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不休连续肆虐了10几天的大雪终于停了。雪停了,路却仍未走完。纪采雯与汉使团已经离开美稷城7天了。这七天的行程里,每天都几乎是步步维艰。多亏了队伍中有兰岐这样的匈奴人,否则在这没有参照物的茫茫雪原中,很容易就会迷失了方向。r
纪采雯坚持不肯坐马车,她宁愿跟大家一样在马背上颠簸。她宁愿自己的脸被刀锋一样的北风划过,她宁愿浑身的骨头都像被颠散了一般难过。她是在虐待自己,像个苦行僧。她需要这样的痛苦,去抵消内心对刘豹和两个孩子的想念。r
她不想偷安在奢华舒适的马车中,那是刘豹为她准备的。那样会很容易让她加倍想念刘豹,她深怕自己的脸一旦恢复了温度,眼泪就会源源不绝地涌落。现在,风就直接打在她的脸上,让她的脸色更为白皙,白的几乎看不到血色。可就算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减损她的美,反而更多了些楚楚可怜的凄艳。r
“阏氏!再向前走一点,就有一条河流。虽然已经结了冻,但凿开冰面之后,也可以捕到几条鱼。这几天您累坏了,脸色实在不好,给您熬点鱼汤补补吧。小六儿,捉鱼的事就交给你了。李娘,你就负责给阏氏熬汤。”兰岐大手一挥,直指前面不远处的河流,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小六儿轻喝一声,催动马儿加速前进,兴高采烈地去捉鱼了。r
纪采雯在北风中奋力地呼出一口气,带出一串白雾。她默然点点头,随便兰岐他们怎么安排。吃什么喝什么对她来说没有区别。这几天来她就像是丧失了味觉一般,吃什么都觉得味同嚼蜡。她这时才知道,原来自己比想象中的更爱刘豹。这份爱,甚至不次于对孙策的感觉。r
当初的她总以为,她对刘豹的爱多多少少是因为报恩和生存。可现在失去之后才明白,她的心早就被刘豹的霸道和温情给击溃了。她竟那么爱他,那么想他。想到甚至难以呼吸,觉得空气中还有他的味道,他似乎还在轻笑着对她说:“昭姬,作本王的阏氏吧。”r
可眼下,她在朝着背离他的方向走着。一旦走出了这片雪野这方草原,她与刘豹,竟也是再不相见。她的脸木然无情绪,可她的心却绞痛到无以复加。跟着大队人马在河边下了马驻扎,大伙儿开始七手八脚地忙着搭起宿营的毡房,点起熊熊的篝火取暖。r
这样的鬼天气,所有人都归心似箭,巴不得马上走出这片鸟不拉屎的雪原。只有纪采雯,倒希望这行程永远都没有完结的一天。那样她和刘豹的关联,也就可以多维持一天。纪采雯茫然地在河边走着,看着小六儿费力地砸开一小块冰面,全神贯注地捉鱼。阳光照在结冰的河面上,反射出七彩绚丽的奇美的光晕。r
纪采雯越看越觉得恍惚,她拽着曳地的狐皮连帽风兜,一步步向那光晕走去。小六儿忙着捉鱼,兰岐忙着指挥人马驻扎,李娘也专心在生火架锅,大家都各忙各的,像是谁也没注意纪采雯在做什么。唯有董祀,下了马抖抖披风上残存的积雪,一边呵气一边搓着手抵御寒冷,眼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纪采雯的身影,这个曾在他绮梦中出现的女人。r
几天来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瞟到纪采雯苍白而没有表情的面孔。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把这归咎于长途跋涉的艰苦和毫无趣味。他看不懂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她明明该哀伤欲绝的,她明明该哭哭啼啼的,她明明该躲进马车中一点一滴回味她的悲哀。r
可她都没有,她只是跟着所有人的脚步,在风雪呼啸的雪原上驰马纵横。没有眼泪,甚至看不出任何情绪。难道说这个女人的心是铁打的?董祀简直越来越看不懂她。之前那些对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点好感,随着她冷漠的表现,又一点点流失了。都说是最毒妇人心,如今他总算是见识到了。r
难怪之前有妲己祸国,又有马氏抛弃了姜子牙。想必这个叫蔡琰的女子,也是这般人物吧。偏偏她既有美色,又兼具生冷的心肠。真不明白这样一个女子,为何那左贤王就要视若珍宝。看她这样事不关己般的冷漠,又联想到之前曹丞相赠予她的那方神秘的丝帕,董祀在心里断定了她与曹操必定有私情。r
想到这样一个女子,明明生得一副娇美模样,且才名远播,却是这样一个朝秦暮楚品行不端的人。董祀就觉得既可惜,又可恶。果然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夫子说的到底是没错。r
董祀一边向手心里不断呵着气,一边似是无意地看着纪采雯踟蹰着向前走。不知道这女人到底又怎么了,难不成这冰天雪地里还有什么美景值得欣赏不成?只是望着她的背影,他心头突然冒出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r
但看着看着,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她怎么越走身形晃的越厉害起来了?董祀虽然对她印象不好,但此时看她孤零零在冰面上乱走,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怜惜。还没等他追究清楚,这种怜惜从何而来,他就发现她已然跌倒在冻结的河面上了。r
---------------------(在水一方的分割线)r
绿草苍苍r
白雾茫茫r
有位佳人r
在水一方r
我愿逆流而上r
与她轻言细语r
无奈前有险滩r
道路曲折而已r
我愿顺流而下r
找寻她的踪迹r
却见依悉彷佛r
她在水中伫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