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布置庄严,卫兵威武,旌旗招展。齐桓公先与上卿管仲等人在坛上就座,等候鲁庄公前来。当鲁庄公与大夫曹刿等人来到坛下时,卫兵将曹刿拦住。曹刿戴盔披甲,手提短剑,对卫兵瞪大双眼,怒目而视,眼角几乎瞪裂,吓得卫兵后退几步,鲁庄公与曹刿等顺阶入坛。
坛上,齐、鲁两君正要歃血为盟,突然鲁国大夫曹刿拔剑而起,直逼齐桓公,所有人被吓得目瞪口呆。此时,齐国上卿管仲急问:“曹大夫要干什么?”曹刿正然道:“齐强鲁弱,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请齐国考虑如何办。”齐桓公是个反应很快的人,立即明白曹刿所欲之事,随口说道:“曹大夫是要齐国归还所占鲁国土地吗?这好说,寡人答应就是。”于是曹刿收剑回位,谈笑如故。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
齐国君臣愤愤不平,大司田宁戚奏道:“欺骗之中可不守信,胁迫之下可不守约。鲁国大夫曹刿违背会盟规则,用剑逼迫我国君上,当被处死。今君上宽宏大度,放其一马,已显仁义之心,我们不应再归还土地。”齐桓公点头称是,有了毁约之意,他用眼看上卿管仲。管仲想了想,劝齐桓公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毁约虽然贪图眼前小利,求得一时痛快,但却失信于诸侯。权衡利害,不如守约,归还占领的鲁国土地为好。”不守信用,仅保住几里之地;守信用,则赢得天下信任,管仲又算计起他的“出入”学问。对管仲之见,齐桓公无不听从,即命归还汶阳等地。
齐国都城临淄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此时正是金色秋天,到处都是喜悦的笑脸,可国君齐桓公却心情沉闷。他对上卿管仲说:“北杏会盟,虽让我们当上了中原盟主,可却十分窝囊,仅仅陈、曹、邾等几个中小诸侯支持。虽然现今鲁国加入了盟约,但寡人还是觉得有口气没吐出来。”管仲明白齐桓公郁闷之处,北杏会盟,本是为宋国而发起,宋桓公子御说得定君位,却将齐国冷落一边。对此,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觉得是莫大蔑视和羞辱。另外还有卫国、郑国蔑视齐国,这都需要报复。管仲想了想,上前奏道:“君上的仇恨就是臣下的仇恨。宋国、卫国、郑国,当一一讨伐。不过,打仗就得多找几个帮手,征伐还需要一个一个来,这样才能稳操胜券。”齐桓公很高兴,即命管仲准备讨伐宋国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