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我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只是每天醒来都是一样的情景,让我终于接受了“穿越”的事实——虽然夜深的时候想起现代的家人我就会掉眼泪,却又无可无奈何——还是想想怎么在这个时代混下去吧……r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不用上学,不用工作的生活果然无聊透顶。我很庆幸我在现代学过古筝,或许还可以弹弹这个打发时间……正是初夏,早晨并不太炎热。一时兴起,我让阿蛮把筝摆在院子里,开始试弹那首曾听姐姐弹过的《荷风》。旋律大体是背下来了的,有些细节的地方记不太清楚,我便自己即兴发挥。r
“这世上要找出比妹妹还弹得好的人,果然是件难事呢。”一曲完毕,背后传来姐姐的声音。r
“姐姐什么时候来的,也不告诉妹妹一声。”r
“好一会了”,姐姐笑道,“妹妹终于开始弹筝了,想来身子也好了吧?”r
“嗯,好多了。”r
“这首《荷风》经妹妹小小的修改,倒是更加雅致了。即使不去咱家附近的荷塘,也能感到荷风带着清香扑面而来。”姐姐赞道。r
我差点脱口而出:“我们家附近有荷塘么?”幸亏反应及时,把话咽了回去。唉,待了这么多天,我还没出去过呢,早该想到去外面看看了。乔家的小姐应该不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吧?之前小乔总不能在家投湖……r
“姐姐,我觉得闷得慌,我想去荷塘附近走走。”我趁机说道。r
“这……”姐姐面露难色,估计是怕我又去自尽什么的吧,我猜想。“我们去问问娘的意思吧。”踌躇了一会儿,姐姐这样说道。r
在我可怜兮兮的表情下,娘一心软,同意了我的出游。不过要和姐姐、小翠、还有阿蛮一起去。r
“是。”我满口答应下来,心里开始欢呼——能出去的话,日子应该没有先前那么无聊了。r
荷塘果然很近,大概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虽然古人并没有分秒的概念。我从阿蛮那里知道了现在是建安四年六月[1],只是,虽然读过一点点史书,我却根本没去记过这些年月,所以问了也是白问,心里不免对于自己的学而不精有点懊悔……而对于计算时间,我就更没有概念了,常常被姐姐、阿蛮她们所说的“平旦、日出、食时、隅中”[2]等等搞得晕头转向。有时她们说起“子时、丑时、卯时”等等,我还能明白,不过也得悄悄掰起指头数数到底对应现代的几点。r
荷塘并不大,比不得我曾在西子湖畔看过的“曲苑风荷”,但早晨的荷塘还是让人心旷神怡。沿着荷塘走了一阵,远远的传来嘈杂的声音,似乎很多人的样子。r
“那边是什么?”我有点兴奋。r
“嗯,倒是忘了,今天有集市呢。”姐姐答道。r
“那我们去看看?”我赶紧提议。r
“可是夫人只说让我们到荷塘附近走走的。”小翠插话道。r
“别告诉娘不就得了。我们只要赶回家吃午饭就行。”我说。r
姐姐没说话,但看得出她是想去的。我拉拉阿蛮。r
“难得二小姐这么开心,小翠你就别扫兴了。再说两位小姐已经有好阵子没去过集市了。阿蛮也想跟去看看呢。”阿蛮果然乖巧,让我不由得对她又喜欢了几分。r
“要不……我们看看就赶紧回去。”姐姐总算开口了。r
第一次逛古代的集市,让我很是新奇。记得之前听姐姐说过,我们住的地方叫皖城,前不久刚被孙策攻破。可是街上人声鼎沸,竟看不出战乱的痕迹。也许是孙策治理有方?我忽然对孙策有了点莫名的好感。r
正在东张西望之间,忽然,周围一阵杂乱,人们开始慌张地向四面推挤。r
“妹妹,小心——”我听到姐姐的声音,却没看见人在哪里。一直在身旁的阿蛮似乎也被乱哄哄的人群冲开了。我转过头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后面的人也正争先恐后的往边上挤着,其他的却什么也没看见。r
可是,几秒过后,人群似乎一下子散到了边上,我身后大约几十米长的通道的尽头,出现了一匹正在飞奔的黑马。我一下子傻了。或许是战乱的缘故,其他人都躲闪得很快。可是生活在现代的我哪见过这架势啊——我愣在那里,大脑停止了思考,甚至都没听到人们的惊叫和马蹄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