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某一次休假,清晨起来心情就特别坏,起来喝了口水又坐回床上,看着屋内凌乱的一切也没有心情收拾,想着待会还有两个报告要写,发会儿呆就开工吧。然后突然就收到我妈的信息,说临时决定要来长沙看我,马上出发。
我当时几乎是尖叫着一跃而起,跳下床去洗澡洗头发,然后选了新买的白色娃娃衣配牛仔裤,然后又觉得房间太乱,不想我妈觉得我过得很惨,所以那一个月来首次整理了房间,打扫了卫生。
当时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我妈其实是来看一个病人顺便看看我的,本来说是在肿瘤医院,我说那离我这里好近只有三站路,到了打我电话就是。可是后来妈妈又打给我说不是在肿瘤医院,而是在雨花区的什么中心医院,那个地方我听都没听过。挂了电话我就开始胡思乱想,外面下这么大雨,我想,她该不会因为嫌这儿远就直接回去了吧。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几乎可以肯定我会立马哭出来。
当然是我想多了。那天我见到了我妈,还和她一起吃了饭。
原来从情绪的谷底跳到巅峰,只需要一秒钟。只需要我妈说,她要来看我。
项目的上一个辅策,也就是我来之前在这里做辅策现在调到别的项目去的那个女生,她之前的表现让主策很不满,主策常跟我说她工作不怎么用心,总想着要去参加朋友聚会之类的。我当时也觉得这样很不应该,努力把工作做好才是正确的。可是偶尔在公司开会看到那个副策,总是一脸笑呵呵,人特别好相处的样子,我又觉得好羡慕她,她怎么可以那么开心。
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自己曾经鄙夷她的做法现在却开始羡慕。因为我在被工作奴役,而她在奴役工作,她的生活里还有好大一部分由丰富的朋友圈支撑着,工作动摇不了她。
我说这些事只是为了说明,生活真的是需要很多其他东西支撑的,比如亲情,爱情,友情。
而我现在的状态,就是生活少了这些支撑,只剩下一个工作,孤零零地左右摇晃。虽然以前在学校,我也差不多,没有亲人在身边,没有值得依赖的爱情,但毕竟那时生活是平稳安逸的,没有什么风浪,我自己把控着生活,所以能过得很好。但是现在不同,生活已经不那么平顺,而我唯有工作这一项完全无法控制、甚至总是给我负面影响的东西作支撑,我的生活如何能不摇摇欲坠。
以前大家都觉得我独立强大,我自己也这么以为。但其实是因为那种安逸环境下的独立并不难。而此时,我依旧看起来独立强大,单靠自己撑起一切,但其实心里早已脆弱不堪。
所以我没有了欣赏生活的心情,所以我每天闷闷不乐,所以我每天都要给自己很多苍白的鼓励,那么艰难地坚持。
因为我的生活体系已经崩塌。我想这也和我自己的生活体系太过脆弱了有关,当环境发生变化,从自由轻松的校园走进风雨欲来的职场时,它一下子就崩塌了。
我想我需要的是,工作之外,能够撑住生活的东西。我要去修补自己的生活体系,让自己重新拥有那份生活的心情。
爱情还是一个未知数,亲情的话,目前也没有条件接父母到身边陪伴,也就只能多和朋友交流,获得支持。另外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工作之外的精神世界,本来我是有这个世界的,这个由写作和阅读构成的世界,但是工作之后,它在工作的挤榨和自己的疲于奔命之下,没能继续独立运行,反而成了我思想的包袱。以后正式工作之后,一定要安排好这个世界,让其独立运行于工作之外,成为撑住生活的重要部分。
一旦正式工作,大概首要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吧。让工作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由着工作主宰生活的心情。
其实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实习后记
毫不夸张地说,实习的两个月是我2013年最黑暗的两个月。
我的朋友都说我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他们从没想到过我进入职场,会变得这么消极,抱怨,负面情绪泛滥。要知道从前,在学校的时候,我可是正能量的代表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能量。
简儿说,你到底哪来那么多焦虑和压力?你一个实习生,到底能给你多少难于登天的任务?
其实我自己事后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说来实习期我的工作能有什么?培训跑盘就不说,玩得很开心。进项目之后,主策也考虑到我新入行什么都不懂,根本没给我安排什么重大任务,就是写一下会议纪要,市场周报,管理一下微博,做点活动执行之类的。都不是什么力所不及的任务,为什么自己就感觉那么痛苦呢?
是那种真正的痛苦。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坐在床上发一阵呆,世界恰如窗户被窗帘蒙上的房间,一片黑暗,哪怕这是清晨。过马路的时候会突然冒出奇怪诡异的念头,要是这辆车刚好撞到我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去上班了。去上班每一步都格外沉重,进入那个项目的售楼部就感觉很窒息。晚上回来什么都不想干,就蹲在地上盯着发霉的墙角发上好一阵呆。生活没有任何色彩,全凭意念在支撑。
心情竟会阴郁到这个程度。
事后过了很久再看那时写的文字,我才意识到,其实对自己纠缠不休,令自己的生活面目全非的,就是我自己。
那个困于人际关系,觉得这简直是自己的一大缺陷,畏畏缩缩总认为自己极不如人的,不就是那个总拿自己弱点去跟别人的长处比,一味自我否定的自己?
那个在新领域面前发现跟不上节奏,遇到难题,就急于认定自己资质差能力弱的,不就是那个自卑怯懦的自己?
那个不断妖魔化未来,还没有跟未来交手就已经被吓得魂丢了大半的,不就是那个对失败极度恐惧的自己?
那个不断抱怨不公平,因未能与他人受到同等待遇就怨气冲天的,不就是那个眼红别人的成果,却不想别人的付出的自己?
那个眼高手低,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做不了,简单的工作又感觉浪费时间,总因工作上的一点小事而倍感焦虑的,不就是那个不断质疑工作的意义,纠结于付出的时间是否值得的自己?
那个憎恶工作,责怪工作挤榨了梦想的时间精力而倍感痛苦的,不就是那个走着这条“该走”的职场之路,却还惦念着那条“想走”的文艺之路,结果两边都没握住的自己?
这短短两个月,我不断给自己设障,越障,然后又遇新障。我痛苦的源头还是我自己,我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工作上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他们只是一面镜子,负责把我真正的敌人印出来而已。我真正的敌人,是对自己的那种怀疑,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自己选择的路的怀疑,对自己整个人的怀疑。就是那种自卑,那种对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的彻底质疑,是极度的自我否定。
直到后来很久,我才意识到这样对自己不肯定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
打败你的,其实只有你自己。
实习在5月份结束。我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逃离这段被自己蒙上黑纱的生活。其实在这段失败的实习经历中,我已经想通了很多事情,包括自己为什么如此焦虑,如此不适应,但我知道,我并没有战胜自己,回想这一段生活,我依旧感到恐惧。
所以对毕业要不要回来这里,我多半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但是所有的经历,都不会白白经历。这一次初涉职场,也令我看到了自己在平静安逸的校园未能显示出来的另一面。令我看穿了自己的自卑和懦弱,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
还没进职场之时,就看过很多职场指导的文章,分明知道在职场要怎样积极上进,要怎样从基层做起,要怎样把琐碎的事情做好,但是身临其境,就会发现原来的那些箴言妙语都不管用了,自己全凭本性在做,缺点暴露无遗,甚至毫不免俗地成了那些职场文章诟病的那一类“眼高手低的大学生”,然而自己去体会,去纠结,去挣扎之后,也极有所得。
大约各有各的经历造化,其实谁又能指导谁呢?
大概到这里,自己悟到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任由自卑泛滥、恐惧横行,因为打败你的,就是这样自我怀疑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