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国公子姜季把纪国的土地、人口和国库数字全部报给了齐国,并再三叩头以求宽恕。纪国土地肥沃、人口众多,齐襄公心里道:“如果不是当年纪国进谗言,同是姜姓之国,怎会自相残杀?”这时,小吏将铜甗、玉磬等纪国宝器抬来。甗是炊具,用青铜制成;磬是乐器,用玉雕成,二者均硕大并且精美,齐襄公狂喜,命人带回齐国。纪哀侯夫人由于惊吓而死,齐襄公命人隆重安葬,以此来讨好她的娘家鲁国。随纪哀侯夫人陪嫁而来的妹妹叔姬,齐襄公想把她送回鲁国,叔姬说道:“作为一个女人,嫁夫从夫,从一而终。我生为姜家人,死为姜家鬼,决不离开姜家半步。”齐襄公没有办法,只好尊重她的意愿。世人都说她与文姜成了鲜明对比。
话说齐襄公灭纪回国,卫国旧君卫朔等人热烈欢迎齐襄公凯旋。一番恭维和祝贺之后,卫国旧君卫朔又问齐襄公:“时光如箭,日月如梭。人生在世,犹如骏马过隙。一蹉跎,便是两鬓苍苍。请问舅父什么时候去攻打卫国呢?”正在兴奋劲儿上的齐襄公当即对卫国旧君卫朔说道:“现在王姬已经死了,进攻卫国不会再有顾忌了。我们这就联合各国,助你回国复位。”卫国旧君卫朔立即向齐襄公跪拜道谢。
经过短暂筹备,齐国以讨伐卫国废旧立新为名,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联合进攻。卫国见五国大军压境,马上派大夫宁跪向周王室告急。
此时正是炎热夏天,本是花木繁盛的时候,但洛阳王宫大殿前面的三棵大槐树却并不树叶茂盛,因为爬满了虫子。周天子受天下冷落,连大槐树也“遭殃”。大殿里,周庄王问各位大臣:“有谁能替寡人解卫国之急?”
众臣纷纷奏道:“自从征讨郑国失利后,周王室已无力惩治各国诸侯。现在五国攻卫,名正言顺,必然士气高涨,我们是打不过他们的。”
一片消极声中,一人挺身而出,这人是大夫虢突,他上前奏道:“五国兵力是强了一些,可怎么能说是名正言顺呢?卫国黔牟称君,周王室已经册封,如此说来,五国伐卫名不正、言不顺。”
周庄王问虢突:“你看这事怎么办?”
虢突奏道:“我们现在出兵,是公理在手,况且发兵助卫,主持正义,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周王室的存在。”
周庄王觉得言之有理,便同意虢突领兵前往救援,先让卫国大夫宁跪回国报信,周朝兵马随后起行。
周朝大夫虢突虽然有勇有谋,无奈兵微将寡,根本阻挡不了五国虎狼之师,结果虢突的军队被五国兵马杀散,虢突拔剑自刎。卫国守城军士,见援军大败,已无斗志,各自争先逃奔。五国兵马攻进卫都朝歌,卫君卫黔牟与公子卫职、卫泄被擒,大夫宁跪见无力回天,逃难而去。由于卫黔牟是周天子的女婿,五国兵马赦免了他,卫职、卫泄被斩。卫国旧君卫朔敲钟击鼓,宣布重登君位。卫惠公卫朔命人打开国库,除了蟠虺纹曲铜鼎外,把所藏的宝鼎、玉璧,按约送给了齐襄公,又拿出库中粮草,分送鲁、宋、陈、蔡四国,五国兵马各自欢喜回国。
却说齐襄公杀败周朝兵马后,担心周王室派兵讨伐,就命大夫连称、管至父驻守边境要道,以备不测。二位大夫来见齐襄公,问道:“守边是件苦差使,我们不敢推辞,只是问君上您什么时候让我们结束驻守使命呢?”此时,齐襄公正在吃西瓜,天太热了,吃西瓜能够解暑消热。因中原有虫灾,西瓜不大,却很甜。见二人来问,齐襄公随口说道:“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寡人一定派人把你们换回来。”于是二人安心驻守。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中原大地风调雨顺,西瓜获得丰收。齐国大夫连称、管至父想起了去年齐襄公的“瓜熟之约”,便相商道:“现在到了应该换防的时候,君上为什么还不派人来呢?”二人商量不出原因,便派人前往国都临淄打探。
打探的消息是,齐襄公正在禚国和文姜寻欢作乐呢,已经有一个月没回来了。大夫连称听后,不由大为恼火,向大夫管至父说道:“我妹妹漂亮贤惠,嫁给昏君多年,也得不到宠幸。没想到这昏君不顾伦理,在外狂淫无度,忘记‘瓜熟之约’,使我们在边陲受苦。我一定要杀了他!”连称又对管至父说:“你可以助我一臂之力。”管至父不语。连称又劝道:“去年夏天,草木招来虫灾。有巫师说,国君必有灾祸。我们杀昏君,乃是上应天命,下应民心。”闻听此言,迷信天象和巫术的管至父动了心,便回答道:“今年瓜熟之时派人来替换我们,是君上亲口说的,或许是他忘了,我看不如前去请求换防。如果请求不准,军心必然动荡,我们就可以利用,你看怎样?”连称忙说:“好!就这么办。”于是派人向齐襄公献瓜,并请求换防。
齐襄公此时回到了国都临淄,他吃了口瓜,却感觉没有去年的甜,闻听大夫连称、管至父要求换防,不由大怒:“替换不替换是寡人所决定的事,请求有何用?再等瓜熟吧。”
献瓜人把此话向大夫连称、管至父作了汇报。连称七窍生烟,向大夫管至父说道:“现在想要刺杀昏君,你有什么好的计谋吗?”管至父答道:“国君姜诸儿忘记先君齐僖公之遗嘱,没有厚待公孙姜无知,致使其不满。另外,姜无知不甘为臣,每每想对国君姜诸儿下手,只是苦于没有帮手。现在我们可以秘密与其串联,让他做个内应,来个里应外合,这事一定会成功的。”连称又问:“什么时候动手为好?”管至父说:“快到腊祭了,国君姜诸儿喜欢打猎。等他打猎时,我们下手。”连称忙说:“我妹妹在宫中冷清数年,非常恨国君姜诸儿。我写信,让我妹妹留心国君姜诸儿的行踪。”
话说公孙姜无知得到大夫连称、管至父的密信后,非常高兴,立即回信道:“上天也恨乱伦之人,衷心感谢两位大夫的信赖。”姜无知还许下诺言,如果当上国君,一定立连称的妹妹为夫人,封连称、管至父为上卿、亚卿。
转眼到了冬天,国人纷纷准备腊祭。腊祭就是逢腊月去围猎,然后以捕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百神和祖宗,感谢一年来的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和保佑。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规模之盛大隆重为一年中之最。腊月刚到,齐襄公便去贝丘山打猎,连嫔马上派人给公孙姜无知送信,姜无知又派人连夜给连称、管至父送信。齐襄公去贝丘山打猎,只带了寺人费等几个贴身随从。他们高高兴兴玩了一整天,见天色已晚,便在山下行宫留宿。晚上风声鹤唳,迷迷糊糊中,齐襄公做了一个噩梦——
齐襄公下令放火烧林,风大火猛,鹿、兔子等猎物被火烤得四处乱窜,突然蹿出一头像没长角的牛、没花纹的虎一般大小的猪来,直奔齐襄公。齐襄公拈弓搭箭,射向这头怪物。突然随从惊呼:“这不是猪,是公子彭生呀!”齐襄公恼怒地说道:“彭生怎么敢来见寡人呢?”便连射三箭,可都没射中。这时那大猪站了起来,两只前蹄像人双手一样拱起,模仿人向前走路,并放声大叫,声音悲惨难听……
齐襄公吓得毛骨悚然,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了。他醒来后,感到精神恍惚、心烦意乱,想穿鞋出去兜风,可只找到一只鞋,那只鞋不知哪儿去了。齐襄公立即把寺人费喊过来,让他找鞋。
寺人费找了半天没找到,便报告说:“可能让老鼠给叼走了。”齐襄公听到这话,不由怒道:“什么老鼠叼走,分明是让你给弄丢的。”说完之后拿起皮鞭向寺人费的背部抽去,一直抽到血流满地为止。
寺人费被抽打一顿后,含泪走出门去,正巧遇上前来袭击齐襄公的连称、管至父等人。连称、管至父一伙儿把寺人费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审问道:“没人道的昏君现在哪里?”寺人费答:“在寝室里。”连称又问:“睡着了吗?”寺人费回答:“还没有睡着。”连称举剑要砍寺人费,寺人费忙说:“不要杀我,我先进去,为你们侦察一下。”连称说道:“你为何替我卖命?我如何信得过你这个阉割之人?”寺人费说:“我刚刚被他鞭打一顿,我也想杀这个家伙呀。”管至父脱去他的上衣,众人看他的后背,果然是血肉模糊,便相信了他。连称为寺人费松了绳子,要他做内应,答应事后重赏。
寺人费被连称放了之后,立即把连称、管至父等众人叛乱之事报告给齐襄公。齐襄公立即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寺人费说:“现在事情已经万分紧急!请让下人我躺在床上,假扮君上,君上可藏在窗后。叛乱者仓促来杀,不辨真假,这样做或许君上能够逃脱。”说完便躺在床上,脸向床里。齐襄公解下君袍给他盖在了身上,便躲到了窗后。齐襄公小声问寺人费:“后背疼吗?”寺人费答道:“下人我死都不怕,还怕这疼吗?”齐襄公感慨道:“你真是个忠义之人啊!寡人可恨呀!忠义之人不能重用,叛乱之人不能识别。”
齐襄公话音刚落,久不见寺人费出来的连称、管至父等人便闯了进来。隐约中,连称看到帐中躺着一个人,身上还盖着君袍。他以为这就是齐襄公,于是手起剑落,杀掉床上之人。连称激动地说道:“昏君已被我杀了!”正要离开,管至父说:“不妨验证一下。”众人找到灯火一照,发现被杀之人正是刚刚遇到的寺人费。连称感叹说:“幸好看了看,要不就让这奸人给骗了。”管至父等人迅速在房中搜索,没见人影。连称自己举着灯火四处照看,忽然发现窗槛的下面,有一只鞋在那儿,便知有人藏在窗后。连称推开窗子一看,里面正是齐襄公,只见他只穿了一只鞋。连称刚才看见的那只鞋,正是寺人费猜测是被老鼠叼走的那只鞋。连称发现齐襄公,就大声骂道:“你这没有人道的昏君,连年征战,兄妹乱淫,言而无信,对你这种不仁、不德、不信之人,当天下共诛之。今天,我要为被你害死的鲁桓公和公子彭生报仇!”说完便把齐襄公砍成几段。
连称、管至父率兵直奔齐国都城临淄。公孙姜无知听说齐襄公已被杀,马上带兵打开城门,把连称、管至父及所率兵马接进城来。姜无知言而有信,娶了连嫔并立为夫人,让连称做上卿、管至父做亚卿。原来的齐国众官虽心里不服,但也无可奈何。
天空中飘下鹅毛大雪,女人在酿酒、生火、用烟熏走老鼠,准备腊祭;刚刚打猎回来的男人则在兴高采烈地屠宰猎物。逃难到莒国的齐国公子姜小白和师傅鲍叔牙行走在街道上,心中不免惆怅,来莒国很长时间了,至今没有让他们兴奋的事。
雪越下越大,但丝毫没挡住莒国的腊祭热潮。一百二十名十至十二岁的少年头戴大红头帻,穿皂青衣,手持大兆鼓,扮成逐鬼的童子,还有为首一人扮演驱邪之神方相氏。方相氏为主舞者,头戴面具,身披熊皮,手持戈与盾牌,同时率领十二人扮成的狰狞的野兽与一百二十名童子呼喊舞蹈,击鼓而行,其声威气势着实令人心悸。姜小白和鲍叔牙站在人群中,观看这动人心魄的驱邪禳灾仪式,失落已久的内心不免随着巫舞的节奏而火热起来。
这时,一位从齐国来的人找到了正在观看腊祭大典的齐国公子姜小白和师傅鲍叔牙,急急告诉他们:齐国发生政变了,齐襄公被害!姜小白与鲍叔牙刚刚火热起来的心,旋即被这突如其来的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姜小白和鲍叔牙失声大哭,虽然齐襄公作风败坏,但毕竟是姜小白的父君呀!姜小白立即要回国,被鲍叔牙一把拦住,道理很简单,回去就会遇害。“有奇淫者,必有奇祸。”鲍叔牙当年的预测,不幸言中了。当天下人都在享受丰收、举觯宴饮的时候,姜小白以及同样得到消息的身在鲁国的齐国公子姜纠却躲在房间里黯然神伤。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齐襄公被杀不久,宋国国君宋湣公因一句话亦被臣下所杀。
话说宋庄公去世、宋湣公继位的一年秋天,宋湣公与大夫南宫万出猎。这南宫万勇武有力,深得宋湣公器重,曾在鲁、郑联军攻宋时被鲁军俘虏,后被遣返回国。狩猎中,身手敏捷、饮酒过多的南宫万与宋湣公争道,同样醉醺醺的宋湣公很生气,侮辱他道:“你有什么了不起?不也做过鲁国的俘虏吗?”士可杀不可辱,南宫万满脸通红,借着酒劲,大骂宋湣公:“你个昏君!你知道俘虏也会杀人吗?”宋湣公也恼了,斥骂道:“大胆小人,竟敢无礼!”说完,宋湣公取弓抽南宫万。南宫万一把夺过长弓,向宋湣公砸去。然后抡起拳头,一顿好打。呜呼哀哉,没想到宋湣公竟死于他的拳下。
此时宋国大夫仇牧前来,问大夫南宫万:“君上在哪儿?”南宫万回答:“昏君无礼,我把他杀了。”仇牧笑着说:“您喝酒说醉话吧?”南宫万说:“我没醉,全是实话。”便把带血的手举起让仇牧看。仇牧立刻勃然大怒,愤愤地骂道:“弑君之贼,天理不容!”便挥手来打南宫万。无奈南宫万有虎一般的威力,一拳迎去,正中仇牧的头部,一下子便把仇牧的头砸成“烂瓜”。太宰华父督听说国君被杀,挺剑登车,带兵前来讨伐。南宫万也不搭话,冲上前去,一戟便将华父督杀死在车下。
大夫南宫万回到国都睢阳,立宋国公子子游为国君。其他公子人人自危,子御说逃奔到亳邑,另几位公子逃奔到萧邑。南宫万对新君子游奏道:“众公子中,要数公子御说德才兼备。他是君上您的亲弟弟,现在去亳邑,必会后患无穷。如果杀了公子御说,众公子就无须多虑了。”新君子游同意此说,南宫万便让儿子南宫牛和大夫猛获带兵去包围亳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