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拆迁》全文阅读 > 第四章 胡萝卜与大棒 59、安置房的诱惑(5)

第四章 胡萝卜与大棒 59、安置房的诱惑(5)


59、安置房的诱惑(5)r

丛礼镇是晚上十点半钟到拆迁指挥部的。他在签约阶段的翌日零点前,提早一个半小时赶来,原以为肯定不迟了,没想到还是来迟了,比他先来的人很多,而且听说有七八户已经签了约,就抱怨有病的老伴,让她躺在床上休息不要来,可她偏要来,说是这样的大事,她不来不放心,结果慢慢吞吞地一直拖到现在。老伴却说,离十二点还早着哩,你急什么,还真的怕赶不上这趟车呀!r

在第13小组办公室里,他们没有看到组长程红英和副组长卫日东,一问,原来在二楼206房间,正一户一户地与被拆迁户算账签约哩。丛礼镇就扶着病歪歪的老伴爬上二楼,敲开了206房门。r

程红英一见他俩,连忙站起来打招呼,还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让丛奶奶这个病人坐下。r

卫日东屁股抬也没抬,反倒问:“你们来做什么?”r

“我们也是来签约的,我家老太婆是个病人,身子骨弱,挺不住,能不能先和我们把账算一下。”丛礼镇说。r

“这个不行!”卫日东一口拒绝,“我们都是按先来后到的次序安排的,你要插队,别人就会有意见。你们还是到下面去等吧。”r

程红英对卫日东说:“老丛家情况特殊,我们就破个例吧。”r

卫日东还是不同意:“天虹小区安置房有限,供不应求,最后能不能拿到,还要看排号。所以,他家要插队,得要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只要比他先来的人没意见,我也没意见。可人家先来的都已经等了好几个小时了,让他家先来,别人要是吵起来谁管?要是有人因此气跑了谁负责?还是先等等吧。”r

丛礼镇还想说什么,老伴连忙拦住他:“算了,人家小同志说得也在理,我们不能让人家为难,就先下去吧,拆迁已经宣传发动这么多天了,也不在乎再等这几个小时。”r

程红英打招呼说:“那就这样吧。不好意思,请你们谅解。”说罢,又把老夫妻俩一直送回一楼办公室,不但动员一名先来的同志给老病人丛奶奶让了座,还给她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奉到她的手上。r

过了没多长时间,丛礼镇的手机接到了通知,让他和老伴上二楼去,先和他家算账。看来,准是程红英主任发挥了作用,劝说卫日东改变了主意。r

卫日东在丛礼镇老夫妻俩来之前,已经给他家算好了账。可是,当他把补偿金额告诉丛礼镇时,却与他在家里算的明显有出入,仔细核对了一会,才发现问题原来出在阳台公摊面积上。丛礼镇家的房子有两个外阳台,后来搞装修,用铝合金窗把阳台都封了起来,就都成了内阳台。当时搞“房改”,内阳台的面积是按实全算的,而外阳台的面积只算了一半。所以,丛礼镇认为自己家的阳台是外阳台,应该在公摊面积中补足两个只算了一半的阳台面积,而卫日东却说,测绘处提供的数据是一个外阳台,一个内阳台,所以,要补公摊面积,也只能补给你家那个外阳台的。这样一来,双方在阳台公摊面积的计算上就有了差距,按丛礼镇的账,两个阳台都补,就要补4个多平方,而按卫日东的账,只补一个阳台,就只有2个多平方,按照估价公司对他家拆迁房给出的价格,折算下来,要少补1万多元。r

两人为此争执起来,双方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签约陷入了僵局。r

程红英见况,出来协调说:“后面的人还在等,总在这里争执也争不明白,我看还是老丛再找找证据看。只要找到证据,我们保证认账!”r

“找证据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要是我找到了,你们还给不给我家把天虹小区的安置房留着?”r

“这个难办,谁也不能保证你。”卫日东把头摇得像卜郎鼓。r

程红英也没了招:“老丛,你赶快回家找证据,只要能在今晚十二点之前找到并且送来,我们肯定认你这个账。”r

丛礼镇百般无耐,只得背起老伴下楼,火速回家找证据。r

证据哪有这么好找的。三天以后,他终于在市规划局档案馆查到了自己住的这幢楼的建筑施工图,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家的两个阳台,果然都是外阳台,都应该补足另一半的公摊面积,他与卫日东的差距和争执,都是由测绘处的失误引进的。r

证据是找到了,账卫日东他们也认了,可是,天虹小区的安置房却没了。r

卫日东说:“天虹的安置房只有200套,签约又不能等你,你就是现在签约,也早已在200号以后了,天虹的房子怎么拿得到?还是在另外的安置房小区选选吧。要选还要趁早选,选迟了,这些地方的安置房恐怕也难拿得到了。”r

丛礼镇的牛脾气又上来了:“不行,我一定要天虹的房子!不给,我就不签约。签约耽误下来是你们造成的,你们得病,却让我吃药,天下哪有这个道理?!”r

就这么一来,丛礼镇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到手的天虹小区安置房飞了,在家里成天被儿子儿媳妇埋怨。而且,他为此一直和拆迁指挥部的人犟着,非要把这个理扳过来,最终也有悖初衷的成了福虎跌拆迁的“被钉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