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金达省这一辈子没白活,活得值呀!r
已经许久了,他仍然沉浸在过往的成功、幸福和淫乐的美妙回味中……r
9、市长亲授“教科书”(1)r
“滴铃铃……”电话铃声突然燃放鞭炮似的响起,将金达省从久远的回忆中,拉到现实中来。拿起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那是许刚川市长富有男中音磁性吸引力却不失威严的声音:“老金,今晚十点,我在办公室等你,和你谈谈福虎路拆迁的有关问题。”r
“好,好,我准时去。”金达省一连声地允诺。r
放下电话,他立刻调整了自己晚间的安排:先是给施东梅发了一个不留姓名的短信,让她等自己重新约会。接着,再次翻阅有关福虎拆迁的相关资料。许市长召见可不是小事,他对工作相当严谨,他要问你的事情,自己早就弄得清清楚楚,或许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你必须充分做好准备,还要现场观颜察色,随机应变,按照市长的思路来发表意见,提供对策。而市委江书记却不是这样,他总是全面听取各方面意见,然后才综合确定最后的决策,可以说,那是真真实实的集中群众意见的科学决策,而许市长的决策,只是让你配合他走个听取群众意见的的过场。向江书记回报,讲错了也不要紧;但对许市长讲话,你要小心再小心,一句话不合他意,就有可能遭白眼。那可不得了。市里有好几个干部,就是在遭到许市长白眼后,被贬调到其他部门工作。真正是“一句不慎,满盘皆输”呀!r
滨海市是个革 命老区,解放初期,滨海籍在北京的国家部级以上干部,据说有几十个人,文 革后,被打倒的老干部重新出山,人老了故乡情结加倍浓厚,在他们的提携下,滨海先后有几十个干部调到省里工作,特别是第一任滨海市委书记调任省委组织部长后,滨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成员,有不少直接调到省相关部门当头头。最多的时候,省里部委办局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主要负责人来自滨海。经济发达的宁南干部有点不服,曾经戏言,在我们省里,宁南出产值,宁北出干部,谁要是想当厅级领导干部,就想方设法到宁北最好是滨海市任职行了,保准不出三两年,平步青云到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