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成功由我:李彦宏快乐成功之道全文阅读 > 第26章 勇担道义:好男儿顶天立地(2)

第26章 勇担道义:好男儿顶天立地(2)


  小佳音的父母史敬、李爱君是一对青梅竹马而又相依为命的盲人,读完盲人按摩中专,夫妻俩在自己家中开了个“顺康盲人按摩诊所”。因为优质的服务,夫妇两人还双双被评为北京市按摩文明服务标兵。可是,这两位可敬的残疾人在给别人带来健康和舒适的同时,自己心里却总是隐隐作痛,他们也渴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享受天地的广阔。

  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学校停课,小佳音的姑姑送来一台电脑,让小佳音可以在网上上课学习。懂事的小佳音很快发现,电脑是爸爸妈妈和外界交流的很好手段,她为电脑安装了语音软件,又在按键上贴上盲文,还教会了爸妈使用键盘和百度搜索。小佳音说,爸爸妈妈把这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从此,史敬、李爱君夫妇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在网上,他们通过百度搜索到了大量的盲人网站,并阅读那上面的大量的有关中医保健按摩的书籍,与盲人同行在网上交流,还在网上结交了一大批网友。

  小佳音看到父母开心的样子,自己格外高兴,她将这些都倾注到了文字里面,寄给了百度。

  这是那届征文活动唯一的特等奖,李彦宏被打动了。此后的3月19日,李彦宏专程来到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寺南里一座旧住宅楼的一楼,看望这个盲人夫妇家庭。

  史敬夫妇当场给演示了电脑操作,李彦宏发现,史敬敲击键盘的速度比一般人都快。探望期间史敬还当场在自己下载的音乐伴奏下,高歌一曲,据说,他在全国残疾人歌唱大赛中荣获过三等奖呢!

  李彦宏大为感怀。他给史佳音留下1000元助学奖金,并当即邀请史敬夫妇一家一起去“下馆子”……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百度的工作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如何让网民满意、如何让用户的搜索需求得到满足,是百度人一直努力的方向。这次事件后,李彦宏开始明白,不仅普通网民需要网络,身体上有缺陷的人士更需要百度的关怀。

  在这样的信念下,2007年4月25日,李彦宏带领百度正式发布新产品:“盲道”。这是国内首款专门为视障人士开发的互联网产品。

  2007年李彦宏将百度状元媒的主题确定为“媒体的良知与责任”。他表示,虽然国内已有多款辅助盲人使用电脑的软件,但是各大互联网站普遍缺乏专门的无障碍设计,使盲人成为网络大潮中的“信息孤岛”。百度“盲道”开发期间,多名搜索引擎专家曾到中国残联和盲人协会深入调研,力求按照盲人用电脑的习惯进行设计。

  而百度的工程师们更是表示,百度“盲道”使用了很多独特的设计,通过与盲人软件的结合,可以让盲人网民拥有一条方便使用百度相关服务的“无障碍通道”。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百度几乎赚不到什么钱,但在李彦宏眼里,开发“盲道”。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这个产品,体现了他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百度文化理念,更蕴含了他回馈社会的拳拳赤子之心。我们可以想象,在“盲道”正式推出的那天,李彦宏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那对盲人夫妇幸福的笑脸,而他自己也一定特别开心。

  镜头2:传承国学,责无旁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上是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的名作《青玉案》,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给了创业时的李彦宏以灵感,百度的公司名称正源于此。

  李彦宏从小就读过很多名著古籍,虽然是一名理工科人才,却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面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节节败退的不利局面,他也是十分忧虑。这时候李彦宏不禁想到,技术进步、通讯加快为西方文明的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么,我们也能不能用技术为博大精深的国学做些什么呢?

  2006年1月9日,百度在线上推出全球第一个国学搜索频道——百度国学,这是百度和专业国学网站——中国国学网合作的又一个新项目,目的在于为网友提供免费的国学典籍在线阅读以及国学相关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百度主要负责技术支持,而数据则大部分由中国国学网提供。

  李彦宏热爱国学,他知道,当下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之所以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并不是国学缺乏魅力,而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途径或者平台让他们接触到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百度要做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李彦宏说,他希望能够利用百度的自身优势,在网络环境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中国传统文字的优美,为中国文化宝藏的延续尽自己的责任。

  百度国学在形式上就模仿了四库全书的编辑方式,通过经、史、子、集的分类,将文学、历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文化精华全面地展现在了网友们面前,是现代意义的四库全书,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别具匠心的浩繁的工程。

  正如“百度国学”的公告上所写的:

  千年国学,百度一下。

  百度国学目前能提供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历代文化典籍的检索和阅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百度国学沧海一粟。实现国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复兴,百度迈出第一步,步履虽蹒跚,但它朝向一个伟大的目标。

  我们致力将百度国学打造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诚望更多有识之士,与我们同行……

  百度国学受到了大家众口一词的好评,频道的建设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仅仅一年之后,频道就拥有了10多万网页,1.4亿文字。收录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大部分以汉字为载体的历代典籍,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部,用户直接点击百度国学网页界面,以书名、作者、关键词等直接检索阅读下载,十分方便。不仅如此,百度还十分注重收录材料的质量,工作人员对里面的内容经过反复的审核校对,完全达到国家正式出版物的水准。

  李彦宏是这样诠释百度国学的任务的:“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全球第四大互联网网站,受到全球所有华人,以及所有使用中文搜索引擎者的欢迎。百度一直致力于再现中文之美,并希望通过百度这个搜索平台,让更多的人来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

  百度原副总裁梁冬则指出,应该将百度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长河的某一特殊阶段来进行考察分析,这一历史过程,既是百度的,也是中国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作为一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也是一家中国的公司——一个中国的企业公民,是如何握有全球最为先进的中文搜索技术,握有行业的话语权,从而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的尊严。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百度通过不懈地努力,不仅在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进步力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李彦宏在用自己的努力,竭尽可能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镜头3:普及互联网,关注老年人

  “字变大了,看得更清楚了。不用打字也能在网上找到东西,很方便。”2009年4月9日下午,在百度老年搜索发布会会场外的产品体验区,来自北京的曹阿姨在使用了百度新推出的老年搜索产品后,高兴地告诉身边教她的男子。

  男子满意地笑了笑,又走到了另一个人后面,这次是一位姓刘的老爷爷,他比较关心如何在网上找到他喜爱的相声、戏曲。可是,对于电脑这种新鲜玩意儿,刘爷爷学起来有些吃力,尤其是打字速度慢,制约了他的上网速度。这名男子热心地指导着老爷爷,说:“您看,老年搜索频道已经把相声、戏曲等词汇的相关网站,都归类整理好了,只要点一下‘戏曲大全’这个链接,就可以进入编辑好的结果页,要听哪一段,直接点图就可以了,不用装任何软件的下载安装,就能直接听到。”

  原来,这天是百度正式发布首个专门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公益搜索产品——百度老年搜索(http://123.baidu.com)的日子,而这位热心的男子,正是李彦宏。

  百度希望,通过这种体贴细致的个性化搜索服务,帮助更多中老年人享受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所带来的精彩与便利。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李彦宏,也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上阵指导中老年人使用老年搜索。

  为了研发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特点的老年搜索产品,百度专门抽出了30多名工程师,历时近半年的调查、研发和测试后而推出。与普通的搜索功能相比,百度老年搜索频道增加了更多符合中老年人群特点和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比如,百度甄选并分类收录了中老年用户的常用网站,为中老年提供了一个真正的上网“门户”;百度老年搜索频道的搜索结果和链接行为也特地为中老年人进行了优化,不仅减少搜索结果链接层数,减少了跳转,中老年人甚至可以通过点击搜索页的链接或者图片直接进入到想要浏览的内容。此外,在百度老年搜索频道中,页面字体和搜索结果字体都比普通网页字体更大,也都大大方便了中老年人。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百度如此不惜花费人力物力,推出这样一个系统,难道又是一次商业炒作吗?对此,李彦宏强调:“这完全是一次公益性的活动,其中不会有任何商业推广信息,不会含有广告。”

  那百度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李彦宏表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老年人的上网需求,就算是在高节奏、竞争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也不应该被忽视和遗忘。”他说,“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越是要讲责任,越是要做公益。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有责任也有能力,发挥自身的技术、经验等资源优势,为老年人办点实事、尽一份责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实,百度从2003年以后每年春节后都会举办一个叫做“我教父母用搜索引擎”的市场活动。“再后来,我们就想能不能开发老年人上网的产品。老年搜索里面聚集了很多信息,在设计上使大家不通过鼠标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于是,百度老年搜索的创意就应运而生。

  百度老年搜索的推出,不仅将大大提升中老年用户的上网体验,推动更多中老年人群通过互联网加强与社会的交流沟通,还将引发全社会对老年人群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知名学者杜鹏高度评价了李彦宏此举:“中老年人群往往有着深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也非常愿意把这些经验拿出来和别人分享,而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有着强大的信息聚合及传播扩散能力,非常有利于让老人们向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相信通过老年搜索产品,老年人可以在晚年生活中继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而这一切都将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带来更积极的意义。”

  在活动的最后,李彦宏进一步为大家描绘了老年搜索频道的未来发展:“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今在百度,已经有许许多多老人,正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互联网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随着老年搜索频道的推出,未来,我们的老年人也一定能够通过互联网,尽享快乐的晚年生活。”

  镜头4:热衷公益,大爱无疆

  关心盲人、力挺国学、体贴老年人……百度在李彦宏的带领下坚持不断地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他所做的还远远不止如此。

  2005年,印度洋大海啸的灾难震惊世界,就在第二天,百度的主页上便出现了“伸出我们的手支援海啸灾民”的醒目链接,向广大网民免费开放网页一周。这是百度专门为捐助海啸受灾国设计的公益广告,同时还通过网站的公开账号使网民可以有更直接便捷的渠道救助因海啸受难的人民。

  2006年4月30日,河北省“五四”庆祝大会上,百度捐赠100万人民币,资助河北省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事后,这笔捐助,全部用于了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3个行政村的人文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如农村绿化、路面硬化(道路建设)、沼气池的改造和建造,以及为了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改造青年文明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捐助绝不是走走形式,拿出钱买个名声就了事,百度还有计划地派出志愿者参与到3个行政村青年文明中心的建设中,为农村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在配备了电脑的活动中心辅导村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生活,进一步享受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所带来的便利。

  一直关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百度,还推出了“全球公益力集合体”项目,旨在利用百度的平台,架起一个连接广大网民、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企业以及公益团体的平台,利用百度自身的资源优势把公益事业的各个环节聚合起来,从而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穷苦家庭中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一大顽疾,为此,百度组织了“爱知识也爱公益”捐书活动,李彦宏发挥自己的优势,巧妙地运用“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这两个百度的招牌项目,鼓励网友们贡献词条与答案,然后整理成为对孩子们有益的书籍。仅在活动的第一期,就有4000名网友积极参与,为“知道”用户提供了近30000个最佳答案,“百科”用户更是不甘人后,贡献了25000个词条,最后共有129位完成计划的网友一起为藏区贫困孩子捐书2000余本。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劫难,全国各地的人民与企业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大量捐钱捐物。而百度做的,还不仅如此,除了巨额的捐款,5月14日,经百度员工们群策群力,实用而有特色“汶川地震寻人”吧在百度贴吧创建。短短一周的时间,这个特殊的贴吧里就有上万个寻亲和报平安的帖子以及近10万条回复,为灾难中无数焦急和无助的人寻找到了一丝曙光。

  2008年12月初,百度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了解到: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四川广元的“柑橘风波”的影响,将脐橙销售作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秭归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很多果农眼睁睁看着自家的脐橙滞销,甚至腐烂在果树上。得知这一情况,百度迅速成立了“直面果农烦恼,我们在行动”项目小组,仅用3天时间,帮助脐橙销售的专题页面正式上线,同时,利用百度庞大的流量资源和高效的营销推广平台,免费推广秭归脐橙。在百度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秭归的脐橙销售一下子火爆了起来,走出了让无数果农心急如焚的困境。为此,秭归县委书记还专程从湖北赶到北京向李彦宏道谢。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正如社科院在评选“中国最具影响力财富人物”时对李彦宏的评价:“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深刻地影响着百姓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在公益的道路上,李彦宏没有终点。

  青年偶像:这样的“星”值得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