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全文阅读 > 第112章 世人蔚为兴叹的战术组织

第112章 世人蔚为兴叹的战术组织


  今天,全球蒙古族人口不过1000万人左右,这还是经历了黄金家族率领部族创建过世界性大帝国的结果,所以人们很难想象在七、八百年以前主要依靠兵员数量的冷兵器时代,人口规模很小的蒙古人,凭什么可以纵横驰骋在亚欧非大陆上,又靠什么战胜了一个个都比它经济发达而且人口众多的民族和国家呢?毋庸置疑,蒙古民族普遍彪悍的身体素质,勇猛、顽强的民族个性,特别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精神,是他们不断战胜对手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黄金家族整体具备的天才般的军事指挥艺术、严密的军事组织和运用得挥洒自如的精彩战术。

  黄金家族在军事组织方面是古今中外所有军事家都惊叹不已的。早在铁木真刚刚从草原崛起时,他的部队面对的敌手主要是同为游牧民族、同样具备高超个人战斗力的部落,及至后来统一蒙古各部后,又面临着众多定居居民的常备军队,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蒙古军队恐怕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了。

  1206年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后,就把自己独特的军事组织方式推广到了全部蒙古军队中,他下令:每十人设置一名十夫长(类似于今天的班长),在每十个十夫长之上设置一名百夫长(类似于今天的连长),每十个百夫上之上置一名千夫长(类似于今天的团长),十个千夫长之上置一名万夫长(类似于今天非集团军建制的师长)。

  军队实行严格甚至严苛的纪律。铁木真规定,军队逐级对上负责,但都对大汗负责;一个十人队中如果有开小差者,那么就把这个十人队的其他人全数处死;如果一个十人队全部临阵脱逃,那么就把在一起战斗的十人队全数处死。这种带有“连坐”方式的纪律,使蒙古士兵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更有了与对手死战到底的精神。

  蒙古军队的良好组织还体现在军事和民政工作分工清晰、责任明确,已经超前产生了集团化、“流水线式作业”的特点。比如,在进行城市攻坚时,队伍一般分作几个部分:少量特种兵性质的士兵分作多路,事先进行火力侦察;一部分擅长骑射的士兵作为预备队,或者作为设伏人员,在预定地点隐藏起来;大批军士主要攻城。一旦城池被攻陷,立刻有专门的队伍负责把被俘军民集合起来屠杀,有专门的队伍挨家挨户去抢劫财宝和粮食,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将甄别后的手工艺者和工匠送往蒙古本部。待抢劫和屠杀完毕后,又会有专门的队伍在达鲁花赤(民政官、段事官)带领下登记城市中的幸存人户,展开民政管理。

  蒙古人的军事“联勤”业务,相当于今天的军事后勤和军事装备工作,也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仅铁木真一生就征战3万余公里,在那个通讯、交通极其落后且所征伐地域反抗都非常激烈的时代,后勤保障却似乎从来没有成为蒙古军队的大问题。这固然和蒙古骑兵自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铸就的“铮铮铁骨”、蒙古马耐力持久等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只精悍高效的后勤保障队伍和一套出色的兵工生产系统。

  首先,全民皆兵的举族军事动员体制和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游牧迁徙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在军备物资、战马等方面保障的先天优势,其次,他们在首都哈拉和林建立了规模巨大的兵工厂,后来又随着征服地区的不断扩大,在哈拉和林至欧洲的交通驿站附近,分别建立了当地工匠所擅长制造武器的生产基地,从而保证武器装备能够及时运送给到前线的部队,也能保证各种重型武器装备的及时维修和保养。

  帝国前期,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作为黄金家族“御林军”存在的“怯薛”兵,这批人很多都是由大汗亲自从各民风强悍的部落中选拔,从孩提时代就集中在大汗的大帐旁边集中生活和训练,并从小就对惨烈的战争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体会。这些军士在成年后,日常主要是负责大汗及其黄金家族的护卫,在战役出现胶着状态时,则往往被大汗作为一只奇兵来使用,以起到提升士气、事半功倍的效果。

  即使在黄金家族统治后期、统治能力愈加力不从心的情况下,黄金家族的部队还依然保持着当初优良军事组织和军事战术的些许惯性,从而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亚非欧各国的心腹之患,比如在钦察汗国裂变为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实体后,其军队仍然是俄罗斯人的强敌;察合台汗国的继承者帖木儿汗国,其军队让欧洲、南亚和小亚细亚各国为之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