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事业、学业和大学校队之间取得平衡非常困难。妥协在所难免,但现在我很幸运有两个合伙人能分担日常的工作。
——尼可拉斯·帕拉佐(Nicholas Palazzo),《广博》杂志共同创始人
《哈佛独立周刊》
再怎么努力打拼事业,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很重要,不该让校园事业拖垮学业。可惜很多兼职或全职工作的学生(我指甚至不是自己创业的学生)最后都落得辍学或成绩退步。有很多方法(如组成读书会或事先为繁重的学业做好规划)都可帮助校园创业家学业、事业两成,不论你是不是A型性格(译注:心脏学家梅尔·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提出的人格类型。野心大,好竞争,容易紧张不耐烦,有工作狂倾向)的人。
有时候第一个反对你在校创业的人可能就是你爸妈。他们可能误以为创业一定会害你成绩退步。我很幸运,我妈很支持我创业,大概因为我大多科目都拿A。看我升上大四,连续几个学期平均成绩都是4.0,她也不太担心创业会影响我的学业表现。我很自豪自己以3.9的平均成绩毕业,同时还参加田径队,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并创立了第一家公司。但这些成绩得来不易。晚上或周末时,我通常每天工作2-4个小时,处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从簿记、会计到存货管理。
把学业照顾好
至今仍有许多人问我:你怎么能在学校做那么多事又能维持好成绩?我直觉的答案很简单。我对于怎么维持好成绩最大的心得就是:维持好成绩是要学习的。换句话说,我发现如果希望学业在掌控之内,我就得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这包括三个部分:读书和考试技巧、时间管理,以及压力管理。
通常期中放假期间,我都会参考这方面的书籍文章(下面我会推荐我最喜欢的几本书),研究出最佳的读书技巧。我一直认为忙碌的校园生活对我是一大好处,因为我不得不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其次,我又是个大学运动员,必须固定受训。但可别以为我忙到没时间社交、跟朋友打混、参加派对。事实上,随便找个当时在罗格斯大学读书的人来问,你就知道当时我办的校园派对可是数一数二的!我只是希望自己每件事情都能做得尽善尽美。
MBS最受学生欢迎的研讨会为“学业优异的保证:如何拿到4.0的平均分数”,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下面是我们在研讨会中分享的一些基本诀窍,里面也包含了我在大学和研究所期间维持好成绩的方法(资料来源:MBS教育服务与训练公司)。
这些诀窍通常最有效
不论你主修什么,掌握一些基本原则一定可以提升成绩和学习经验:
基本原则:
1.向相同主修的学生询问课程、教授等资料和一般的建议。
2.尽量不要旷课。有些课会把出席状况算在成绩之内。教授和助教一般会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较好的成绩。
3.以SQ4R(Study, Question, Read, Record, Recite, and Review:研习、发问、阅读、记录、复述和温习)的阅读方法,来研读课本和其他阅读作业。可上网找到更多资料,或参阅介绍此方法的著作(稍后会提)。
4.组成读书会。请朋友帮你小考。
书面报告:
1.及早开始,不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动笔。
2.对内容、格式或教授期望有任何疑问,就去找教授或助教问清楚。
3.掌握教授或助教期望看到的成果。获得好成绩的关键常常是找出教授或助教的期望为何。
复习方法:
1.整理出每章内容的重点。准确掌握每个术语的意义(如物体、质量、重量等)。
2.牢记所有公式,包括各种量的单位。多利用有助记忆的方法(如缩写、押韵、分类、联想等)。
3.重复练习习题,直到可以自己解题。
4.找导师或助教理清每个观念、步骤或习题方面的问题。
5.着重不同观念之间的关系,制作成一张概念图表。尽量在心中将观念图像化、视觉化。
看书和考试:
不论你主修什么,一定都有小考和大考。能否掌握准备考试的方法,可能是决定成绩优异或平平的关键。
考前策略:
1.制作考前可用来复习的笔记卡或闪视卡。
2.想想什么主题适合发展成短文(即可探讨的主题、可列出的要点)。
3.认真看待小考,像准备正式考试一样准备小考。别忘了,考过的内容期末考可能会再出现。
4.仔细读过问题和答题方法,特别注意每个问题占几分,参考分数分配来拿捏时间。
5.笔记和小考要保留到期末考,考前再复习。
应考策略:
1.答题前先在考卷背后(合适的地方)写下重要公式。
2.仔细读过答题方法!答题前先看过整张考卷,先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拿捏好时间。
3.写出全部的解题步骤以争取部分分数。不要留白。
4.确认没有不合理的答案。有时间就回头检查。
考后策略:
1.别考完就立刻跟同学讨论试题,这样只会害自己沮丧。
2.拿回考卷要彻底检讨,确定自己了解哪些题目为什么答错,哪些为什么答对。
3.将所有考卷保留下来,期末考前再复习。
4.别让之前不理想的成绩打败你。
教授和助教可以怎么帮你
教授和助教也是你在学校能获得的最佳资源。他们学识丰富,而且到学校就是为了帮助学生!
1.在谈话时间或辅导时间私下去找老师。
2.固定在谈话时间去找助教;期末作业多半助教也会出题。
3.考前去找老师寻求建议和指点迷津。
4.考后跟老师约时间见面,讨论有问题的部分。
管理你的时间
听过“靠蛮力不如靠脑力”这句话吗?这话可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上紧发条、拼死拼活,却没有显着的成果,那么你管理时间的方式可能缺乏效率。
1.立下目标:你最大的目标是什么?什么事对你来说最重要?这学期你想完成什么事?
2.排出优先顺序:这个月(或这周)你必须做什么事才能达成最重要的目标?
3.除了规划还是规划:不管用笔记型电脑或PDA,都一定要用心规划时间。排出重要的活动,例如读书时间和公司开会时间,此外也要为自己留些独处的时间。没好好规划时间是自寻死路。
4.将急迫的事和重要的事区分清楚:急迫的事需要你马上专注处理,就像刚传来的简讯或响起的手机。重要的事是你真正重视的事,例如与家人、朋友相处或读书。时间管理的关键是把时间花在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上(即好好吃饭、运动、独处的时间等)。
5.制订“时区”。想想有什么事你这礼拜一定要完成,然后规划自己的“时区”,即为重要的工作订出清楚的时间表。规划自己的时间,别让时间规划你。
排解压力
健全的心灵=健全的身体。而大学生活应该是你人生(到目前为止)最美好的时光。学习在工作和玩乐之间取得平衡,大学生活会更加精彩无憾。
1.培养正面的态度:克拉玛斯医疗出版公司的《管理压力》一书中说,压力是“身体或心理对改变产生的反应”。这么说来,带来压力的不是生命中的改变,而是我们对这些改变的反应。只要培养正面的态度,就能改变看待事情的观点,那么过去可能带来压力的事也会迎刃而解。
2.区分正面压力和负面压力:信不信由你,压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正面压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例如更努力在期限之前完成工作。负面压力可能导致身体、情绪、心理和行为紧绷,例如焦虑或头痛。
3.练习放松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晚上睡个好觉、冥想静坐、瑜伽、伸展操等。
4.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照基本原则去做就对了:吃得健康、定期运动、睡眠充足。重要的是,要使这些习惯成为你日常养生的一部分。展开运动计划或改变生活习惯之前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5.犒赏自己:学期中完成设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个里程碑时,别忘了稿赏自己!
我绝不是唯一能兼顾学业和事业的校园创业家。巴布森学院的麦特·罗桑(Matt Lauzon)接受本书访问时说:“我认为创业活动和学业成绩互有关联。你投入越多时间创业,学业表现就会越好。我就是如此。”听起来也许跟我们直觉的想法相悖,但罗森说,在校创业对他求学有帮助,“因为经营事业的你会变得更有规划,非这样不可,”他说,“因为时间压力,由不得你偷懒。”
保持正确的目标
在校创业就跟各种创业活动一样,可能会使你劳心劳力、疲惫不堪。过度投入工作会遇到许多陷阱。为了避免踏入陷阱,校园创业家应当努力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吃得健康、固定运动),或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忽略朋友和家人)。重要的是平衡工作、社交和学业,养成健康又愉快的生活习惯。
教你保持学业优异的好书
以下四本书教人维持好成绩,我常推荐给学生。我认为这四本书为想学习读书技巧,又希望将严谨的求学精神发挥在工作上的学生,整理出所有要点。我在12年的学院生活中利用了这些方法,也真心相信,能驾驭学业就能驾驭事业。
1.读书和考试:《有效的读书方式》,法兰西斯·罗宾森(Francis P. Robinson)著。
2.时间管理:《与时间有约》,史蒂芬·柯维、罗杰·梅瑞尔及荠贝卡·梅瑞尔合著。
3.压力管理:《管理压力》,克拉玛斯医疗出版公司。
4.学业优异:《保证拿到好成绩》,强森(Donna O. Johnson)及陈(YC Chin)合著。学业上我当然并非一直一帆风顺。高中升大学时期我有段辛苦的适应过程。进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会发奋图强多半是因为恐惧。罗格斯工学院向来以难混和要求严格出名。很多学长学姐都有说不完的惨烈战史。我第一个学期听到的失败例子比成功例子多,心里不知不觉产生恐惧感。我会拼命读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害怕,二是觉得要多花点时间才能理解学到的东西。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学习的效率不够快。
大一时,上课加练习了一天,我还是会从晚上六点半左右读到半夜两点。这种读书方式简直在危害健康,我不建议这么做。过了一个学期,我渐渐学会如何减少读书时间又能保持成绩。但上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之后,我又得重新学习读书方法。麻省理工学院不希望学生照本宣科,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在助教和家教的帮助下,我终于学会如何更广泛的应用每个概念。从这个经验出发,我进一步培养出适应学院游戏规则的能力。可利用下列简单方法,适应学校和公司持续不断的要求:
别把事情想得太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