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成长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全文阅读 > 第5章 致梦想——我的记忆,从我找到梦想的那一刻开始清晰(2)

第5章 致梦想——我的记忆,从我找到梦想的那一刻开始清晰(2)


  其实高中我曾心血来潮,铺开稿纸,想好人物名字,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发了两节晚自习的呆之后,我一个字都没写出来。我发现一个情节在脑子里想想跟用文字表达出来完全是两码事。我觉得这么下去也浪费时间,就丢在一边,想着等上大学有时间了再来耗吧。

  现在上大学了,还时不时有点儿明媚忧伤的情绪,于是很自然地,我开始写了。很不幸,我没有出现那种下笔如有神的场景,憋了三天,本子上还是一片空白。

  我是真的,不会写。

  后来有一天晚上,凌晨3点醒了,想到我那始终空白的本子,我就睡不着了,我起身坐到客厅,告诉自己从现在到天亮,就算是垃圾也先写出来再说。

  然后我终于写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几百字,可想而知,也的确是目不忍视惨不忍睹的几百字。

  就这样,我的梦想之旅开始了。

  到现在还是会有很多人问我,怎样找到梦想?

  我还是说不清楚怎样找到梦想,我只能说说我所理解的梦想。

  我想梦想最初的起源,应该是从儿时开始,有过的大大小小的愿望,一闪而过的念头,不要它刚一冒出来就用“不切实际”、“唉,怎么可能”之类的东西盖上去,梦想更有可能就是那种听起来不那么靠谱的东西。至少在最初还未成形的时候,它最不需要考虑的就是实际,它只需要让你感觉兴奋。那种你一想到它就心痒难耐,就想马上去干的兴奋感。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在一张白纸上,靠谱的不靠谱的,你所想到的所有。

  然后,看着每一个想法,问自己它在今天是否还令自己感到兴奋。

  经过太长远的岁月,现在的思想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儿时感兴趣的东西,现在没兴趣了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我想过的当科学家,当老师,现在想想只觉得好笑,那么很明显,这并不是我想要做的。

  然后,你还需要弄清楚,让你兴奋的究竟是那个梦想实现之后带给你的荣耀光彩,还是那件事本身。其实一开始大都是前者,这就带给人很多幻觉,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梦想,其实你不过是喜欢那种功成名就的感觉罢了。要分清究竟是幻想还是梦想,很简单,就是去做。

  就像我曾想要弹钢琴,但实际上每次音乐课我都觉得好无聊,至今看不懂五线谱。所以,我不过是喜欢幻想自己弹着钢琴很优雅很美好的样子而已;我曾想要随手就画出可爱的漫画来,直到一次陪闺密去上了一次手绘课,我才顿时发现学画画原来就是这么单调地不断重复不断临摹,我完全没有耐心去做这件事,于是后来我再也不敢说我喜欢画画了;我还说过喜欢跳舞,所以看到学校开的健身班就报了名,每天都有课,而且每天都不同,有爵士、街舞、肚皮、瑜伽什么的,经常因为哪天偷懒就不想去了,但是只有每周五的爵士舞课,是一次不落的,每次跳完舞出来,心情都特别好。看来这一样,不止是幻想而已,至少试过之后还挺喜欢的。但我也发现自己并不能坚持长时间地做这件事,一天一个小时已是极限,过了就开始有单调感。问自己是否愿意为了登台表演,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呢?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它不是我的热爱,只是喜欢而已。

  至于我还想过的养狗、周游世界,这依旧是我很想去做的事情,但却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梦想,类似于“梦想中的生活”,一个词语已经涵盖了整个过程。而我这里所说的,是指相对狭义的东西,或者换个词语,目标。梦想是一个远远的似乎够不着的点,去实现的过程则像一条从此点到彼点的线,当然那个彼点可以不断往前推,你永远可以让它更深远。

  梦想还应该是有价值产出的,换句话说,可以延伸的,比如喜欢睡觉,没问题,但是要将它与价值、意义关联起来。我所理解的梦想,应该是这样一件事,你愿意为了它承受艰难、单调、重复的练习,心甘情愿、不计得失地投入。你喜欢梦想实现那一刻的荣耀光彩,更享受为实现那一刻付出努力的每一分钟。并且你确定它有价值,有意义,在做事的前后过程,思想是不空虚的,是丰盈快乐的。它不会是单纯的享乐,它一定是要你有所付出的,它会令你更加努力,并且让你感觉一切努力都有了方向感,它会让你感觉自己突然醒了过来,从那一片年华虚度的混沌里挣脱了出来。当你回顾往昔,那段时光不是空白的,不是想不起做了些什么,而是清晰的,有意义的。

  就像我,问我大学之前十八年都做了点什么,我不记得。

  我的记忆从我为梦想努力开始清晰。

  我所理解的梦想,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神奇而美妙的东西。

  天赋真是个伤人的词汇

  上学的时候,几乎每个班上都有那么一两个聪明鬼,明明没见他怎么学习,可是每逢考试,随随便便就是前几名,可怜我们这些不灵光的,上课竖着耳朵听,下课还要抓紧复习,考出来的成绩就是不如人家。

  真是让人忍不住嫉妒,怎么自己就没长那么个灵光脑袋。

  我从开始写小说到第一次发表,中间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这一年半里,“天赋”二字恐怕是折磨我最多的词汇了。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说,写作可是要点天赋的。

  可是我从头到尾就没表现出半点天赋。

  有天赋的人会跟我一样,写小说憋了三天一鼓作气了N次还是一片空白吗?会一个星期每天都想每天都写还只是每周几百字的产量吗?会一个多月写不完一篇,完了下一篇还要等更久才有灵感吗?会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却又看着它无从下手吗?会写了那么久耗了那么多时间投出去还是石沉大海吗?

  有天赋的是什么人啊?那是那位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的谁啊!是那位从小到大每篇作文都是范文的谁谁啊!是那位过稿记录一个月多达十几篇的谁谁谁啊!

  不说那些名人了,就说经常混的写手论坛,也有不少第一次写稿子就过了的,绝大多数写个半年到一年左右也开始过稿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真是越写越没底气,我怎么还没开始过稿?是不是我根本就没任何写作天赋,是不是我根本就不适合走这条路,是不是我再走下去也不过耗费更多时间,最终还是会无功而返呢?

  我想,我是讨厌天赋这个词的。

  因为它让我感到一种不公,一种无能为力,一种人不如天的惶恐。

  为什么别人有的我没有?为什么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的成功我拼死拼活还得不到?是不是就因为我没有天赋,写作这扇大门就已永远地向我关闭了?

  天赋让我怀疑努力的意义。

  但我到底还是扛到了我的小说得到肯定的那天。

  只能说幸运,倘若中途放弃了,那我才算是真的被天赋耍了。

  而现在,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忽略天赋这个词吧,它其实于你毫无意义,产生意义的那个词,只有努力。

  对于有天赋的人,恭喜你,你的起点已经高人一等。但是,如果你总是牢牢记住自己是有天赋的,那你就悲剧了。因为你很有可能因此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看不起那些跑得很慢的人,本来就拥有令人嫉妒的天赋,还表现得那么睥睨众生,实在是很令人讨厌。另外,天赋的一个特点是,它总是在刚开始一项事业的时候显现的,如果你不用努力来维持发展,天赋基本是浪费了。就像一场起点不一样的马拉松比赛,别人是比你落后几公里,但是别忘了,他有一生的时间来追赶。别仗着有天赋就不努力,时光洗礼,等你从天才儿童变成庸碌凡人,你大概都不好意思提起自己当年特有天赋这回事了吧。

  如果你是刚好和我一样,一点天赋都没表现出来,那么也要恭喜你。你会在艰难前进的过程中学到唾手就得的人学不到的东西。我的许多重要价值观的成形都是源自于那一年半的艰难。如果你没有天赋,你更要相信时光的力量,要相信努力的意义。不要听信别人的“做这个是需要点天赋的”,相信自己,不具备这点天赋你也能做到。《异类》里说要在一个领域做到世界一流水平,要花费一万小时。看,这里说的是努力。如果你一定要纠结某名人说的“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定要纠结那百分之一的天赋的话,那请你先做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之后再说话。

  我曾经无比讨厌天赋这个词,因为它令我无数次自我否定,怀疑努力。

  现在我却更愿意无视它。因为它不是个我能控制的东西,上天给就给,不给我也没办法。

  我能控制的只有努力,所以我只有更加努力。

  比别人花了更长一点的时间,但还是叩开了那扇门。

  后来我想,没有收到上天送的这份礼物,或许正是它给我的另一份礼物。

  用你的努力打开上天给你的礼物,你会惊喜的。

  可是有了它,你才是特别的

  有次在写手群里聊天,我说,唉,不都说写个半年到一年就差不多可以过终审了吗,我这写了眼看快一年了,怎么还连个初审都没过啊。

  这时一位算是前辈的写手说道,没过初审一定是你不够努力。

  我当时觉得特别委屈。我不努力?上天作证,我还要怎样努力?我天天都围着小说转,有灵感就写,没灵感就看写作技巧书,上网就泡写作论坛,看里面的技巧帖、心得帖,帮别人的小说拍砖,让别人给我的小说拍砖,看别人发表的好小说,分析学习其技巧。随身带个小本儿,想到什么乱七八糟的情节一定往上写,生怕开新坑没想法。

  说我不努力?顿时让我有种“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的感觉。

  我不知道其他追求梦想的人,是否有过这样一段幽暗的时光,所有的努力好像都被投入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听不到回音。

  没有人理你,你只有自己。

  反正就写小说这件事而言,就不是一件努力就能得到回报的事情,至少得不到立竿见影的回报。

  它不像画画、跳舞之类的,只要不断练习,就能越来越好,有时就是你想练也练不起来,因为它需要灵感。

  灵感是个太难把握的东西,特别对于我这种没天赋的人,它总是太久才光顾一次。有时它会在你发了一个小时呆之后灵光一现,但是更多时候,或许你发了三个小时呆之后文档还是一片空白,这个空白的时间甚至可以更长,一星期,一个月。当你在它身上投入太多时间,但效果却约等于零时,你不得不怀疑这样做的意义。

  也有人说灵感源自生活,那么写不出就丢一边去生活吧。可是心里总有那种紧迫感,“生活”所花费的时间并不能计入“努力”啊,这样过了一个月“生活”,我的写作水平还是在原地踏步啊。

  当然写不出也可以去看看技巧帖之类的,可是写作是一件别人根本教不会,只能自己摸索的事。就算别人说得再透彻,你在电脑面前点一百个头,你的写作水平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提高。你只能在写作实践中慢慢体悟、运用。

  可是没有灵感,又写不出,想体悟都没有实践载体。于是又绕回了原点。

  当然有人会说,“作家靠灵感写作就像妓女靠性欲接客”,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想必也是某位作家回顾写作历程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现在让我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我也能总结出很多东西,也能发现自己以前很多的焦虑担忧根本是多余,但是在那么努力却还没获得过一次肯定的当时,谁有底气说那么张狂的话:写作不是靠灵感?

  很多时候,梦想就像一个冷漠的恋人,它高高在上,它不为所动。

  你说你很努力,它说,呵,是吗?

  你说你应该得到回报。它说谁巴着让你努力了?还不是你自己。

  你说给我一点回应,让我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它说,那就放弃啊,谁让你扎进来的。

  是啊,没有逼你,是你自己要折腾,没有谁有义务在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你一个好消息,让你重新振作起来,你不是电视剧女主角,你不会在被打击到最低谷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线光,不会被刺激得一下化悲愤为力量一下功力大增获得成功,你只是现实世界的路人甲,现实总是不为你所动,你放弃就放弃了,没有谁在乎。

  放弃它,就像自己身上的一块珍宝“扑通”掉进湖里,谁都不在乎,哪怕那块珍宝本身也不在乎你把它丢了。

  毫无价值地消失,就像你从未拥有过一样。从此,你也面目模糊地和其他任何一个人一样平庸,毫无特别之处。

  可是,你愿意吗?你甘心吗?多少人终其一生都从未得到过这块珍宝,你好不容易发现了它,哪怕它沉重得让你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哪怕它冰冷生硬从未发光。

  你愿意就这样丢掉它吗?

  反正我不愿意。

  因为我知道,有了它,我才是特别的。

  你的生活要有梦想,但不能只有梦想

  一

  如果要给那段日子冠个好听的名字,那可以叫做“为梦想奋斗的时光”,说起来倒是挺励志挺正能量的,可我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太想回顾那段日子。

  因为在这个好听的名头下,更实质的体验是孤独、焦虑、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