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穿魂三国两生花全文阅读 > 第七十九帖 天各一方(四)

第七十九帖 天各一方(四)


周近与董祀互相看了看,便拜别了刘豹。“你对此事怎看?”周近喝了一口热乎乎的奶茶,觉得暖和多了。r

“左贤王说的,也不无道理。于茫茫人群中寻找一个失踪多年的女子,确实不易。”董祀感叹道。匈奴的食物过于腥膻,他很难适应。r

“非也,非也。君不见那左贤王脸色变了又变?若然他真地一点内情都不知道,就不会露于形色。可我看他听到蔡昭姬之名,眼睛便流露几许不安。想来这女子与他必有一段渊源。最起码,他不可能不认识她。”周近捋捋稀疏的胡子,得意地笑道。r

“既是如此,君何不当面说穿?”董祀对于此次出使匈奴,不仅没有兴趣,且不乐观。堂堂汉族为一女子割舍千金白璧,就算她才名卓然,他也颇为不解。有这个必要吗?像她既然已经沦落匈奴,若还活着,必然委身于一匈奴男子。这样的一个女人,丞相还要大费周章地找回她,所为何来?r

再说了,平日里他与周近就不算亲近。他讨厌周近,觉得他除了奉迎丞相之外,并无其他长处。此次为了这样一个女子,居然要他做了周近的副使,他是觉得很没趣的,更有些不屑了。r

“董君谬矣。若我当面拆穿,那左贤王自然有千百个理由来搪塞。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可是,若我们不说穿,还可以私下自己探访此女下落。如此一来,那左贤王便毫无戒心,等我们查访到确实消息,他就算想否认,也是无法了。”周近对着火炉搓搓手说道。r

董祀冷笑一声,只是喝着闷酒,不再答话。r

“董君可知,为何丞相派我前来?那是因为他不放心你。不错,董君可称君子。但君子往往不知变通,往往轻信于人。这是大大的不利。”周近斜眼看看董祀,知道他心内瞧不起自己,所以他也在嘴上刻薄他一下作为回报。r

“照周君说来,君又将如何变通呢?”董祀不以为然地问道。r

周近胸有成竹地笑笑,说道:“既然是找女人,自然要去问女人。女人对女人,是最了解的。”r

“你的意思是?”董祀大概明白了周近的逻辑,但心里仍是不屑。他总觉得,这个蔡昭姬,若是死了,还算是大汉的烈女子。否则,用得着这么挖空心思去找嘛。r

“阏氏。左贤王的阏氏。既然直线不通,那就走走曲线也无妨。”周近说着,就命人打点好拜会阏氏的礼物。他是个坐言起行的人,更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实干派。这是丞相委托他的事,他一定要又快又准地办好。虽然他不是什么名家大儒,但他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把丞相交代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仕途才有希望。r

董祀不是清高吗,那就让他自己清高一辈子去吧。他那样的人,每日只会对影自怜,一点实际功用都没有。“董君不随我一起?”周近临出门才回头问道。r

“不去了。周君对丞相的忠诚,本人自愧弗如。”董祀摇摇头说道,语气里的轻蔑一听即知。r

周近也轻蔑地报以一笑,吩咐人抬着礼品走了。“迂腐夫子。”周近这声嘀咕,声音不大,又恰好能让董祀听得见。r

董祀愤愤地啐了一声,觉得自己窝囊的很。上天偏让自己生逢乱世,而乱世里,有权相又最多小人。这让他一心的君子思想形同废物,在这乱世中一文不值。就算是大儒孔融,空有满腹才华,空有德彪于世,不也在前年,被丞相说杀就杀了吗,连带着满门遭殃。又何况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屯田都尉呢?董祀胡乱地喝了几口酒,觉得有些醉意,趴在几榻上就睡着了。r

昏沉沉不知睡了多久,周近回来了。看到董祀仍自昏睡,上去推了他几下:“醒醒,醒醒!”r

董祀睁开眼,就看到周近瘦瘦的脸,觉得一腔好梦就被惊醒了。梦里他遇见一位绝色美女,说要带他去一个太平时代。恍惚中他以为自己身临仙境,紧随那美女的步伐。眼前出现了几拢桃林和一间小屋,像是一处从未经过战乱的方外之地。现在,这美好的一切,美女,美景,都被周近的推攘给搅散了。r

“怎么?何事?有眉目了?”他不带好气地问。r

“那是自然。我去拜会了须卜阏氏,你猜,如何?”周近觉得自己的差事办的不错,只是眼前也只有这么一个迂人,可以分享他的快乐。r

“周君是能人,在下无处可猜。”董祀坐起来,赌气似地说道。r

周近干笑了几声,不与他计较,上前神秘兮兮地说:“这蔡昭姬可不简单呢。她,如今可贵为匈奴王妃了!据说还极受宠爱,她正是嫁给了左贤王刘豹!听说还生了两位王子,现都居住在美稷王城外的藏昭宫中。难怪这左贤王会顾左右而言他,百般推搪呢。”r

董祀听闻,酒也醒了一半。他忍不住好奇地说:“怎么会?!她居然做了匈奴人的王妃?如此说来,此次我们出使岂非无功而返?那左贤王怎肯将宠妃归还?”r

“哼,那倒也由不得他。”周近冷笑一声。r

“那你想怎地?难不成在人家的地面上,我们靠这百十来人硬抢不成?”董祀不解地问。r

“那倒也不必。我们虽抢不得,但丞相抢得。此番出使我朝已人尽皆知。若是无功而返,岂不是大大的笑话?丞相颜面何存?小小一个南匈奴,也想与我大汉丞相逞凶?丞相曾说过,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那就是无论如何,蔡昭姬也要回到大汉。这已不是左贤王愿不愿意,她本人愿不愿意的事了。说的好听些,那叫赎她回汉。若然闹僵了,丞相既可灭乌桓,也一样可以灭了南匈奴。”周近信心满满地说道。r

董祀虽然心里是看不起蔡昭姬的,但此时也觉得硬要拆散一对夫妻和母子,总是有些强人所难吧。“这……这合适吗?”他不确信地问道。r

“董君,你难道还不了解咱们的丞相?在他眼中,并无合不合适,只有能与不能。”周近这句话倒说的不差,董祀也明白,丞相就是这样的人。r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分割线)r

作者在此描写了周近与董祀,为后文发展作铺垫。r

董祀作为汉末人,他的清高与迂腐是他讨厌之处,但同时也是他可爱之处。r

而周近所说的话,则表明曹操要“昭姬”归汉的必然决心和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