,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带着隋朝萧后以及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来投降。最后萧后与杨政道便来到了长安,萧后从此便一直居住在弟弟萧瑀的府中。杨政道被封了个员外散骑侍郎的微末闲职,最初也是住在萧瑀的府上,后来,自己置了一处宅子,便在那闲居。

  一年前,白江听闻萧后回京的消息,便带着白珏来到了长安。

  到长安后,白江寻机见了萧瑀和萧后一面。

  “拜见娘娘、拜见大人。”这是白江自大业十三年(617年)去到萧铣身边后,第一次见到萧后。

  大业十三年,萧后见大隋的江山已无力回天,于是秘密派出一队人马到罗县(现湖南汨罗市)与当时的罗县县令萧铣汇合,并秘密扶持萧铣举兵。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在岳阳称帝,国号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循梁朝故制。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今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万,雄踞南方。

  萧后希望通过萧铣,复辟她大梁的江山。对萧后来说,江山姓杨还是姓萧根本不重要,因为萧杨是一家。所以将公主杨佳送到萧铣身边,让他们结为连理。只可惜,在武德四年(621年),萧铣兵败,萧后复辟的希望被扼杀。

  萧后自己也是命途坎坷。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扬州)政变,身在行宫的杨广被叛军宇文化及等所弑,萧后和幼孙杨政道、皇室诸女都被乱军带到了聊城(山东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萧后,并将她暂安置于武强县(河北衡水)。因为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是萧后的小姑兼杨广的堂妹,所以处罗可汗遣使恭迎萧后。窦建德不敢不从,于是萧后便随使前往突厥,处罗可汗拥立杨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对萧后等人和善的处罗可汗死后,野心勃勃的颉利可汗继位,萧后等人终究还是处在了寄人篱下的境地。

  但就是这位被后世戏称为“六位帝皇玩”的萧后,在隋末动荡年代,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创建了为她效命的秘密组织【破晓堂】,以备不时之需。派出去扶持萧铣复辟大梁的那支队伍,就是第一批散步出去的破晓堂成员。

  白江(安孺),就是派去扶持萧铣的那支破晓堂队伍的领头人。而萧后,就是整个破晓堂的主子。

  萧后也是多年未见白江,但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只是三年前白江被蜉蝣堂发现后,就没敢再联系萧后,白江担心蜉蝣堂顺藤摸瓜发现破晓堂以及破晓堂的秘密。

  虽然萧后如今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还是精神奕奕,风华绝代,“听瑀弟说,你带着乐善离开了长安,怎么又回来了?”萧后问道。

  “回堂主,属下听闻堂主回京,便带着少主回来了。三年前,蜉蝣堂发现属下的行踪,不得已只好带着少主东躲西藏。如今既然堂主回京,属下想让少主回到堂主身边,好过让少主跟着属下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白江情词恳切的说道。

  “不可。当初瑀弟将乐善送到你手里,本是想让她跟着你过寻常百姓的安稳日子。谁知,你竟被蜉蝣堂的人发现?但你既然被蜉蝣堂发现,乐善自然也暴露在了蜉蝣堂的眼前,现在在让她回到萧府,不是就在告诉蜉蝣堂,你与萧府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吗?”

  “堂主,少主在属下身边一直是男装打扮,而且这几年在外,少主也是每日易容,蜉蝣堂只知道属下有个儿子,但却不知道少主竟是女儿身,更加不清楚少主的真实模样。所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乐善虽然是萧铣与佳儿的女儿,你虽认乐善为少主,但她却不是破晓堂的少主。到底是她一人的安危重要,还是大局重要?”萧后苛责道。

  萧后的话难免让白江伤心,但他也只能妥协,“是属下考虑不周。”对破晓堂而言,对萧后而言,对江山大局而言,白珏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随意舍弃的,但白江是真的把乐善当自己亲生孩子一样疼爱。

  看到白江伤心的神色,萧瑀也感同身受,他也同样把乐善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可就像萧后说的那样,不能因为乐善一人的安危而不顾及其他千千万万人的安危。

  如今,萧瑀看着探子送来的信,上面写着:白江已死,其子不知所踪。犯案者应为蜉蝣堂。

  看到萧后出来,于是萧瑀说道:“安孺死了,蜉蝣堂杀的。乐善,不知所踪。”

  萧瑀看不出萧后脸上的神情变化,萧后也什么都没说。

  半月后,李恪看着刘必呈给他的情报,上面写着:何进,原名白江,三年前不知所踪,一年前携子回到长安。半月前,不知因何被蜉蝣堂所杀。

  李恪把情报往旁边一扔:“这还需要去查吗?本王知道的都比这多。”

  “殿下息怒。实在是白江做事太小心太干净,从来不留什么把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非常人。”刘必跪下说道。

  “罢了。”人已死,查又查不到什么,李恪也只能认了。

  出书房,李恪看到白珏在亭子里闷闷不乐的捣鼓着药材,而李愔就在旁边一个劲的逗她,只是白珏始终没有露出笑脸。

  李恪过去拿走白珏的捣药罐,“你已经捣了半个月的药了,消暑的、止咳润肺的、安神安眠的……你想要把我这蜀王府变成药铺吗?”他真不想看大白珏这副闷闷不乐的颓废模样。

  “我以前总是顾着自己去玩,我爹总说我不孝顺,都不帮帮他……”白珏哭着说道。

  “你爹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你现在最孝顺的做法,就是好好的振作起来,别让你爹死了还要牵挂着你。”李恪说道。

  “是呀,你这样,你爹也不放心的。”李愔说道。

  可任凭他们怎么说,白珏就是一直哭,一直哭。

  于是李恪把白珏拉到马厩,牵出两匹马说道:“上马,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