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生蜕变为企业家是我们最大的挑战,这种经验我们前所未有。
——杨致远,雅虎创始人,《福布斯》杂志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创事业是一回事,和在加州大学全部十个校区内经营事业有天壤之别。扩充事业会带来多线收益,也能加足马力使事业快速前进。我会在这一章分享如何将校园事业发挥到极致,让你的事业延伸到各个地方,从邻近学校、新市场到其他校园分部,甚至全国各地。
扩充校园事业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在其他地方,包括其他学校,设立分部。例如一家设于常春藤联盟内的小公司,假设是布朗大学的校园事业,就可和同样是常春藤联盟的学校,如康奈尔大学的学生合作结盟。同理,设于传统黑人大专院校,如北卡罗来纳农工州立大学的校园事业,就可延伸到其他传统的黑人大专院校,如墨豪斯学院、斯佩尔曼学院或霍华德大学。又或者在某个州立大学院系里创立的公司,就可以往其他院系发展。以此类推。
第二个将校园事业扩充到校园之外的方法是拓展消费群,也就是销售对象不只学生,也锁定一般大众。例如,配送食物到宿舍的公司,也可为邻近地区的居民提供相同服务。或者,卖二手家具给学生的公司,也可设法将产品卖给当地的消费者。一定要分清楚你是在其他地区开分店,还是将产品或服务延伸到大众市场,或两者兼有,因为不同的目标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
在其他校园或地区开分店
回到第2章所说,在其他校园或地区开分店,就好比从单一据点的生活风格公司,转变成有多个据点的成长公司,如图14.1所示。这表示要打破界线,从自己的校园扩展到其他校园或地区。无论你的公司锁定的是学生还是大众市场,在其他校园设点,都会扩大你之前在自己学校建立的客户群。关键是,你必须判断你打算拓展的校园或地区是否具有市场潜力:
◎那里有人提供类似的产品或服务吗?
◎那些校园的学生或当地的消费者有同样的需求吗?
◎你可以很快供应产品或服务以占据市场吗?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你应该先运用第3章说过的市场调查、竞争对手分析,还有拟定运营计划书的技巧,进行初步创业分析(PVA)。如果从PVA甚至修改过的运营计划书来看,你的产品或服务和其他校园事业比起来潜力差不多,甚至更高,就可考虑扩充你的事业。如果你愿意投入这项工作,必须事先谨慎调查,并寻求必要的资源,这么做一定收获很大。
看看斯宾塞·勒温(Spencer Lewin)的例子就知道。2003年他在华盛顿特区创立肥皂乔氏洗衣公司,服务乔治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当时勒温就读华盛顿大学四年级。从那时候开始,勒温就往西岸拓展,现在连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都有他的分店。他吸引顾客的策略不是说服学生让他去收脏衣服。这部分不难。(你有听过学生喜欢洗衣服的吗?)相反的,勒温很早就认清,获得校方支持才是事业突飞猛进的关键。因此他和学校谈了一笔精明的生意,学校许可他在校园营业,条件是要他给校方分红,也就是一部分营收归校方。勒温说这样的安排是“双赢”,创业以来这为他带来超过4万笔生意。他也让其他创业家加盟,在全国校园开设分店。
一些知名公司其实一开始是在一所校园或某个校园系统里成立,卡拉优就是一例。1985年,罗伯特·伊凡多(Robert Ilvento)在罗格斯大学创立卡拉优炸鸡店,当时他是20岁的大一新生。伊凡多后来选择休学,专心投入他热衷的事业。之后马里兰大学的研究生哈达德(J.P. Haddad)也加入他的行列。根据卡拉优公司的说法,哈达德和他弟弟西蒙(两人都有工程学位)尝试创业后大受鼓舞,野心勃勃的投入卡拉优炸鸡连锁事业。
20多年来,伊凡多和哈达兄弟将卡拉优这个品牌建立成强大的连锁店。目前美国的卡拉优炸鸡超过75家,有25家在马里兰。卡拉优的主管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所有大专院校附近和美国所有城市设点,之后还要进军全球。”
如何在其他校园或地区开分店
如果你经营的是生活风格公司,不管是设于校园还是服务校园的公司,下面是三种在其他校园或地区开分店,往成长公司发展的途径:
1.直接向邻近学校的学生推销你的公司:高中或大专院校都包括在内。利用传单、宣传册、网志、网络上的介绍页面等宣传资料,让其他学校的学生知道你的存在。
2.雇用其他学校的学生或实习生担任公司代表:不需要事必躬亲。想在其他学校设点不表示你必须亲自出面。征求目标学校的学生帮忙,毕竟他们比你更了解该校园,甚至可能更知道要在哪里、何时或如何推销最有利。
3.在姊妹校建立会员制:鼓励学生加入会员。发佣金给推销或售出公司商品或服务的人,或建立其他奖励制度。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若要建立会员制,双方都要清楚期望的目标和达成目标后的回报。
学生优惠科技店就是在其他学校开分店的经典例子,这是一家顶尖的媒体和商务整合公司,锁定的市场是高等教育单位。这章最后有创始人雷·索兹(Ray Sozzi)的简介。
拓展消费群
但如果想把事业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呢?无论是生活风格公司抑或成长公司,都可能将产品或服务扩展到高中或大学以外。同样参考第2章所说,从校园扩展到一般市场,等同于从锁定校园市场的公司,转成锁定大众市场的公司,如图14.2所示。这里最重要的考量是,实际评估校园以外是否有市场,毕竟很多学生喜欢、想要或需要的东西,不一定合大众的胃口。
◎有可观的非学生族群吗?
◎市场需求大于扩充事业所需的成本吗?
◎把市场转向一般大众,产品或服务必须作何调整?
同样的,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应先进行初步创业分析,甚至必须重修运营计划书。如果分析过后认为扩大消费群可行,你可能需要调整经营模式,以确保能吸引到最多的非校园人口。原本锁定校园市场如何转型成锁定大众市场,这方面顾问、教职员或其他人也许可以提供建言。如何拓展消费群
如果你的公司原本锁定的是校园市场,也就是服务校园的公司或校园企业,而你想将目标转向大众市场或拓展消费群,可参考以下三种策略:
1.直接向民众(清费者)销售:可利用电子报发广告函给同意收到此类信函的网站访客,或发广告单、挨家挨户直销,让消费者知道你的产品或服务。
2.征求教职员、行政人员和工作人员为你推荐:这些人不是学生,说不定会更加可靠,能帮助你打进更大的潜在客群。
3.通过媒体对校园以外的客群宣传:在小报登广告的费用不高,网络上也可找到免费的分类广告。在Google以关键字“免费分类广告”搜寻。
MBS教育服务与训练公司成功将市场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合作对象也从学生转成新进员工、年轻和资深的专业人员。公司业绩如日中天之时,我们曾为通用汽车的专任经理安排训练课程。我们一面累积经验,一面往大众市场大幅扩展,并享受规模扩大带来的丰硕业绩。
公司成长也需要管理
业绩成长令人兴奋,但也可能面临挑战和成长过程的艰辛。准备迎接或眼看事业逐步成长时,应该重新考察公司的经营模式、财务状况(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等),以及基本的假设(见第3章)。你一定希望经营模式和运营方法能作适当调整,以符合事业成长所需。此外,你也必须知道公司渐渐成长之际,财务状况要有哪些调整?
◎需要多雇员工吗?
◎需要更大的办公空间吗?
◎供应商应付得了增加的需求吗?
◎某些固定成本,如租金或网页寄存费,会因事业规模扩大而转成可变成本吗?
◎销售量增加会改变获利率吗?
◎需要调整所需的运营资本吗?
重新评估这些在撰写运营计划书时提出的问题,可确保为预期的成长做好准备。就像我常对BCT团队说的:成长过程确实艰辛,但这是甜美的负荷!
结盟策略的重要性
对小规模或成长中的公司最有利的一个方法就是,找一家规模较大、但实力相差无几或更好的公司合作。但你在对方眼中要有一定程度的结盟价值才行。确实评估结盟可能带来的价值,让对方愿意与你以某种形式合作。也许你的公司是一家弱势族群或女性拥有的小规模公司,能满足转包业务所需。或者可提供对方公司目前缺乏的特殊资源,例如珍贵的客户名单、细分市场的消费群、发现商机迅速反应的能力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