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市府上访(3)r
这时,湖海区来的人互相商议了一下,准备让德高望重的董老代表大家发言,董老把材料在手里扬了扬,站了起来。r
就在这时,眼明嘴快的金达省及时发现了这一动向,马上向接待室主任郭鲁生耳语了几句,在他点头后,也站起来,大声说:“啊呀,真没想到,我们德高望重的董老也来了。上访的市民同志们,他是我们的老领导,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中,有好几个过去都曾是他的部下。你的意见份量很重,谁也不敢当儿戏。我刚才请示了一下郭鲁生主任,让董老和另外几个享受厅级待遇的离休老干部也坐到主席台上来,他们坐在台下,我们几个人谁敢坐在台上?折都折死了!”r
“不不不,我还坐在下面好,我今天是来上访的,坐在上访席上比较合适。”董老连连摇手,不住地推辞。r
郭鲁生主任真诚地说:“董老,刚才没在意,不知道您老人家也坐在下面的人堆里。抱歉抱歉,还是请您老几个上来坐吧!”r
“金达省一直站着没坐下,这会,接着郭鲁生的话趁热打铁:“让我们大家欢迎董老他们几个老前辈到主席台上就坐。”r
湖海区来的上访者,见市里接访的领导这样尊重和推崇董老,都认为他代表大家出面讲话,一定管用。因此,一定要利用老同志威望和影响力这个有利条件,让市里答应大家的请求。于是,跟着金达省,率先鼓起掌来。湖海区的人一鼓掌,其他人也都鼓了掌。大势如此,董老他们无法再推托,便鱼贯着走向主席台。r
董老他们坐上主席台后,原来台上台下对垒的格局,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间激烈对立的情绪,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缓和了不少。r
特别是董老,坐到主席台上后,客观上就成了与金达省他们“一条凳”上的人,这种微妙的变化也转变了他的心理角色定位,他的发言,只是纯粹的建议和请求,全然没有了“火力”,而且,在发言结束时还说道:“福虎路西延拓宽是市政府造福民生的德政工程,我们非常赞成和积极拥护,虽然我们被拆迁户提出了一些意见,但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服从建设公益事业的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不做拆迁绊脚石,确保福虎路西延拓宽工程顺利进行,为建设现代化的新滨海作出一个市民的应有贡献!”r
董老的话音才落,金达省和台上另外几个接访者,就都起立热烈鼓掌。r
台下也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大家感到奇怪,特别是湖海区的人更感到不解:董老这是怎么啦?上访反映问题请求市府解决的,怎么变成了向市府领导表态了?!r
看到董老他们几个有份量的老同志,突然间都松了弦,其他上访者也撑不住劲了,纷纷说:“董老已经代表大家发了言,我们也没什么说的了,把材料交上去得了,要反映的问题都写在材料上。”r
一份份材料交到了郭鲁生主任的手上,下面的座位上发出卟啦啦的响声,已经有上访群众退场了。r
郭鲁生主任大声说:“市民同志走好,请大家放心,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尽快给予答复。”r
看着纷纷离去的上访者,金达省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不屑地吐出一句话来:“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