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春秋战国(典藏套装版)全文阅读 > 第8章 春秋初霸(6)

第8章 春秋初霸(6)


  郑国大军得胜回朝后,郑庄公赏赐有功将士,抚恤阵亡军人。郑庄公想起正直勇猛的大夫颍考叔,特为其隆重举办葬礼。葬礼结束后,郑庄公没有离开颍考叔墓。他对众将士说:“颍考叔是在登上城墙那一刻被箭射死的,他面向敌军,背对他的兄弟,可射死他的箭是从后心穿过。大家说,颍考叔是死于敌人之手,还是死于自家人之手?”众将士鸦雀无声。郑庄公大声说:“《诗经》中的《板》说:‘上天眼睛很明亮,随你出入共来往。上天眼睛很明亮,随你一道去游逛。’如果寡人不替上天主持公道,为颍考叔申冤,寡人怎能领导郑国、统率郑军?”众将士皆低着头。郑庄公问大夫瑕叔盈:“你是继颍考叔之后第二个冲上城墙的,你说颍考叔死于谁之手?”大夫瑕叔盈低头奏道:“臣只顾向前冲,确实没有看到是谁射箭。”郑庄公问其他将士,众人皆说不详。郑庄公大声说:“明戟易躲,暗箭难防,颍考叔死在自家人的手中。如果不找出凶手,寡人怎能安慰颍考叔在天之灵?”

  人们遇事不决,便会求教巫师。这巫师由来已久,舜帝的时候,为了给百姓生产食盐,舜就让一个儿子到巫咸做了酋长。他带领巫咸人把卤土蒸煮,使盐析出。在蒸煮过程中,举行祭祀,伴有表演,附有祈祷。当白色结晶的食盐生产出来时,人们便认为是巫术的结果,自此有了巫师。周朝巫师不仅在民间吃香,而且在廷堂之上也有官职。郑庄公叫来巫师,让他施展法术,诅咒那个射死颍考叔的人。

  巫师拿来一只鸡,口中念念有词。突然间,活生生的鸡立刻一动不动,呆若木鸡,任你怎么去摸它、抓它、吓唬它,它都不会动弹。巫师对着众将士说道:“请各位从定鸡旁边一一走过,用眼看鸡眼,如果鸡眼睁开,那么他就是射死颍考叔之人。”众人皆目瞪口呆,对巫师之法术和定鸡之神气深信不疑。其实,巫师心里清楚,如果懂得鸡的生理特点,任何一只鸡都会让它成为定鸡。

  巫术巫术,信则灵,不信则无,但那时的人哪有不信的?巫师一说,众人依次走过,唯独一人异常惊恐,这人正是公孙姬子都。他一睁眼,就仿佛看到颍考叔伸出大手来索要他的命;一闭眼,就仿佛看到已经逝去的郑桓公、郑武公等先君责骂他无德无义,杀害对郑国有功之人。姬子都血管越来越膨胀,最后大喊一声,冲出队列,拔剑自杀。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郑庄公异常镇静,此时他已经明白是谁杀害颍考叔了。但他不能把这事挑明,挑明了就会辱没郑国宫廷形象。郑庄公便将追查凶手之事搁置不提,安排人以公孙礼节安葬姬子都,对其家属也不再株连。

  公孙姬子都下葬这一天,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前来,主动要求陪葬。此时,天下流行殉葬。为保证死者亡魂冥福,贵族往往以活人陪葬,陪葬者多是死者的妻妾、家仆、奴隶。这主动要求陪葬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暗暗爱慕姬子都的唱歌少女。少女想,生前不能为姬子都之妻,死后就与他相伴吧,于是前来。上卿祭足虽然明白其中微妙,但也禁不住问瑕叔盈:“相貌、人品,究竟谁轻谁重?”瑕叔盈答道:“我是一介武夫,只知向前冲杀,不知女人的心思。”祭足忍不住笑起来。

  为了纪念颍考叔,郑庄公命人在他的老家颍谷修了一座庙。这座庙就是颍大夫庙,又叫纯孝庙。庙宇修成后,郑庄公亲率百官前去祭祀。众人皆感叹郑庄公之德,效命郑国之心更加强烈。

  从颍谷返回新郑途中,郑庄公忽闻息国(在今河南省息县)来犯。这息国离新郑近五百里,国君姬姓。当年郑庄公假借周天子之命号令各国讨伐宋国时,唯独没有遣使去息国。郑庄公说:“这息国国小兵微,可有可无,就算了吧。”没想到这话传到了息国息君裘耳朵里。他异常气愤,命将士日夜操练,择日攻打郑国,以凸显息国的地位。

  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可息军太薄弱,不到一天时间,郑庄公便指挥郑军轻松地打败了息军的进犯。上卿祭足对此感叹道:“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三不联络亲息仇郑的国家一起征伐;四不把伐郑道理讲明。有此四条错误,出师征伐,哪能不遭失败呢?有此不自量力的息君,息国灭亡之日不远了。”

  三 天下尘埃四起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在齐国的宫殿里,郑国使节朗诵《诗经》里的一首诗,表达郑国对齐、鲁两国帮助伐许的谢意。这个时期,人们重视礼尚往来。齐僖公在殿堂里对郑国使节说:“寡人和郑国曾在石门订下盟约,此等小事算是分内之事。你们君上也就是寡人之兄如此谦让,真乃公而忘私也。”使节回报郑庄公,郑庄公欣喜不已。几天后,前往鲁国表示感谢的郑国使节也返回,带回的不是鲁隐公的赞美,而是发生在鲁国的一个惊天消息——

  鲁隐公经常向大臣们说:“鲁国的国君当是公子姬轨,因为他年纪小,寡人暂时替他管理国家。”大夫姬羽父功高权重,一天,他请求鲁隐公封自己为太宰。鲁隐公说:“等公子姬轨长大接替了君位后,你自己去说吧。”姬羽父心生不满,冷静后又想,如果让姬轨离开人世、鲁隐公长久做国君,自己就能尽早得到提拔,于是就偷偷地对鲁隐公奏道:“利器入手,不可借人。君上既然承袭君位,深受百姓爱戴,就应该岁岁为君。百年之后,也应传给自己的子孙。”鲁隐公正要纠正姬羽父的话,没想到姬羽父接着奏道:“君上莫说暂理国政。其实,‘鲁夫人’这个手纹并不一定是天意,也可能是巧合,如今公子姬轨岁数已大,恐怕将来对您不利。臣请求将姬轨杀掉,为君上除患,君上看怎么样?”鲁隐公用手指着姬羽父,愤怒地说道:“你是不是疯了?怎么敢如此胡言乱语!《诗经》中的《板》说:‘上天眼睛很明亮,随你出入共来往。上天眼睛很明亮,随你一道去游逛。’寡人岂敢在上天眼皮底下乱来?实话和你说吧,寡人已经派人在菟裘建造了宫殿,以后在那儿养老。再过几天,寡人就传位给公子姬轨了。”姬羽父默然而退,懊悔说错了话。

  此后几天里,大夫姬羽父老是担心鲁隐公把这些话告诉公子姬轨,如果姬轨知晓,即位后就会治他的罪。反复斟酌后,不与鲁隐公一样相信上天有眼的姬羽父决定反过来下毒手,灭鲁隐公扶持姬轨。

  主意打定后,大夫姬羽父便去拜见公子姬轨。姬轨请他上座,姬羽父没坐,反而拔出剑来说:“公子您知道我来的目的吗?我告诉您,君上命我在这几日内将您秘密处死。因为您已长大成人,会与君上争夺君位。”

  姬轨惊恐地说:“我安心做一个臣子,怎敢生非分之心?”

  姬羽父说:“公子您这样想,但君上不这样想。”

  正当姬轨不知所措时,姬羽父突然跪下说道:“君上不仁,公子就应不义。您要免灾祸,就非豁出去不可。”

  姬轨将姬羽父扶起说:“他当国君已经十一年了,大臣和百姓都很信服他。要是大事不成,反要遭殃。”

  姬羽父说:“我已经为公子您想好主意了。”随后,姬羽父小声向姬轨耳语道,“明天,君上将要去城外祭祀,每次去,必住大夫寪盈家。我已经派勇士潜伏,一发现机会就上前刺杀他。”

  姬轨说:“这办法虽然好,可是这谋害君主的坏名声又怎么摆脱呢?”

  姬羽父小声说:“我们可以把罪名加在寪盈头上。”

  姬轨两眼放亮,反过来给姬羽父下拜说:“大事要是成了,我一定封你当太宰。”

  大夫姬羽父按计而行,果然谋划得当,将鲁隐公杀了。公子姬轨即位,即鲁桓公。

  使节继续向郑庄公汇报说:“现在鲁国新君已经杀了大夫寪盈,并封姬羽父为太宰。”郑庄公说道:“羽父兵权在手,今天伐这明天伐那,横行无忌,叛逆之心已见端倪。鲁隐公对羽父过分信任,岂料养虎为患。假若鲁隐公听到羽父胡言乱语时,就将其罪行揭露,并处以极刑,不但公子姬轨会感恩戴德,而且百姓会更加拥戴国君。鲁隐公当断不断,且对小人缺乏警惕,难免自取其祸呀!”感慨完毕,郑庄公问众臣:“是讨伐鲁国还是联合鲁国?二者哪样对我们有利?”上卿祭足奏道:“远处的要交好,可用作以后的帮手,所以我们应联合鲁国。臣想鲁国的使节应该快来了。”话音未落,鲁国使节来了。他拜见郑庄公,呈上国书。国书中说鲁隐公暴病而亡,公子姬轨即位。郑庄公对鲁隐公之死心知肚明,不予揭露,以礼厚待,言郑、鲁永远和睦相处。

  鲁国使节走后,突然有宋国使节前来,先献上高大、精美的商彝一座,然后哭着说宋殇公被乱军所害,受宋国太宰华父督之托,前来迎接公子子冯回国即位。郑庄公不禁大惊,心想:周王室衰弱,对各国失控,不料天下竟然这样乱。郑庄公知道使节的使命是有所言而有所不言,便安排他住下。郑庄公与上卿祭足商量道:“商彝是商朝遗留下来的由宋国保管的名贵祭器,其形庄重,纹饰精美,今由宋国太宰华父督派人送来,寡人觉得这事蹊跷。”祭足说:“蹊跷底下,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君上可派人打探明白。”于是郑庄公一面派人去宋国打探消息,一面派人请宋国公子子冯前来。

  探子很快就赶回郑国,向郑庄公报来宋殇公被杀的前前后后——

  自从宋兵伐戴失败、司马孔父嘉逃回来后,将士和百姓们颇有怨言,都说:“宋国不爱护百姓,动不动就出兵打仗,害得我们死的死、伤的伤,留下孤儿寡母,人口越来越少。”孔父嘉的政敌太宰华父督听到后,便派心腹四处散布流言说:“宋国近年来战争不断、劳民伤财,都是掌管宋国军事的司马孔父嘉的原因。”于是将士和百姓们纷纷怨恨孔父嘉。

  太宰华父督与司马孔父嘉除了在朝堂上相见,私下里很少有交往。孔父嘉娶了一位继室魏子,非常艳丽,华父督也有耳闻,但未能见她一面。在一个冬季里,华父督在宋都睢阳的街道上,偶然遇到魏子,顿时一见倾心,当听说那就是传闻中孔父嘉美艳的继室时,一个罪恶的念头产生了。

  却说司马孔父嘉自伐戴大败后,忍辱负重,日日操练兵马,以图战胜郑国,一雪前耻。人急了,就难免有脾气,孔父嘉经常打骂那些懒散、不守纪律的将士。一次,一群被孔父嘉处罚的将士跑到太宰华父督那儿诉苦。华父督乘机说:“你们的痛苦以及宋国的痛苦,都是源自孔父嘉好战。要想抚平你们心灵上的伤痛,解除你们的沉重负担,让你们过上安稳的好日子,就只有一条路可走。”此刻,华父督不说话,用眼看着那些反对孔父嘉的将士。那些将士们立刻明白,纷纷说:“一切听从太宰指挥,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华父督点头说好。

  这天深夜,太宰华父督亲率那些反对司马孔父嘉的将士以及自己家仆,围攻孔父嘉的府宅。孔父嘉被杀死,他的继室魏子做了华父督的妾。孔父嘉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孔防叔,年纪还小,家臣们抱着他投奔到了鲁国。

  第二天清晨,宋殇公闻听司马孔父嘉被杀,当即惊得目瞪口呆。他想起自己即位以来,孔父嘉一直尽心尽力辅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他现今死于非命,作为一国之君,竟然保护不了一位大臣。宋殇公既悲伤又气愤,当即派人传讯太宰华父督。华父督急忙与家臣华福商议:“君上宠信孔父嘉,现在我们擅自将他杀了,你说君上会如何处置我们?”华福不语。华父督说:“宋国战争不断,君上难辞其咎。不如把他废掉,迎立先君之子子冯,转祸为福,你看怎样?”华福说:“主子的话,正合我们心意。”于是华父督秘密布置军士,乘宋殇公吊唁孔家时,冲上去一阵狂杀,宋殇公死于乱战之中。

  闻听宋殇公已死,太宰华父督出面平“乱”,亲手杀掉一两个替罪羊掩人耳目。华父督穿着丧服召集宋国众臣说:“孔父嘉暴政,引起军乱,不想国君亦受其害。”众臣惧怕华父督,都不敢说话。华父督接着说:“先君宋穆公长子子冯仁厚爱民,应该把他接回来即位。”众臣唯唯诺诺,退了出去。华父督即派人到郑国去报丧。为了得到各国诸侯的承认,华父督命人把国库里的名贵器物取出来贿赂郑、鲁、齐、陈等国。

  听完探子回报,郑庄公长叹一口气说:“寡人明白华父督为何如此大方了。”便与上卿祭足商议如何对待宋国。祭足说:“郑国用厚德,邻国行薄政,则郑国强邻国弱。宋国公子子冯在郑多年,与我们交厚,如果他回去即位,郑、宋两国就可以一改多年的对峙局面,成为好朋友、好邻居。这事肯定有益于郑,而不会有害于郑。”郑庄公点头称是,便命人准备车马,送子冯与宋国使节返宋。

  宋国公子子冯临行时,哭着对郑庄公道:“我这条性命,是君留给我的,现在我回国继承君位,一定把君当成天子一样看待。”郑庄公也低声哭泣送别,回话道:“寡人只希望郑、宋永远交好,哪敢享受你说的天子待遇?这话折杀寡人啦!”郑庄公毕竟老道,此时不由心里道:“俗话说,爬得高,跌得重。子冯如今把郑国看得像天子一样高,只怕日后把郑国看得像属地一样狠,寡人应当留心宋国。”与子冯依依惜别后,郑庄公和众臣说道:“已经死去的叔段一心想当国君,却落得个众叛亲离、客死他乡。公子子冯安分守己,可上天却偏偏让宋国发生内乱,让子冯上台,真是世事难料呀。”众臣唯唯诺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