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成长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全文阅读 > 第26章 后记:世界不会永远停在冬天,你也不会一直站在低谷

第26章 后记:世界不会永远停在冬天,你也不会一直站在低谷


  大概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收到徐徐的豆油,自称出版社编辑,看了我在“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小组的帖子《那些寂寞的时光,用来构建强大的内心》,很喜欢我的字,想跟我约一部书稿,主题大概是青春、成长。

  我怎么都没想到,我出的第一本书竟然是不是小说。刚开始玩豆瓣时,是抱着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有什么说什么的。在“好习惯”

  小组开帖,也纯粹是找个地方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平时开心了,抑郁了,有什么感悟了,都喜欢往帖子里写,不知不自觉也已经写了快三年了。有人说我好厉害,竟然坚持这么久。事实上对我来说,这不是坚持,只是习惯。

  这个帖子被很多人推荐和喜欢,没想到它还引起了出版社编辑的注意,甚至令我获得第一部出版约稿。

  接受约稿时,我在想,这本书应该会是我毕业季最好的句号。

  实习完毕返校,几乎整个毕业季我都泡在图书馆里写这部稿。我发现原来要写一些系统性自剖的东西,真的不比写一部构思精巧的小说容易。它太真实了,以至于成稿时,都没有勇气拿给朋友看。

  它真实地记录着我自己在人生最重要的,思想从混沌到清醒,价值观建立的这四年里,每一次重大的思想变化,每一次蜕变和成长。往大里说,是关于骄傲,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生活,关于选择;往小里看,还是挺接地气的,比如跟朋友家人吵架了要不要主动和好呢?被孤立时到底是去巴着别人还是干脆隔开所有人呢?一个人吃饭是不是挺不好意思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呢?

  做什么令你觉得生活不再无聊呢?毕业了哪条路才是最好的选择呢?

  写完最后一章交稿的时候,我刚好毕业。

  毕业工作,失去了最多的东西是自由。再也没办法随心所欲泡图书馆,大量看书写稿。我永远都在加班。我当时很焦虑,我甚至寄希望于快点出书,最好能大卖,能一炮而红,或许我就不用工作了,可以专职写稿。

  但事实证明,梦想永远不是雪中送炭的东西。

  2013年可以说是我最失败的一年。我实习,毕业,工作。我全年没有写过一篇稿,我的稿费卡里数字慢慢耗成了0,好像它们从来就是0似的。我在工作中找不到任何成就感,我感觉自己的时间投入各种琐碎之中,除了每月那笔勉强的薪水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我不断被工作挤占更多的时间,写作不断被打断或者破坏,到后面几乎句不成章,仿佛失去了写作的能力。我觉得自己泯然众人,跟所有庸碌众生一样,再无独特之处。

  这一年,我21岁,我想这是我的低潮年。

  甚至中间有一次想撤稿。

  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的生活一塌糊涂,我工作极不开心,我分分钟想辞职,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我凭什么出本书告诉别人要怎样?

  你太实诚了。徐徐说。她希望我再考虑一下,不可太过自我否定。

  当然,我其实很不舍,毕竟是满怀了期望创作的东西,当然希望能看到变成铅字,被很多人看到。直到后来慢慢摆正工作上的心态,心情也渐渐好起来,我才开始理智地评估自己:这本书里面都是很真实的成长记录,而我也从未想过以某种说教的姿态去教别人,我只不过在解剖自己,呈现一种平凡人的成长而已。

  想想,自己茫然无措的时候,不也喜欢四下张望,看看别人在自己这个年纪是不是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看看别人又是怎么应对的吗?虽然知道没有一模一样的人生,至少于自己是种安慰。而自己这部书稿尽力想要做到的,也只是给偶尔茫然无措、正在环顾四周的人一个借鉴和参考,一种陪伴与安慰罢了。

  重新再看一遍丢在一边几个月的稿子,尽管有些缺陷,但我依旧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种滚烫沉甸的东西。不管看多少遍,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我挺不谦虚地想,这应该是好文字。

  2014年,我大病一场,在良性与恶性的狗血悬念之中,在死亡的恐吓下,才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已足够丰富,哪怕并不是过着最理想的生活,但能健康如凡人,也已足够幸运;这一年我辞去地产策划的工作,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offer,可以去做一本我喜欢的杂志;当然还有,我出书了,人生第一本书。这本我以为会成为自己毕业季完美句号的书,迟到了一年,要在今年的毕业季面世了。

  出书这件事,很重要,但也似乎没那么重要。至少不比一年前我眼里那么重要了。那时我寄希望于它能雪中送炭,将我从毕业的慌乱局促中救起,给我勇气和自信,但到底它还是选择迟到一年,在我战胜了一切、平稳地朝想要的方向靠近时,翩然落下,锦上添花。

  但我终究还是感谢这朵美丽的花。我爱它。

  这一年,我22岁。

  已经在从去年的慌乱焦虑中,慢慢缓过神来,强大起来。

  记得去年特别煎熬的时候,我曾写下这段话鼓励自己“到低谷一定会反弹,21岁是你的低谷年,那就低吧,还能坏到什么程度呢,以后一定会弹上来的。”

  果然如此。

  其实从毕业低潮到现在,我并没有做什么太大的动作。我只是一直坚持着自己想干的事,比如写作,只是在想到什么的时候就去试试,比如转行、去喜欢的公司面试,只是一场关乎生命的虚惊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罢了。

  我只是个普通人,很容易茫然,很容易发生选择焦虑。到现在依旧还不成功。我只是在慢慢地朝自己想要的生活靠近。我知道,恰如我不会永远留在21岁,我也不会永远留在低谷。

  我想,正是这一点信念,带我离开毕业低谷的。

  也许没那么刚刚好,有哪个人或哪件事来雪中送炭,但要相信,冬天迟早会过去。

  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