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藏婚(原名<情爱拉萨>)全文阅读 > 第272章:卓嘎:焚香

第272章:卓嘎:焚香


从小我们就知道对佛祖的敬重是要用香味表达的。所以在我们这里,到处都能看到香炉。山垭处、流动的江水边、静谧的湖泊旁、先祖们住过的故居、废弃的神殿等等。我记得奶奶有本书叫《普慈注疏》,那是一本笨教的书。小时候奶奶不让我看,她偶尔会翻翻,就坐在天井温暖的阳光里。奶奶喜欢看书,不只是佛教经典,报纸、杂志,找到什么就看什么。我现在都记得她拿着《普慈注疏》给我念的那一段:“聂赤赞普从天界来到人间时,上天同时派本雅阿、次米及佐米随聂赤赞普到人间。‘父王道:天神受命下凡界,人间污浊多瘟疫,雅阿开道走马前,次米保驾在左方,佐米护卫于右侧,驱邪焚香有雅阿,……”这是个遥远的故事,不过由此可见,我的先祖们最初迎请神灵时,就已经有了焚香的习惯。”每年的五月五日,是“世界焚香节”。每年的那天,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会升起青烟,个个香炉里都会火光熊熊。

据说很早以前,佛教开始传进雪域时,是莲花生大师降伏了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等山神,把他们封为佛教的护法。修建桑耶寺时,运用神灵附体的法术,进行降神祭祀。寺院落成时,藏王赤松德赞命人在桑耶寺附近的海布山顶砌一个巨大的香炉,定于5月15日那天焚香祭神,“香烟袅袅,大有弥漫整个世界之势,因而得名‘世界焚香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每天早晨,天蒙蒙亮时,我都早起焚香祈祷。

这是习惯,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仪式。神跟我们一样,早上也会起床,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后接受信徒的供奉。所以我们不能偷懒,要早早起来,让香烟升起,佛祖会闻到香味,感受到我们的虔诚。

136book.com

把柏枝、五谷、香炉献上,让火把它们熏干净,让水把它们洗干净,让风把它们吹干净,贡献给佛祖。

136book.com

只有青烟升起时,这一天才真正开始了。

香炉修在院子里的厨房顶上。

我穿了一身黑丝绒的藏裙,系了一条五极线条相间的帮典。发辫放在辫套里,头顶上戴了一玫大大的黄色密蜡。打扮整齐,看天天睡得正香,嘴角还挂着一抹微笑。我的孩子我的宝贝啊,梦中也许见到了他一直想要的小玩具车吧。亲了亲他的小脸,愉快地下楼,在杂物间拿了装香草的袋子,打开厅的门,凉凉的空气扑面而来,天空还没完全化开,星星挂满天空,月儿露出半个脸。

顺着铁梯上了房顶,水泥做的香炉,刷了白白的漆,立在屋顶东边的角上。

136book.com

我把头天燃尽的灰掏出来,扎西也上来了。他把报纸点着放进炉里,再把杜鹃枝和柏枝放进去,撒了些糌粑和青稞酒在里面,明火熄灭,青烟袅袅上升,神秘的馨香弥漫开来,笼罩了扎西和我。

我们把袋里的青稞抓出来向天上撒着,一边喊着:神胜利了!请神保佑。

焚香时,我喜欢跟扎西在一起。在我的几个男人中,只有扎西还遵守着传统的礼佛仪规。他穿着传统的藏袍,安安静静的,和我一起完成每天的仪式。

世事纷呈,冲击着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些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就像现在的我们,一些人生活在现代与传统的夹缝之中左右为难,一些人干脆跟着现代生活的节奏而丢弃了传统的习惯。然而却还是有些人,无论身在那里,生活怎么改变,心里始终忘不了祖宗传承了千年的习俗,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此时的扎西,穿了白色的袍子,左耳上挂了金色的环,我们并肩屹立在第一缕阳光里,双手合十,任青烟在我们身上缠绕弥漫。

邻居的院子里传来响声。我收回目光,回头向扎西灿然一笑,弯腰提起装香草的篓,说:“下去吧,天天该起床了。”

扎西接过篓,憨憨地笑着转身。

抬头,再次看了看东方的天空,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射出了万丈霞光,天空慢慢变得湛蓝,周围雪山隐隐约约。近处各家房顶上,插了一年的幡色彩已经陈旧,边缘变得丝丝缕缕,然而幡上的六字真言却依然清晰,随风而动,把祝福的愿望散播到清凉的空气里,佛祖的光辉随阳光普照。

下楼时,无意中抬头见到嘉错房间的窗帘动了一下。他,是不是刚才一直在看着?如此一想心里升起了一丝歉疚。如此下去,何时是个尽头啊。女人的目光追随男人,男人的目光停留在女人身上,天经地义应该如此。为什么这些天经地义的道理到了我们身上,就变成一种痛苦?一种沉重的负担了呢?

(才到昌都,还得有几天才能回到拉萨,请大家原谅。不过此行拍了不少的好片,到时发给大家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