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走过痛苦的“寒冬”
关键句:除了兴趣和能力,最重要的精神是坚韧。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尽管我们都厌恶厄运的降临,但没有人能事事顺心如意。而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别,往往就在于他们面对艰难与挫折的态度中。李彦宏一路走到今天,经历的坎坎坷坷绝非我们一般人所能想象。以至于后来当他总结自己的创业之路时也坦言除了兴趣和能力,最重要的精神是坚韧,他说:“创业仅仅有一个好主意是不够的,创业需要你去做一件你喜欢并擅长,而且能够坚韧不拔长期去做的事情。”其实,坚韧的价值又何止体现在创业中呢!
镜头1:“鬼屋”别墅与老爷车
在很多国人的眼中,出国留学是风光无限的一件事,实际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语言的障碍、习惯的差异、独处的孤寂、文化的冲突……是所有留学生都必须面临的挑战。李彦宏多次说过,自己的留学生涯、尤其是最初的几年,过得是难熬的苦日子。除了那吃伤了的鸡肉,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自己住的“鬼屋”般的别墅。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中国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全世界的同龄人中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国内读书,吃住行等问题似乎都不用学生自己操心,可在国外就大大不同了。出国的一切,都给了李彦宏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李彦宏接到自己的入学通知时,得知自己将入住学校的“别墅”,这时候的他别提多兴奋了,他以前去过留学的三姐的学校公寓,条件很不错,如此说来,别墅自然要更胜一筹。
想象终归是想象,李彦宏怎么也想不到,学校居然把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老房子叫做“别墅”。房子的设施十分陈旧,光线不是很充足,一走进“古宅”就有股心慌慌的感觉;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房子里似乎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闻着十分不舒服。这样的房子还是很多人合租的,属于李彦宏的只有一间。一个屋子里这么多人,电费、水费、取暖费大家要分摊,厨房也是大家分着用,所有人都得注意,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月计算电话费时,更是要拿着话单按打出的电话一个一个地勾,哪个电话是谁打的,打了多少钱,斤斤计较的作风让李彦宏十分别扭。
住“鬼屋”还要经常受气,李彦宏的心情可想而知,吃与住都糟糕透顶,行的问题也好不到哪儿去。布法罗在美国就是以寒冷而出名的,几乎全年一半的时间都是冰天雪地。李彦宏的住处离校园还挺远,公交也不是很方便,老巴士一遇到下雪开起来就像蜗牛,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就这趟车运营时间还很短,一旦错过末班车,回家就是大问题……李彦宏因为误车在学校的实验室机房里了熬了几夜之后,终于一咬牙买了辆二手车。
这是一辆二手的丰田,价值1500美元左右,不过学车的时候,他不小心把师兄的车撞到路边的树上,维修花去500美元,加起来半年的生活费就花了出去。
有了车子,李彦宏可以完全自己掌握时间,可麻烦还是接踵而来,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两点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清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那些寒夜李彦宏去开车,车在抖他也在抖,每当此时,他都会格外想念大洋彼岸温暖的家……
还有一次,在一个大雪的清晨,他开车出门。由于路面结冰有点滑,他一不小心就被对面驶来的一辆车刮蹭上。
虽然自己的观后镜被撞掉了,但由于急着要赶往学校,李彦宏不想和那人计较,挥挥手说算了,然后开着车便走了。但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竟然收到一张传票,对方反把他告上法庭,因为他没有等交警来处理就跑了,有理变成了没理……李彦宏再次委屈地差点掉下泪来。
初到美国的一切似乎都在和这位初出茅庐的少年作对,更不用提此时的李彦宏还有着比别人更为繁重的学业。然而,困难并没有击倒坚韧而倔强的李彦宏,他后来说:“困难这么多,可我没有选择,只有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李彦宏做到了,他终于一步步适应了在美国的日子。布法罗的大学生活,成为了他成功之路上的重要积累。
镜头2:资源宾馆里的“昏天黑地”
1999年底,李彦宏的百度正式打出了自己的大旗,这个时候,公司选址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了。
那个时候,互联网热潮的最高点已经过去,但国内的IT企业在新概念的支撑下还是显得十分牛气,很多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材实料”的老板靠着几百元美万的风险投资,在北京最豪华的办公地段租用了昂贵的办公楼,并大肆招兵买马,外表风风光光,但实际业务却并不怎么样。
很多人也劝李彦宏将公司选在繁华的国贸或嘉里中心,在北京,这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李彦宏还是不声不响地将公司最后选在了北大的资源宾馆。
资源宾馆位于北大的西南门口,西南门在北大所有的校门当中应该算最小最破落的一个,不熟悉的人见到它只怕很容易以为是哪个老机关大院的后门,只是西南门离学生宿舍方便,平日里人流还算不少。资源宾馆就在这座西南门出门不到50米的地方,和不远处中关村气派的一座座大楼相比,这里显得很不起眼。
李彦宏之所以选择北大资源宾馆,首先考虑的,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利用北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这一招也是在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当然,李彦宏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便宜,当时北大资源宾馆刚好余下四层的两间房1414和1417,一间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另一间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透过这里,还能看到自己当年住过的43号楼,李彦宏觉得十分惬意。在资源宾馆租两间房,细细算来,比进办公楼要节约了很多。
为了省钱,初生的百度并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可新公司的业务总是很辛苦的。为了赶时间,李彦宏工作连同吃饭睡觉都是在资源宾馆,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员工也是加班加点,累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喜欢靠抽烟来解乏,但李彦宏有严格的禁烟令,他们只得拿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据当事人回忆,资源宾馆楼下有棵大槐树,夏天的时候树上的知了如同赶集一般聚在一起齐声“歌唱”,李彦宏和他最初的战友就是听着这些知了的歌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最忙的时候还是开发的那段时间,有人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到了晚上9点,1414突然挂出一块小白板,写着这样的通知:“工程师们,今天晚上10点45开会。”谁知到了开会的时间,有技术问题没解决,那就调整时间,一来二去,会议到凌晨两点也没有开起来:终于,工作做完,大家准备回家,可还没有走到一楼,然后上面又叫了,说:“还有个问题,还需要你们来,咱们在一起把它调试出来”,百度的工程师们只好又回去接着调试。
对百度的创始人而言,这是一段辛苦的日子,可他们很快乐,因为这是一群为梦想而打拼的年轻人,据说,为了纪念在资源宾馆“昏天黑地”的日子,后来百度搬迁的时候,李彦宏还特意将一个自己在宾馆里用过的茶杯买了下来,以纪念创业时期的快乐与艰辛。那是一个普通的宾馆标配瓷杯,还是比较不值钱的那种,杯盖的纽扣还曾经断裂过,但又被他自己粘好。直到今日,百度的员工依旧可以每天看到Robin拿着这个似乎和他身份极不相称的便宜茶杯去饮水机边冲咖啡。而2008年,李彦宏参加央视的《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录制时,还特意将这个茶杯带到了现场,为的就是更好地和大家讲当年艰苦奋斗的日子。
万事开头难,新生的小企业更是极容易猝死。而百度诞生不久,互联网的泡沫便宣告完全破灭,很多不久前还炙手可热的IT公司纷纷陷入困境,而纳斯达克里面许多风光无限被炒到上百美元的网络股也是急转直下,甚至跌到几美分,最终退市。外忧如此,内患也随之产生,2007年百度高管严重缺位,李彦宏一人独撑大局,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百度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却很快实现了公司的业务的正常运作,开始有了固定收入,不久,李彦宏也顺利地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第二笔融资,坚韧的精神,帮李彦宏驱走了“互联网的寒冬”。
镜头3:战胜非典:“十送红军”激励士气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
对于这首歌,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可谓耳熟能详,十分喜爱,这就是曾经脍炙人口的《十送红军》,不过这首歌对大部分青年人来说,未免有些“过时”。可是,这首歌在以75后、80后的年轻人为主的百度却十分流行,说起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也是在2003年,这对百度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公司刚刚在账面上实现盈利,对手们开始认真对待这个IT界的新势力,黑客们也盯上了百度,互联网背后暗潮汹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风暴,打乱了所有人的部署,交通不便,无法集会,再加上每个人心里的恐惧和郁闷,让很多公司都陷于停滞。
时间就是生命,才有所起色的百度更不能停,可在重要节点上却遭受如此风暴,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为了给员工们鼓舞士气,李彦宏让人整天放歌,放的就是《十送红军》。他希望通过回忆几十年前革命先驱在绝境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坚持斗争的故事,激励大家战胜困难。
2003年春夏之交,当别人都几乎歇业的时候,百度的技术却依旧突飞猛进。“所以我每天都可以收到一些用户发来鼓励和赞许的邮件,这时候你觉得自己真是在做一些对别人很有用的事情。”李彦宏回忆这段日子时说。
李彦宏喜欢《十送红军》,更喜欢这首歌背后蕴藏着的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非典事件过去两年之后,当李彦宏在百度社区的博客开通之时,他仍然在首页上放上了这首歌,因为他知道,他和百度的未来依旧充满艰辛,奋斗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
正因为如此,有一件事让李彦宏特别生气。在百度上市时,国内媒体出现“百度一夜暴富”的报道,好像百度人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只是短时间资本炒作出来的幸运儿。好脾气的李彦宏后来还是忍不住在公开场合表示了自己对不负责任的报道的不满。
他深知,他以及所有的百度人,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又是怎样怀抱着强国的梦想而做着巨大的努力。他甚至认为,或许要到许多年后,人们才能真正认清,百度的发展与壮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贡献,以及为此百度人所付出的汗水与泪水。
好胜:越是困难越有斗志
关键句: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不服输的李彦宏经常这样想,尽管这些时候,他的面部表情仍然看不出有太多的变化。了解李彦宏的人都在暗自感叹,这样一个“儒商”心底里却总有着强烈的好胜斗狠的心气。其实,对李彦宏而言,如果没有这股子狠劲,只怕当年连重点高中乃至大学的门口都进不去,也就没有今天的辉煌了。这份好胜心对李彦宏的人生,也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镜头1:中国有最出色的计算机人才
光荣总伴随着苦痛,李彦宏经历的挫折不在少数,但被问及对他影响最大的挫折时,李彦宏总会提起一件在学校里发生的“小事”。
那是在布法罗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一天,一位在学校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授发布通知说要建立一个研究小组,具体研究计算机图形的问题,喜欢挑战的李彦宏忍不住去报了名。
知名教授的研究小组自然大受欢迎,于是,教授便按照惯例对每一个想要加盟的人进行一番面试。布法罗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在全美也算得上顶级的精英了,不少人的回答都让教授十分满意,连连点头。
下一个面试者是李彦宏。此时的李彦宏到美国时间不长,受中美学制差异他本就落下了半学期课程,加上是转专业过来的,专业知识和其他人比还是有些差距。果然,老师的问题李彦宏答得支支吾吾,并且不在点子上。
“你是从哪儿来的?!”老师有些不耐烦地皱皱眉头说。
“我是从中国来的。”李彦宏不自觉地挪动了一下身子,他感到喉咙在发干发涩。
“中国,中国有计算机吗?”老师终于冒出了一句这样的话。周围的人一愣,旋即眉宇间也有了几分讥讽的味道,虽然他们都自认为高素质,在尽量掩饰着自己的嘲笑,但在李彦宏看来,这反而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中国当然有计算机!”李彦宏几乎要脱口而出,但他还是忍住了。是的,中国的确已经有很好的计算机了,还是在阳泉一中的时候,他便接触到了计算机,在北大的四年,计算机也用得十分频繁。可是,这样的争辩有意义吗?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过关而遭到嘲笑的,唯一的回击方式不是证明中国有计算机,而是证明中国还有最好的计算机人才,而自己也将成为其中之一。
这一句看似随意的发问,激发了李彦宏内心不服输的精神和一定要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李彦宏当时就下定决心,立志要在互联网行业有一番作为,彻底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片面认识和印象。从那以后,自尊心受到刺激的李彦宏学习劲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突飞猛进。两年后,他的文章便见诸享誉全球的权威学术杂志《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曾经嘲笑过李彦宏的那位老师自然也读到了这篇文章,而他知道了这篇具有博士水平的文章的作者就是以前那个在他看来“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的中国留学生的时候,也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奇迹。
对于这件事情,李彦宏后来在央视节目《咏乐汇》中也谈到过,当时李咏还抱打不平地说:“这也就是你,要是我,摔门就走了。”听了此话,李彦宏很认真地看着他说:“可是你摔门走了,他还是觉得中国没有计算机呀。”一句不经意的话,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李彦宏不服输的精神,还有他求实的干劲,他不是一个仅仅在面子上争强好胜的小青年,而是要用自己的努力切切实实地让对方叹服,这也是李彦宏过人一等的地方吧。
镜头2:语出惊人:2002年的目标是600万
百度当初创立的时候,主营业务其实就是给重要的门户网站提供搜索的服务,也就是说,当用户通过像新浪之类的门户使用搜索时,其后台的技术服务是由百度提供的,用户每使用一次,百度就可以从门户中获得一定的服务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