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穿越三国:曲误千年之歌尽东风全文阅读 > 梦入三国烟水路(2)

梦入三国烟水路(2)


再次醒来已是早上。睁开眼,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坐在床头,见我醒来,眼圈一红,道,“二小姐,你可算醒了,阿蛮好害怕……”r

哦,这就是阿蛮了。看来还是没有回到现代啊,莫非是真的穿越了……我心里忽地一阵空荡荡的感觉。看看四周,姐姐似乎已经起床了,房间里只有我跟阿蛮两人。我没有说话,脑袋里却是在想接下来该怎么办……r

不管我信不信,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就算是个梦境,这梦境也来得太真实——我又悄悄地狠捏了自己一把,还是疼……既然如此,那先应付当下再说吧……我连到底穿越到了哪朝哪代,我是什么身份都还拿不准,虽然已有了猜测。r

“二小姐……你在想什么?”阿蛮见我躺在床上发呆,又问我道,声音里还有一丝哽咽。r

“我姐姐呢?”还没完全弄清楚状况,我不知道怎么安慰阿蛮,便转移话题问道。r

“大小姐在夫人那里。”r

“哦……”不知道在这能不能顺利混下去啊,我暗想。今天感觉头脑倒是清醒了很多,只是身子还是虚弱得很。忽地想上厕所,但该怎么说呢……我有些犯难——这种细节的事,好像没见哪本小说里提到过啊……等等,记得中学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里好像提到过,上厕所叫“更衣”[1]……可是,不同朝代的叫法应该有所不同吧?我真的是在三国么?……而且,我要是真想换衣服那又怎么说?真是狂晕,怎么一起床就这么麻烦……r

“二小姐还想再睡会吗?”阿蛮多半是看我在发愣,便问道。r

天,再睡我要成猪了,我心想。便摇摇头道:“扶我更衣吧。”r

“是。”阿蛮一面应着,一面扶我起来,然后领我到房间一头。我这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两扇暗门。阿蛮打开右面那扇,让我进去,然后合上了门。我环顾了一下房间,里面放着马桶等物,看来就是厕所了。原来上厕所真是“更衣”啊,我暗笑。再仔细看了一圈,没有手纸,倒有一叠软软的竹叶——古人难道用这个当手纸?这到底是在哪朝哪代啊?如果真是在三国,汉代不就已经发明纸了嘛[2]?要不然就是纸太贵?……看来古代的生活水准跟现代是没得比啊……我暗暗叫苦。r

洗漱梳妆完毕,吃过早饭[3],似乎无事可做。趁着没有其他人,我决定先向阿蛮了解点情况。我实在急着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穿越之前发生了什么。r

-----------------------------------------------------------r

[1]中学语文课本里《赤壁之战》中有一句“权起更衣”,文后注释道“更衣”就是上厕所。那么为什么把上厕所叫做“更衣”呢?据《晋书•刘寔传》记载,刘家的厕所装饰得富丽堂皇,香气扑鼻,并且有十几名婢女准备好了新衣服站在门口侍候,上完厕所出来就要换新衣。汉晋相距不远,想必是时风如此。r

[2]造纸术是中国早在汉代的一大发明,但是直到元朝,纸才被运用到了如厕上。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所以才使得厕纸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之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用竹片做如厕的卫生用品,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r

[3]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但据专家学者考证,其实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汉代以后,一日两餐才逐渐变为三餐,且开始有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