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门被轻柔地推开,展现出一张娇美无暇的脸庞,是大乔端着些酒菜进来了。她款款走过去,对着孙策屈膝施了个礼,才轻轻放下酒菜说道:“夫君,妾身可否打扰了你?”r
孙策无法对着这样的一个贤良的妻子冷面冷心,可他偏偏无法爱她。“无妨,你怎么来了,为何这么晚仍未安寝?”r
“夫君,妾身见你连日来忧心忡忡,知道必定为战事烦忧。妾身不敢干预过问,只能尽力为夫君稍减忧烦。晚膳见夫君吃的很少,所以妾身亲自做了些家乡的小菜,请夫君尝尝看,妾身的手艺也不错呢。”大乔低下了头,温婉地笑着说道。r
孙策不得不承认,大乔之美更甚于昭姬。可他此刻心中所想的,却是遗憾对面这个人不是昭姬。如果这个人是昭姬,她绝对不会像大乔这样温柔,绝对不会一口一个“妾身”,这样谦卑有礼地对他讲话。可他为什么偏偏就爱蔡昭姬呢?她总是有些任性,有些固执己见,还三番五次地让他觉得自己很失败,可他偏偏就是爱她。r
为什么?孙策找不到那答案。可他看到大乔期待的眼神,也只好将面前的这些菜肴都尝一尝,实话实说,大乔确实是个好妻子,那些菜肴做得都很美味。孙策给了她一个赞许的微笑,说道:“确实不错。”他努力让自己尽量说的诚恳些,但语气中又有些敷衍和冷淡。r
他知道这都是自己的错。当初迎娶大乔,为的是另外一个目的。现在木已成舟,他又无法全心对她。早知道会是现在这样,他又何苦把她从皖城带回来?不仅没能和昭姬在一起,还连累了大乔。r
每个人都觉得他们是天作之合,没有人知道他每日里对着大乔,想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像这般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他需要的,是那个可以跟他斗嘴跟他争辩,给他带来无限惊奇和乐趣的昭姬啊。r
“夫君,成亲亦几个月了,妾身一直觉得夫君有心事。可否告知妾身?或许妾身有什么做得不对,让夫君不满,妾身都可以改的。”大乔似乎看出了孙策礼貌之中的冷淡,幽幽地问道。r
“没有,你不要多想。如果有错,也是我的错,与你无关。如果不是遇见我,也许你比今日要快乐的多。”孙策喝了口酒,回避着大乔楚楚动人的眼睛说道。r
“不会的。遇见夫君是妾身的福气。大乔见到夫君的那一刻,便早已认定,此生非你不嫁。”大乔解释着,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r
孙策唯有叹了口气说:“好,我知道了。你这样青春貌美,又贤良淑德,世上有多少人都会羡慕我孙策。只可惜,我是个无福之人。你知道,像我这样的人,需要考虑的事太多了,倒不若做个寻常人,也不至于冷落了你。”r
“妾身从不曾为夫君公事繁忙而埋怨您冷落了我,只要,只要夫君你真地心里有我,妾身也就心满意足了。”大乔再度小心翼翼地说道。r
“大乔,你可以试着不要自称妾身么?你也可以对我发发脾气的。”孙策看着大乔低垂的眼睫毛说道。r
“妾身怎敢?侍奉夫君,是为妻的责任,又怎可不守妇道?”大乔不知道孙策到底所谓何意。r
孙策无奈地笑笑,挥挥手说道:“罢了,好,我早该知道,你不是那样的女子。大乔,你很好,无需改变什么,真的。你也累了吧,去早些歇息吧,我还要在这里再办理一些公事。”r
大乔犹豫了一会儿,才鼓足勇气说道:“夫君,不要累坏了自己。其实今日大乔过来,也是母亲的意思。因为……因为你我成亲以来,夫君日夜为公事忧劳,母亲见我梦熊无兆,因而……我……”r
孙策此刻才明白,原来这也是母亲的意思。是啊,他和大乔青春年少,又并非有什么疾病,成亲几个月,大乔一直不曾有孕。母亲也催促过自己多次了,说是要抱孙家的嫡长孙。他一直以各种理由避免与大乔在一起,因为那样只会让他更想念昭姬。可他却忘记了,母亲会把这件事情也同样算在大乔头上,她其实更无辜更为难。r
“嗯,行了,你先回房吧。我处理好公事就回去了。”孙策也只能这样说。大乔又看看他,终于温顺地点点头先回去了。孙策一只手撑着案几,另外一只手将酒斝里的酒直接灌入口中。醉吧,醉了也好,醉了他就不会想那么多,醉了他就能在头脑中再见到昭姬。r
当他真地醉到迷茫的时候,他才有点踉跄地回到他的卧房。他似乎看到了昭姬,他疯狂地吻着她抱着她,但却没找到她胸前那道醒目的伤疤。r
也许,也许都是他记错了吧,也许根本没有那道疤,也许世上根本就没有昭姬这个人,也许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的痴念。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到了最后,他口中模模糊糊喃喃叨念的那个名字,仍是“昭姬”。r
------------(情义难两全的分割线)r
历史上关于孙策与大乔的记载很少,也许是因为孙策太过英年早逝的缘故。但给我的感觉,旁人眼中的天生一对未必都能真的幸福。r
大乔的性格我是按照传统观念来写的,大乔虽然不是什么乔国老的女儿,但应该也是良家子女。因此她的性格应该是中规中矩,温柔婉约的。这种性格应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娇妻美眷,但是要碰对了人才行。故事中的孙策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个无福消受美人恩的人,对于他来说,最难忘的还是纪采雯。r
就像红楼梦中那句很经典的话,“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