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伏击后的刘豹和纪采雯等人,终于摆脱了曹操的追捕,赶上了右贤王去卑的使团。所幸刘豹所受的是皮肉伤,更万幸曹操所要的是活口,因此那些杀手们的刀剑之上并未淬毒。右贤王见到哥哥负伤,也是吓了一跳。但刘豹面对弟弟的追问,只是说遭遇到许都附近的山贼劫掠,并未真地把心中的想法说出。r
毕竟那只是他内心的怀疑和直觉的猜测,没有真凭实据。说出来除了破坏匈奴好不容易与曹操达成的暂时和平,其他一点好处都没有。纪采雯心中也有点猜到,那些人是曹操派出的手下。但她更担心的是曹操的目标,到底是刘豹还是自己?难道说自己完美无缺的易容,还是没逃过曹操那双眼睛?r
回到美稷城之后,刘豹受伤的消息,被他自己刻意压下来不许外传。为了养伤方便,他也就住在了藏昭宫。纪采雯每天都细心地帮他的伤口清洗敷药,加上刘豹自身体质强健,所以胳膊上的伤痊愈的很快,只是又在他的身上多添了一个深深的伤疤。r
纪采雯每每看到这处伤,又联想到曹操的用意,就忍不住忧心忡忡。终于这天她为刘豹换药之后问道:“王,你觉不觉得,袭击我们的,就是曹操手下的人?”r
刘豹活动活动胳膊笑着说道:“这些天你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想说这个事吧。”r
纪采雯皱皱眉说:“是啊,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这事。总之,我是很担心。如果真是曹操,我真怕他不会这么轻易就罢休。”r
“没事的,他也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相信他也不会千里迢迢地来匈奴追捕一个无名小卒。”刘豹虽然嘴上安慰她,但心里其实也有种疑虑。因为他想到了,那个为首的黑衣人,表现得像是对她也特别有兴趣。r
“总之你要多加小心。如果你有事,我会不安一辈子的。”纪采雯想到那天惊险的那一幕,那一枪狠狠刺中刘豹的时候,她的心跳那瞬间都要停止了。她知道他爱她,可她第一次知道,他爱她,是可以豁出命去的。r
“就只是不安?昭姬,告诉我,你的心里话。”刘豹握着她的手,仔细观察着她眼中的神色。r
“我......也会痛苦一辈子。刘豹,为了我赔上自己的生命,你认为值得吗?”纪采雯看着刘豹,又再次想到了孙策。他们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但又有一些极相似的地方。她害怕那种相似,她害怕命运不会轻易放过她。她害怕,所有爱她的男人都会死于非命。她渴望爱,可是,她也惧怕那巨大的压力。r
刘豹轻轻笑了几声说道:“昭姬,没有值得不值得。保护你,本来就是我的责任。甚至说,那是我的本能。你说,一个人若是没了心,他如何生存下去?对于我来说,你好比我的心一样重要。你又怎么能问一个人,为了他的心而战斗,是不是值得的?”r
纪采雯听到刘豹这样说,在幸福之中又感受到一种隐隐的恐惧。她习惯了被他爱,也习惯了爱他。她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她不再拥有这份爱,她的心又将怎样孤苦飘零。r
“荆州”,曹操盯着地图上的这两个字,耳边突然又传来了十几年前,那个叫蔡昭姬的女子所吟唱的歌谣。那谶句预言般的歌辞,如今终于一点点地实现在他眼前。目前,他已铲除了吕布袁绍,甚至灭了乌桓,双脚已经牢牢地扎在了中原土地上。r
可当初唱这歌的女子,却早已被掳掠他乡。早在官渡决战胜了袁绍之后,曹操就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曾派人去陈留蔡家去探望,却不料她竟被匈奴人掠走,至今生死难测,吉凶未卜。曹操得知这消息大为叹息,但当时袁绍残部并未被真正全歼,北面还有虎视眈眈的乌桓。所以他也只能付诸一叹,无暇再顾其他。r
下一步,他就真地要“走下长坂坡,一心要那荆州”了。今后他的作战计划上,那刘表老匹夫占据的荆州,就是他风卷残云的一餐小菜。更重要的是,刘备等也已投奔了刘表,此人向来都是他的心腹之患,必欲铲除而后快的人物。r
自从听了那首歌谣之后,又亲眼见证了众多军阀的兴盛衰败,曹操也一直都在留心。歌中所谓“三国”,到底会是哪三国,主宰者又是哪三人?无独有偶,自己身边的得力谋士毛 毛孝先,也对自己说过类似三分天下的论调。r
局势走到现在这一步,自己已然是三足鼎立中不可或缺的一足。需要他考虑和打击的,就是剩余那两足。若说刘表也是一足,他是绝对不信的。刘表人如其名,不过是空有其表。其人虽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又是所谓的正宗皇亲。但他在这大争之世只求安平守成,不思锐意进取,可见他并无称王称霸的雄心壮志。r
因此曹操历来都是不把刘表当回事,反而对那个编草鞋出身的刘备,他倒时时防备警惕着。虽然刘备自从丧失沛郡之后,一直四处奔走投靠,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曹操总是莫名地有种直觉,就是刘备比他能够想象的更复杂。他那副温良恭让的外表下,也许就包藏着称雄天下的决心。r
难道说,这样一个连根据地都没有的“草鞋皇叔”,真能与自己比肩成三国鼎立之势?曹操越想越不开心,觉得自己或者可以改变天意和命运。说什么三分天下,他偏偏要一统河山!想到这里,曹操将手中的三足酒鼎重重地扣在了沙盘地图之上,将标志着荆州的那一处,盖了个严严实实。r
“来人。”曹操冲着门外说了一声。r
“丞相,何事吩咐?”曹操的贴身侍卫兵跑进来恭敬拱手问道。如今,权焰熏天的曹操已经自封丞相了。所以这所大将军府,也就理所当然地改称丞相府了。r
“去,传少史周近到府。”曹操说道。r
卫兵领命去传周近,不一会儿,周近便匆匆赶来。“丞相,传近何事?”周近一揖问道。r
“坐吧。”曹操示意他坐下,也慢慢踱回了主席坐好,这才慢慢地说:“前中郎将蔡邕蔡伯喈,是本相故友至交,更是我朝一代文豪。这,你都知道吧。”r
“曾有听闻。丞相不忘故交,足为世人表率。”周近不知道曹操葫芦里要卖什么药,只得小心回答着,顺便再戴顶高帽子给他。r
“本相这位老友膝下并无子嗣,唯有两女公子。如今,大女儿蔡昭姬竟听闻被匈奴人掠走,不知所踪。如今战事稍缓,匈奴又臣服于我大汉。本相想到我那老友生前极为疼爱此女,若知她流落在异邦,必定死不瞑目。为此,本相想派人出使匈奴,务必探到她的下落。若能寻到她,就将她赎回故土,也总算是不枉本相与伯喈相交一场。”曹操捻动着胡须,感慨地说道。r
如今他就要拿下荆州了,他需要有个人来见证这一切。同时也想让那个人知道,他心中没什么三国,只有一国。歌词的前半段已经应验了,但后半段,他却想逆天而行。有她在场,他的胜利也会更多些绮丽的颜色。r
“蔡昭姬?在下也曾有所耳闻。传说她精通音律,又善诗赋,确是世间少有的才女。只没想到,她的命运竟然如此波折,竟会流落于匈奴,不知道要遭受多少苦楚。丞相既念旧情,又怜其孤苦,将她找回来,亦属大大的善行。且若能将其寻回,何止蔡公泉下瞑目,更可令世人明白,这些匈奴外邦,也要折服于丞相的威仪。这对我大汉历史而言,亦是一段佳话呢。”周近揣摩着曹操的意图,把这件事的意义无限夸大,讨好不迭地说着。r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他很明白周近是个什么人。周近就是个小人,但他办事能力还不差,口舌也算非常灵活,因此留他在自己手下做个小小的少史。如今寻找蔡昭姬的事情,就让他去办吧。他脑子够灵活,遇事应变能力也说得过去,由他去出使匈奴,是比较恰当的人选。r
“如此,你便和董祀结伴走一趟匈奴吧。切记,寻到蔡昭姬,不计代价必定要将其带回。”曹操下达了指令。r
“丞相,若是----”周近有了顾虑。万一这蔡昭姬不堪匈奴人虐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已经死了怎么办?r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本相又怎么对得起老友?总要叫他的女儿回归故土的。”曹操相信她还活着,她那样的人,不会轻易就死的。那也是上天格外垂爱的一颗明珠啊。明珠暗投,只有他,才有能力让她恢复光亮。r
此刻他认为,昭姬的生死荣辱何去何从,早已不再是她个人的事,而是攸关他的政治军事权威。若匈奴果真真心畏服他,自然会尽心尽力帮他寻找她,并痛快地将她放归。否则,匈奴之前派来使节与他通好,就纯粹只是一场表演罢了。r
--------------------(心有戚戚焉的分割线)r
于公于私,曹操都要将他心中的那个昭姬找回来。史上有传,除了与蔡邕的交情使然,曹操还希望让昭姬编纂修订后汉书,似乎此事是非她莫属。但我不相信。偌大的中国除了蔡昭姬,难道竟没有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吗?r
我觉得那是借口。曹操一意要文姬归汉,最大的原因还在于他想见到她。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借此进行一场政治秀。曹操也想调查一下自己的权威,到底在什么程度。锐意进取的曹操,借助这个事件立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曹某人想要的人,一定要的回来。他想做的事,也一定能办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