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长风乍起全文阅读 > 长风乍起

长风乍起


  战国末世,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在大楚王朝开国之君刘毅扫灭群王,最后建立起神州大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的大一统王朝之前,诸侯国之间几经互相征伐,弱肉强食,最后只剩下了陈国,楚国和西边最为强大而暴虐的秦国。当时的秦国在后来的始皇帝陛下“奋六世之余烈”的经营之下,早已兼并九州大地的北燕,东齐,和中部的赵国和韩国,三分天下,已据其二,只剩下了南边的两个大国陈国和楚国,还在坚守祖宗的基业,没有屈服。

  陈国的王族,本来姓齐氏,继位的陈王,一个比一个昏聩,沉湎享乐,最后导致大权旁落于强臣之手,姑苏陈家,自夏天子定鼎神州之初就世居于此,四世经营之后,一一击败了其它有权势的家族,最后夺得了陈国的统治权,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国号与王族的姓氏相同的诸侯国,倒也显得名副其实了。在夺位战争中,家奴刘氏忠心耿耿,屡立功勋,因此当陈氏攻陷了陈国的都城江都,登上王位以后,就将家奴刘氏一门升格为家将,命其世世代代为陈氏镇守祖地姑苏,永不相负!

  当时的陈国和楚国,占据了长江的天险,如果能够联合起来一致对付强秦,据天险而扼守险要之城,那么任强秦如何坚兵利甲,如何强将如云,想要灭陈亡楚也绝非朝夕之间可以做到的。这一点,陈国和楚国早已达成了共识。然而长江冲要江都,姑苏,广陵,三座城池,陈国占据其二,尤其是姑苏,对于楚国而言,更是极为重要的咽喉之地,一旦姑苏失守,敌军挥军东来,姑苏东面楚国的广大平原地区将再无险可守。姑苏对于陈国也同样重要,楚国想要进攻陈国,不拿下姑苏,那么姑苏之兵顺流而下,不须三日便可抵达楚国的都城广陵。

  正是因为姑苏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历史上陈国和楚国,为了争夺姑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仗,然而因为先有陈氏,后有刘氏,楚国竟一直不得寸进。

  这一次,陈国和楚国面临暴虐的西秦这一共同的强敌,不得已相约盟誓,结为兄弟之国,但是姑苏这么重要的城池居然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一事实一直让楚王寝食难安。楚王曾经在会盟时尝试性地提出派兵共同镇守姑苏,或者用南部边境的10座城池来换姑苏这一座城池,然而话音刚落,陈王勃然变色,会盟不欢而散。

  秦王对于陈楚两国之间的嫌隙心知肚明,在得知两国经过多次讨价还价之后终于达成盟约之后,派出了一介使臣,找到了楚王,告诉楚王,秦国旦暮之间便要进攻陈国,如果楚王可以按兵不动的话,秦国可以事后用包括姑苏城在内的陈国东境的15座城池作为感谢。楚王表面上大义凛然地拒绝了,但是内心实际上非常心动。于是在秦将蒙启率领20万大军进攻陈国,围困江都的时候,楚王不但没有按照盟约出兵救援,反而派出军队趁机围攻姑苏,在陈国的后背插上了致命一刀。

  此时陈国家将刘庄,率领着陈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屡次想出城赶赴江都救援,都被重重叠叠围城三匝的楚军赶了回来。看着西面的江都在秦军的围困之下朝不保夕,刘庄忧心如焚,楚军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只是围困,并不强攻。刘庄一怒之下,屡次率军出城,主动向楚军发起攻击,给楚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一年以后,刘庄终于收到了江都城破,陈氏王族在接下来的屠城中被屠戮一空,刘庄一时间万念俱灰,他对强秦的暴虐不仁充满了仇恨,手下的部曲受此打击,也没有了以前守城的心气劲了,居然被围攻一年毫无进展的楚军轻轻松松在一次试探性的攻击下,拿下了楚王梦寐以求的姑苏城。

  楚王向来就十分欣赏刘氏这个忠心耿耿而又足智多谋的老对手,所以当刘庄被双手反绑,擒到楚王帐下以后,楚王不但亲自下阶松绑,而且把刘庄奉为上宾,对刘庄杀伤杀死楚军数以万计的过往毫无芥蒂,当场命令给刘庄增兵2万,增发粮食补给,让刘庄为楚国继续镇守姑苏城!

  刘庄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一方面,陈氏王族已经满门俱灭,效忠无门,一方面,残暴的秦军的气焰马上就要蔓延至整个神州,有志之士都明白,秦国的国策,野蛮而残酷,制定国策的商君,曾经给当时的秦王进献《商君书》,刘庄在江都有幸被陈王赐书,所以得知了当时在上层之间都属于统治绝密的国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剥夺秦国民众的私有财产,愚昧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缺衣少食,没有独立思想,成为只能依附于国家战争机器,只知道杀戮的野蛮人。

  刘庄秉承家训,素来以为士为知己者死,人必以国士待我,则我必以国士报之。这才是他们世世代代都对陈氏忠心耿耿的最重要的原因。刘庄自问不愿意让子孙后代生活在秦国那样的国度,成为亡国奴,更兼无智无识,只知杀戮,只知顺从的弱民。当他读到商君书里面“以强攻强,弱;以弱攻强,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一群野蛮未曾开化,饥肠辘辘而又眼喷凶焰的弱民,在战争机器的驱使之下,嘴边带着残忍的笑意,闯进了陈国,楚国,闯进了刘家的家门,肆意地挥舞着屠刀,享受着杀人的盛宴。也仿佛听到了秦国宫殿内秦王得意而放肆的笑声。

  刘庄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身上。于是他在辗转反侧,经历了几个失眠夜的考虑之后,决定答应楚王的招降。但是同时提出来,因为世世代代深受陈王的恩泽,所以没有办法像对待陈王那样,世世代代为楚国镇守姑苏,请求楚王让自己二十岁的儿子卸甲归田,而自己,必将粉身碎骨,为楚国抵挡秦军锋锐!

  这个请求,于公而言大义凛然,很符合刘氏一向的门风。于私而言,未尝没有一点刘庄为刘氏保存一点骨血的私心在里面,这些暗地里的考量虽然不能够搬上台面,但又合情合理。楚王虽然舍不得刘毅这个才二十未满,但是俨然已经有名将之风的年轻人,但心里也明白这是刘庄接受投降的底线,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刘庄的请求。

  刘庄在儿子辞别之际,语重心长地告诫刘毅,暴秦肆虐不得人心,将来即便可以一统天下,也注定不会长久,我儿此去,勿以为父为念,只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在家乡广施仁义,多交纳年轻俊杰;第二,寻找是否还有陈氏王族的幸存者,如果找到了,将来想方设法帮助陈氏复国。刘毅出于对父亲的敬重和忠义的家风的影响,当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之后过了不到三年,楚国在接连三次足以决定国运的重要战役中一一败北,秦王终于灭亡了楚国,成为了华夏历史上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位皇帝,号曰始皇!而刘庄也不打折扣地实现了他为楚王粉身碎骨,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承诺,在姑苏外无援兵,内乏粮草的情况下,率领新旧部将,誓死不向暴秦投降,为楚国的护国战争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秦军破城以后,蒙启出于愤恨,将早已战死的刘庄五马分尸,再把尸体扔下长江喂鱼。

  刘毅得知噩耗,痛泣三日不饮不食,立下毒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从此四处联络父亲侥幸逃脱的散兵败将,亲旧部曲,和陈国楚国的遗民,约定暗号,要等待时机一跃而起!

  始皇帝登基不到三年便一命西归,传位于时年十四岁的二世皇帝。二世皇帝完美地继承了秦国不把老百姓当人看的国策,通过各种徭役,修建长城,广修宫殿,大造陵墓来役使各国遗民。每日里和宠臣饮酒作乐,在国都咸京内胡作非为,带着护卫身穿便装,看到大街上有姿色稍微出色一点的姑娘,便强行掳掠到皇宫,肆意淫乐,如有不从,轻则乱棍打死,重则株连三族。王公大臣,豪门贵胄无一幸免!

  二世皇帝忽有一日听一个来自楚国的亡国佞幸宠臣,说起江南一带美景如何如何令人心神驰往,江南的美女如何如何端庄而内媚,善走猫步,扭动的水蛇腰如何如何让男人垂涎欲滴,尤其是姑苏城一带出产的美女质量最为上乘。二世皇帝大悦,立即召集群臣,决定要开凿一条从咸京直达姑苏,全长一千五百里的超级大运河,第一是要方便尊贵的皇帝陛下乘着他的超级大船宫,一面游乐,一面巡视王土,正好也给这些愚昧的百姓找点事情做,省的他们没事一天到晚就琢磨造反!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燕赵的遗民领袖程胜在泽湖率先举起了反抗暴秦的义旗,从此以后,天下汹汹,仿佛一夜之间,无数的义民和他们的领袖纷纷在各地称王,向秦国的郡守,城池发起了攻击。

  刘毅早已等待多时,瞅准了时机,率领手下的精兵良将,一举攻破姑苏,以楚国遗民和将领的身份建立楚国,自立为楚王!楚王刘毅以摧枯拉朽之势,东奔西讨,南征北战,用了不到四年迅速地扫平了二世皇帝在长江以南的政权,占据了原来属于陈国,楚国的广大疆域,这一年,楚王三十五岁!然而此时大一统王朝的观念早已深入民心,雄才大略楚王陛下自然不会满足于江南一隅,他雄心勃勃,先要北上扫灭此时风头最劲反王田横,接下来再攻破浑谷关,生擒此时见势不妙,已经把势力全面龟缩到原来的秦国本土的二世皇帝,他心里发誓,一定要把二世皇帝生擒活剥,剁成肉酱,才能发泄他失去父亲的痛苦!

  然而田横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早在反秦之初,当时各路义军面对强大的秦国军队,还处于结盟状态的时候,田横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大战中慢慢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田横本是齐国王族的庶支,祖上很久之前就已经没落,但是天生神力,更兼性格爽朗,乐于助人于困境,仗义疏财,所以在祖地青州一带深得民望。当他决定举起反旗的时候,他一身是胆,毫无畏惧的个人魅力更是让部下心悦诚服。

  当天下义民纷纷举起反秦的旗帜以后,大泽湖的出头鸟程胜和当时聚集在他身边的10万戍卒,成为了秦王朝的头号打击目标,秦王宿将蒙启,不顾自己已经是60岁的高龄,亲率40万秦军,把程胜团团围困在巨野城。

  程胜挟首倡义事的威名,以泽王的名义向天下各路义军发出了求援信。十八路义军率领他们的军队纷纷赶到了巨野城的河对岸,和兵容整齐的40万秦军隔河相望。大家都明白,这一战不但是决定义军士气和信心的关键一战,更是获得天下民众认可,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

  蒙启的威名,绝对是当时各国诸侯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时过境迁,蒙启也已经年过花甲,垂垂老矣,但是人的名,树的影,十八路诸侯的军队加在一起早已经超过了40万,但是面对似乎冷峻毫无所动的秦军,大家心里都在打鼓,谁也不敢贸然对秦军率先发起攻击,哪怕是英明神武如后来的大楚开天皇帝陛下刘毅,此时也只是暗中整勒部队,观察时机,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

  当时全部身家加在一起不过两万军队的田横,做了一件让天下人至今想起来都热血沸腾的事情。田横面对宿将蒙启,毫无惧色,毅然决然地率军渡河,在各路诸侯的围观之下,渡河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将随军携带的锅碗瓢盆全部砸毁,扔进巨野河,再用斧头把渡河的船只一一凿沉,最后才整肃全军,以毅然决然,有去无回的姿态,率领全军冲向了严阵以待的40万秦军!

  各路诸侯的热血仿佛干柴烈火一般,瞬间燃烧了起来,一时之间,所有的算计,所有的摆不上台面的私谋仿佛三春的残雪,在温暖的阳光下消融殆尽。诸侯们尽数被田横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感染了,于是争先恐后渡河,纷纷向秦军发起攻击,终于击退秦军,赢得了反秦义师最为关键的第一场大战。

  泽王在秦军解围之后,论功行赏,率先承认了田横作为齐王的地位。

  刘毅知道和齐王的战争,实际上最终将决定鹿归谁手,从来不敢懈怠。但是齐王向来宽厚待人,又兼作战敢于身先士卒,手下人人乐于效命,一时之间,竟然难以越过大江北上半步。

  正在此时,二十出头的陈英仿佛从天而降,自称姑苏普通士人,族人惨遭暴秦族诛的亡族遗幸,带着他深沉的谋略,独到而又入骨三分的战略眼光,加入了刘毅一方。从此刘毅文有韩胜,夏侯婴,李广武;武有萧绰,曹葵,这些大楚开国战争中最优秀的将领和谋略家们甫一聚集,智慧的碰撞就散发出了璀璨而耀眼的光芒。至此,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楚王这边倾斜。

  陈英丝毫无愧于大楚王朝头号谋略家的身份,一来到楚王身边,便利用齐王心高气傲,难于接受骨鲠之臣直言进谏的缺点,成功地离间了齐王和他的头号智囊,号称亚父的相国曾范之间的关系,通过重金买通齐王身边的亲近大臣,日进谗言,使齐王对曾范日生嫌隙。曾范尤不自觉,还和以前一般,经常为国事和齐王争得面红耳赤,最后齐王一怒之下,罢黜曾范,遣人将他送回故里,美名曰安享晚年。曾范到家后不久便在忧愤交加之下,疽发背而死,从此齐王如同自断一臂。

  少了曾范这个号称神秘莫测的鬼谷道人关门弟子的火眼金睛,名将韩胜,夏侯婴等人的阳谋阴谋才开始有了用武之地。韩胜为齐王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的连环套餐,环环相扣,齐王一旦陷入其中半步,就会如同落入陷阱的猛兽,无论如何挣扎,只会越来越紧,越套越牢,绝无逃脱的可能。最后楚王经历了大战70,小战300余,逐一剪除了田横的羽翼,终于擒杀了反王田横,攻破浑谷关,生擒了时年三十岁,早已经自乖自觉将自己的二世皇帝降格为秦王的胡满,囚车运送姑苏,亲自割下胡满的人头,在父亲刘庄的灵前痛哭不已。

  刘毅终于在自己四十二岁这一年,一统神州,以楚国遗将的身份建立了大楚王朝,定都姑苏,年号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