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初唐长安之谏谋全文阅读 > 第1卷 013 探灵

第1卷 013 探灵


  与姜越的灵魂完全融合后的李恪,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孙真人,您到底是什么人?不仅能看出我是意灵人,还懂灵语,会御灵术,您究竟是什么人?”

  孙思邈一边收拾自己的医箱,一边说道:“老夫是什么人你无需知晓,三日后,老夫会来王府为殿下换药,同时,教殿下灵语。”

  “请问真人,意灵人除了灵语,还有没有其它的技能?比如瞬间移动、异时空穿梭什么的。”如果只是会灵语,那意灵人在玄学界的地位也太低阶了吧。

  “年轻人,先学会灵语再谈其它的吧。”孙思邈笑道。

  “先学灵语,那就是说可以后学其它?”李恪身边可是危机四伏,要是没点技能傍身,可是会活得很惨的。

  “意灵人最厉害的就是他的灵,但意灵人本身又是肉体凡胎,而肉体凡胎所属【人界】,人界有人界的规矩和法则。即使你是意灵人,那也是人,所以不能完全超脱人界的界限,因此能掌握的【魂界】异能也就少之甚少了。”李恪的处境孙思邈大概也了解,但自然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和法则,即使越界,也只能是在边缘地带打个擦边球。

  “可真人也是人呀,为何能……”话问到这,李恪突然停住了,他心想,“孙真人莫非不是人?”

  “殿下放心,老夫不是鬼。但老夫与殿下不同,老夫游走在人魂两界,只是具体的身份,恕老夫不能相告。”孙思邈笑道。

  如此看来,孙思邈的身份应该不一般。

  “那就算我学会了灵语,有何用呢?真人若是不在,我这灵语都不知道与谁说。”李恪有些沮丧。

  “殿下,灵语不仅可以与通灵语之人对话,而且殿下可以用灵语探索人的灵魂,那么那个人是善是恶,是正是邪,殿下一探便知。”

  李恪心想,终于有点干货了。虽然不能当武器用,但至少从此以后不会用错人,不会看错人,不会轻易被人利用。

  正在李恪终于觉得有些安慰的时候,孙思邈继续说道:“但如果,殿下遇到的人是同道中人,或者是老夫的同道中人,那灵语,就只能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了。”

  于是李恪的心,又凉了半截。

  然后孙思邈笑道:“殿下放心,没那么多的同道中人,能碰到一两个,就是殿下的运气了。人界与魂、神、佛、魔、妖五界之间有着无数道屏障,轻易是不得冲破的。”

  “那就好。”李恪终于放心了些。

  没想到孙思邈又说:“但殿下轻易不要用灵语去探灵,因为探灵与对话不同,就殿下目前的修为,探灵是会对殿下自身的灵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的。”

  李恪要不是自身有着极高的修养和能耐力极强的话,他一定立马回孙思邈一句:那这破灵语学来干嘛?没点pi用。

  但正因为李恪自身有着极高的修养和极强的能耐力,所以他默默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之后孙思邈如他所说的一般,隔三天就来给李恪换一次药,如此连续五次。孙思邈不仅将李恪的伤医好了,不流一点疤痕,而且教会了李恪如何运用灵语。然后,孙思邈就离开了长安,至于去了哪,谁也不知道。

  就好像,孙思邈逗留在长安的这半年,只是为了等待一次医治李恪的机会,只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而现在任务完成了,所以即使是年关已至,他也不会再停留。

  而这些天,李恪也想了许多,他虽说是意灵人,但似乎没沾到半点光,还得靠普通凡人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所以他打算暗中养几批死士,毕竟他现在能用的人也就王府的这些府兵。按照朝廷的制度,府兵的人数都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府兵的能力大多都比较一般,关键时刻不一定靠得住。但死士不一样。

  只是死士得从小就开始培养,所以他现在必须在外收养无父无母的孤儿弃儿。可这长安是都城,哪来那么多孤儿弃儿?而且暗中培养死士的计划必须得暗中进行。所以李恪现在很苦恼,因为他必须找到一个突然离开长安却不会引起别人怀疑,而且还是死忠与他的得力之人来帮他暗中操作此事。

  刘必对李恪是绝对的死忠,但他现在是李恪的侍从,如果刘必突然离开,可能会引起忌惮李恪之人的猜忌。但除了刘必,李恪目前还真没什么能用的人。所以短时间内,李恪只能在长安暗中收留穷困孤儿,虽然可能收不了几个人,但能有几个是几个吧,总比现在这样没有人用来得强。

  正好,现在年关之际,外出采买和游玩的人众多。看到外面张灯结彩的那么热闹,李愔怎么也闲不住了,于是在李恪面前撒娇道:“三哥,就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嘛,你看外面多热闹呀。我保证不会去聚福楼喝酒的。”李愔就是因为上次去聚福楼喝酒了,所以才被李恪禁足的。

  但李恪之所以会对李愔禁足,并不是因为他喝酒,而是因为担心突厥人对他图谋不轨。不过,现在外面热闹人多,李恪也托李愔的福,有了闲逛的理由,正是他寻找死士人选的好机会。

  于是李恪勉为其难的说道:“好吧,正好也出去置办采买一些春节的礼品。”然后便带着李愔,在刘必和两个府兵的陪同下,出去采买一些东西。

  一路上李愔都兴奋不已,买了很多他喜欢的东西,从用的到玩的再到吃的。李恪除了给自己和长辈,也为府上的下人们准备了一些春节的礼品。但李恪真正的目的是看看能不能遇到流浪、乞讨的孩童,不过李恪从未将这想法与任何人说起过。

  终于在西市一家饼子铺的墙角边看到了两个破衣烂衫的孩子,饼子铺老板看李恪一直盯着那两个小乞丐看,于是说道:“一看您这架势,就是哪个官家的少爷。不瞒您说,那两孩子已经在这好几天了。那天这两孩子刚乞讨到这的时候,我看这天寒地冻的,他们也怪可怜,所以就给了他们一人一个大饼,然后他们就在这不走了。后来有些像您这样的善心人,看到他们都会买两个饼子给他们果腹。”老板说了这么多话,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让李恪买他的大饼。

  李恪一口气买了二十张饼,然后走到那两个孩子的面前,把大饼都给了他们。走近到他们面前,李恪才看清,他们身上都是冻疮,脸也被冻烂了,只有两双眼睛,黑白分明的看着他。

  李恪知道,现在大庭广众,他不能将这两个孩子带回王府,而且现在也不是开口跟他们提死士的时候。李恪深知,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于是吩咐刘必:“找个地方,让他们安顿下来。”

  刘必有些诧异,不过想想也是,如若不安顿好他们,那这两个孩子吃完这一顿,下一顿同样挨饿。就算不挨饿,就这天气,只怕他们扛不了几天就会被冻死。于是说道:“是,属下会安排妥当。”

  结果没过两天,还没等李恪去看他们,那两个孩子竟然悄悄的逃跑了,但因为脚上的冻伤,没跑多远,所以没一会儿就被刘必给找到了。只是刘必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逃跑,按理说,他给他们吃的喝的住的穿的,还请医者给他们治冻疮和伤寒,他们没道理逃跑呀。

  但不论刘必怎么问,这两孩子就是不说他们为什么逃跑。于是刘必只好请李恪出马了。

  李恪本来也打算在除夕之前来看看这两个孩子的,但这两孩子逃跑也让他极为诧异。

  李恪从王府里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吃的,都是他们平常吃不到的东西。两个孩子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像犯了错一样的看着李恪。

  “听说你们要逃跑?为什么要逃?我手下的人打你们了吗?”李恪也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所以他以一个孩子神态跟那两个孩子沟通。

  “他没有打我们。”其中一个骨骼稍微结实一点的孩子说道。

  “那他没给你们吃的?”

  “他给我们带来了馒头和烧鸡,说是你让他带来给我们的。”

  “那你们为什么逃?”

  “因为,因为害怕。”

  “害怕什么?”李恪觉得很奇怪。

  孩子有些左右为难的样子,好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害怕什么?你要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你在害怕什么?我怎么帮你?”李恪真诚的说道。

  孩子最终还是开口了,“前段时间,有人每天晚上出来找我们这些流浪街头的人,骗我们说有善心人愿意收留我们过冬,只要明年开春为他家种庄稼作为回报就成。于是我们都相信了,都去了。结果,却把我们都关在一个牢笼里。然后每天审问那些中年伯伯和十来岁的哥哥,我们这些小孩和那些老伯伯理都没理一下。最惨的是……”说到这,孩子实在忍不住的哭了。

  中年伯伯和十来岁的哥哥,那不就是那天被追杀的人吗?

  “最惨的是什么?”李恪问道。

  “他们把我们装在粪车里,运到荒郊野外,然后……乱刀将所有人砍死,再放一把火烧了……”孩子哭着说道。

  李恪没想到,那些人竟然这么丧心病狂,“那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我爷爷将我和弟弟护在身下,我们身子矮小,夜晚天黑,而且都是死人堆死人的,那些人也就没发现我跟我弟还活着,所以最后放了一把火就走了。等他们走了以后,我们就跑了出来,只是爷爷和其他的人,都被烧成灰了。”

  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在西市遇到了这两兄弟,李恪都不知道那些人竟然还没死心,竟然不惜泯灭人性也要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