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冤冤相报何时了。r
这时候吃饱饭给撑着,没事干的,不是吴军,是越军。r
夫差的“踏平越国,为父报仇”还没有开始行动,勾践那边便沉不住气了,来个先发制人。首先带兵到吴国边境叫嚣。结果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勾践再玩多少“美男计”也没用了。这次败北的,输得一塌糊涂的,是勾践。r
不过勾践运气好,虽然被迫和自己的大老婆去了吴国,做牛做马,从人上人降到人下人,享受奴役的快感,毕竟,还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像上次夫差老爸那样倒霉,折了兵又搭上老命。r
当时,对于怎么处置吴国,分两派,争了个不休。一派是主战派,一派是主和派。主战派掌门人是相国伍子胥。伍子胥认为,应该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来个血洗越国,把越国打个落花流水春去也,把越国的地盘占为己有。主和派的掌门人是大宰伯嚭,伯嚭心肠比较软,很人道地认为,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以条约来取得越国利益。r
争论了很久。r
最后,裁判夫差一声哨子,判了主和派掌门人大宰伯嚭赢。r
勾践命不该绝,终于死里逃生。r
相国伍子胥认为,夫差在处理吴国的事上,反了几大错误:一,没对勾践赶尽杀绝,留了后患;二,把勾践放回越国。伍子胥未卜先知地说:“勾践今天肯吃大王的大便,只怕有一天勾践也会让大王尝尝他大便味道的。”又说:“勾践非池中之物。如今放虎归山,总会有一天这只老虎会回来咬我们的。恐怕到时候,我们不但被咬得遍体鳞伤,还可以连骨头他也不会放过。”夫差很不以为然,认为伍子胥的话是耸人听闻,自己吓自己。前面两条倒也罢,最让伍子胥忍受不了的,是夫差打败了越国后,便不思上进,满足现状,整天沉迷于骄奢淫欲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