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成长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全文阅读 > 第18章 致现实——当文艺遇见职场(5)

第18章 致现实——当文艺遇见职场(5)


  我懒得再跟他纠缠,就径直朝那伙人走过去。我并不知道物业规定究竟是怎样的,所以无法理直气壮叫人送我。时间很赶,也不可能去找什么物业主管问清楚了,于是我走了软化路线,把事情说得比较紧急,“清水样板间今天开放,我要赶在客户来之前过去检查”、“但是我是新来的不认识路”之类的。

  那帮人在那里依旧抽着烟,开着玩笑,问了我好几句,诸如没听说样板间开放之类的废话,我一一作答,虽然我当时已经很火大了。

  他们终于抽完了烟,上车。

  去样板间的路上,我问:“是不是工作人员没有带客户就不能用车?”

  他说:“那当然,我们是不可能为了你们进来上班什么的开车接来接去的。”

  我说:“所以就是说我们不能用车咯?”

  他又笑得很暧昧,说:“也不是不可以。”

  我说:“那怎样才可以呢?”

  他说:“哎,这个嘛,这个嘛……自己去想吧。”

  我冷笑了一下,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灰色地带?制度空隙之中的自由?

  怎样才可以呢?要跟你嬉皮笑脸搞好关系?要给你送点东西给你点好处?

  即便我想得到,我也做不到。

  那一刻我对物业的厌恶上升到了最高点。回去吃午饭的时候,跟同事聊天,我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物业的失望透顶,这时几个外围公司驻场的同事说,她们每天也都是走进来的。聪聪说她以前也叫过一次,对方不肯发车,她就再也没叫过了,才懒得去求那种人。反正就当锻炼身体了。

  我心里顿时安慰了不少,原来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力不足,不能像小南一样搞定物业,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

  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一直认为的不公平,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本来人家就是可来可不来,你又没给他什么好处,你跟他又没什么交情,他凭什么来接你?这么过分地纠结于公平,大概还是自视过高了吧,在心里要求别人要对你怎么样,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别人根本没有义务这样做。

  既然自己不屑为了这点利益,去跟物业拉关系,自然就要承担没有这个方便的后果啊。何必眼红别人可以拿到这个好处,你又没做到别人做到的事。

  而且,跟物业打交道只是我工作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竟然被这种小事影响,这样也太不值得了。我工作有那么多事要做,谁要为了这种破事浪费情绪?

  想通之后,就觉得自己之前心里那么多的小九九实在有些好笑。我突然开始安于自己的选择了。既然已经明确以自己的性格做不到刻意去搞好关系,那就不要多想了,那就安心走自己的路,不去看坐车的人吧。

  我想这还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或许以后还会碰到很多这样的灰色地带,这样制度之外的自由,我想我该做的,就是将这种不公平视作公平。

  从A点到B点,也许他有车直接开过去,也许他有人让他坐在副驾驶,而你,只能一步一步走路过去。但是不要埋怨上天的不公,不要眼红坐车的人,因为或许他们也为了这辆车,已经吃过你不曾吃过的苦,做到了你没有做到的事。

  这就是公平的不公平。

  不知道下一站去哪儿的时候,或许坚持就是最好的选择

  整个实习期就像一个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做斗争的过程,不断产生焦虑点,想通,又产生新的焦虑点。

  我曾经幻想自己工作之后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白天好好工作,晚上看书写字,现实和梦想,我都要。

  但事实上,我两样都没抓住。

  刚开始那段时间,没办法写东西,我还可以安慰自己,说才进入职场,又是一个新领域,要多花些时间在专业学习上,等工作顺手了再开始搞写作。但是等到了第二个月,我发现自己状态越来越差,就连晨间练笔的内容,也几乎全部都是写的工作上的事,文艺细胞好像死光了。

  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很长一段时间,特别讨厌加班。但是这份工作的属性,决定了不加班是不可能的。随时都会发生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耽误到很晚。

  每次加完班,坐在回来的公车上,看着已经亮起的路灯,都会觉得情绪低落到极点,就会怀疑这份总是耽误我时间、打乱我计划的工作是否值得我继续下去。要是我根本就没有什么梦想,或许我就不会这么在意被占用的时间,要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安心工作,回家玩玩就睡觉,我大概不会这么焦虑。

  但是偏偏,我就是有另一项事业,并且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事业,当这项事业的展开被工作耽搁时,我就会对工作产生一种逆反的情绪,我讨厌它这么贪婪,无休止地吞掉我的时间,我本要用在写作上的时间。

  那阵子跟好朋友简儿聊天吐槽最多也是加班这件事,我说加班怎么怎么烦,怎么耽误时间,怎么挤榨了我的梦想。

  结果他犀利地来了句:“可是你就是还剩下时间也没有写字啊。”

  我盯着那行字愣了下,顿时有种被揭穿了的感觉……好像也是,自从上班以来,我就完全没心情写字了。其实仔细想想,除了上班的时间之外,总还是有一些时间可以用来打理理想的。

  但是我并未这样。我每天下了班之后,算计着今天又被工作多占用了多少时间,心情也格外浮躁,然后去上网找人聊天,或者刷豆瓣直到刷不出一点动态,然后到十点钟就困得睁不开眼睛了,然后倒床就睡。

  浑浑噩噩地过完一天。

  他说:“你这是两边都弄不好,连顾此失彼都不如啊。”

  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而我的注意力总是放在已经不可挽回的事情上。比如加班占用的时间,已经占用了,已经过去了,但我偏偏就是要为这些已经无可挽回的事情烦躁抑郁,浪费掉更多的时间。

  这不是损失扩大化嘛。

  我自己也觉得不能再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加班这件事了。专注于自己还有的时间,对于已经离开的时间,让它产生别的价值就好。

  但是问题很快又来了,那就是很多时候,我都不觉得我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产生了什么价值。

  一个星期6天工作日,我最喜欢周二。

  周二是跟开发商开例会的日子,我负责做会议纪要。每次开会我都能接触到好多新东西,比如说跟广告公司定推广方案,看广告方做提案,将一个价值点加以演绎,然后我们专业公司代表根据实际操盘经验指出推广方案的不足。每次倩姐和主策发言时,我都会生出一种崇拜之情,作为一个暂时只有资格在一旁默默记录的小透明,我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提出如此专业的意见呀。有时候开发商和我们公司定全年的推售节奏,做全年的销售总控图,看着波峰波谷层层错开,突然觉得营销也挺艺术的。

  可是开完会之后,回到常规工作之中,我的劲头就泄掉了一半。让我做新的工作任务还好,比如说让我去写个活动方案,整理活动流程,这些我以前都没做过,现在做仿佛是在学习新的技能。

  但是有时候,有的工作内容给我的感受简直是痛苦。

  比如说做活动执行。项目为了节省营销费用没有请活动公司,活动从策划到执行都是策划线操作的。做活动执行的时候会被安排做签到之类的工作。

  照理说签到其实是最简单最轻松的工作,无非就是在那里坐一整天,有参加活动的人就让他们来签一下字,留下号码。但实际上,如果我那天的工作就是给人签到,哪怕准时下班,我都会觉得焦虑到极点。

  因为我觉得无聊,我觉得这就是一件任谁都可以做的,对人并无太多要求的事,毫无挑战,毫无难度,毫无意义。

  类似的工作内容还有,将报名客户的姓名电话录入电子档,跑腿,甚至连和广告公司对接,催他们快点定稿,和物料对接之类的任务,我都觉得很没意思。所以每次一要做这样的工作,我就觉得很焦虑。

  我会想,我投入的八个小时时间,值得吗?

  工作越久,我发现我对工作的要求绝非只是钱而已,我对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我想要我投入的每一分钟都产生意义,我工作,不仅为了得到薪水养活自己,还要得到文字之外的另一番成长,我想要我投入工作的时间都有之于我自身成长的价值。

  所以,难怪我对那些高水平的活动,例如制定推广方案、推售节奏等工作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对自己所能及的,比如活动执行、签到等工作内容,又嫌弃其无意义,浪费时间。

  我发现,自己丝毫不能免俗地,可以被冠以那个经常被用来形容大学生的词汇——眼高手低。

  我开始无比怀念原来在学校的日子,在校时,通过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几乎每一分钟都产生意义,阅读的意义是积累,写作的意义在创造,哪怕发呆、散步,都有愉悦生活的意义。

  可是工作,虽然也有“意义”的工作内容,但是比起那些琐事占用掉的时间,简直少得不值一提。就在我怀疑工作的时候,QQ空间里有人转了一篇文章:《我的助理辞职了》。

  大意是说作者的助理,是很好的条件招进来的,作者也很看好她,但是半年之后助理就提出辞职,因为觉得工作就是一些琐事,没什么意义,然后作者就告诉她,她刚毕业时也是做助理,但是却能从这些琐事中发现意义,将这些琐事做得很好。

  看完这篇文章我确实挺受触动的,我觉得自己和那个助理好像,做着这些琐事,浪费大把时间,她要辞职我觉得太有道理了。可是作者说这样其实还是自己没有用心做事,像她一样于琐碎中发现规律,将琐事做好,慢慢获得上级信任,得到更多机会,我觉得也有道理。

  这篇文章让我的焦虑有所缓和,我想问题大概还是出现在我自己身上,我应该换一种眼光,在琐事中发现意义。虽然说实话,我真看不出签到、信息录入电子档这类事有什么意义。

  后来有一次回学校做开题答辩,大巴车上正在放一部电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范冰冰和陈小春主演,讲陈小春怎样跳舞成才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出彩,但是我却十分触动,因为我好羡慕他们。他们不断地练习舞步,越来越娴熟,最后终于在舞台上精彩绽放。我忽然就觉得,我或许更喜欢这一类事情,就是不必费劲思考它的意义,只要不断地练习、重复、累积就能得到提高的事,譬如弹琴,譬如写作,譬如画画,等等。

  就是纯粹一点的,只要去做,就有意义的事。换句话说,它本身就是意义。

  因着这样的情绪,我对工作的怀疑态度越来越强烈,一旦接手了一些无意义的工作,我就会很反感,但又不得不做。

  这样的反感情绪的累积,终于迎来最后一根稻草。

  有点不知道如何叙述这些太过细碎,却又出奇地沉重的事情。

  那天大概是工作以来动摇得最厉害的一天,我真的真的几乎要放弃了。

  其实那天一天都很闲,主策休假,我也就几件小事要做。其中一件就是关于摄影对接的事。我们项目跟一个摄影机构合作,送老业主一个摄影套餐,请老业主过来,给他们拍照,然后给每个业主选出一张,打印出来贴在照片墙上参加评选,得票数多就有现金奖励。

  本来那些照片是要在选照片的当天就要打印出来了,但是摄影机构不怎么配合工作,拖到下班了才开始打印,后来打印机出故障,就只打出来5张。

  跟摄影机构的合作是开发商这边的策划经理去谈的,可能价格压得比较低,他们那边对我们也有所不满,所以非常不配合后面的工作。我们活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贴出那些照片,吸引别人投票评选,但是他们却拖到周四才将其余的照片送过来,还漏掉了三个业主的照片。我再去找策划经理,他就丢给我一个那边的号码,让我直接跟那边联系。

  我打电话过去,那边一副很不合作的态度,还跟我吐槽我们上边的人还不把钱打过去,不打钱她是不会打印照片的。

  我真是很无语,特想问她,这关我什么事?对我说这种气话有什么意思?打印齐照片本来就是她们分内的工作,凭什么拿这种事来做要挟?

  之后跟策划经理转达了摄影机构的意思,他让我先别管。过了不久,那边又打电话来了,不知道策划经理做了什么动作,她态度又好多了,让我把缺的那三个老业主的名字发给她。

  本以为事情很快就可以解决了。周五我休假,周六回去上班,上午我就打电话给摄影机构,催他们快把照片洗好送过来。对方说抽不出人来送,只能快递,最快也要明天到。

  但销售经理说不行,已经有个照片还没贴出来的业主在闹事了,如果今天不送过来要追究责任的。

  他说的倒轻松,我手里有任何能要挟到他们的东西吗?他们是策划经理谈的,策划经理就只管谈过来合作,签个合同,剩下的他就不管了,反正丢给下面的人来做执行,结果摄影机构对他的不满不敢直接表达,就发泄在后续工作上。策划经理就更干脆了,事儿跟到一半直接把号码丢给我,让我跟进后面的事,这算什么?这不就是让我收拾烂摊子吗。

  项目经理说如果摄影机构抽不出人送的话,那就我们这边快下班的时候派人过去,还让我问了下那边的地址和下班时间。

  我将问到的信息发给他,还以为他会下班的时候自己去拿,因为他有车嘛,后来才知道是我天真了。

  下午快4点的时候,项目经理走进来说让我去拿照片,我当时还呆呆地回了句,怎么去啊?他说搭车去啊。我说,你不是有车吗?你下班回去的时候去拿呗。

  是的,我一直都是这么以为的,以为他就是这么打算的。但是我很快就醒悟过来,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要自己去拿,只说会在快下班的时候派人去拿,于是,他所派的这个人,就是我?

  项目经理还在说他晚上可能要加班,要如何如何之类的,说,你今天也没什么事要做吧。

  我说,哦,好。

  就算我手里头没什么事,我也不觉得该由我去拿照片。明明是摄影那边工作不到位,为什么要我们这边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