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藏婚(原名<情爱拉萨>)全文阅读 > 第280章:卓嘎:神幡

第280章:卓嘎:神幡


回去前一天,嘉错带着朗结出去,回来时抬了一个大纸箱。原来他们买了电视机和DVD机,还有无数的藏语碟片,说要回去放电影赚钱。

央宗高兴极了,围着电视机转来转去。

我们仍然是坐了卓一航的车,朗结则开了他老板的车。

蓉也跟着一起去。她是跳舞的,无论是在雪山顶还是还是森林里,都穿得极少,薄衣轻舞,如一个坠入山间的女妖。

到林芝的色季拉山顶时,看到满山遍野的经幡在雪地上招展着,我们停了下来。

山垭处有两个卖经幡的小孩。见我们停车,急步跑了过来,举着幡和隆达,喊着买我的吧,买我的吧,二十块。

我接过一卷经幡和两卷隆达,共付了三十块钱,和央宗往山上走去。

经幡在我们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是祈福特有的形式,外形上分为三种。一种是印有佛教诤言和各种自然图案的红白蓝绿黄呈方形的薄纱布,一块连一块缝在绳子上,悬挂在山垭处、河谷当风的地方,一般人烟稀少我们却认为那里有圣迹。第二种幡是一条长方形的布条,颜色单一,上面也印有佛陀的诤言,布条的一边缝在木杆的上端或是环绕成塔,立在寺庙的庭院里或是立在山坡上、空旷的原野上。在林芝和我的老家,常见到这样的幡,单一的颜色插在向阳的山坡上,山风拂动,像极了古战场上的旌旗。第三种仍然红白黄绿蓝的方块薄纱,每块薄纱边上镶了单一色彩的边,上面印上佛陀的峥言,系在柳枝条上,插在楼顶的角上或是神山的祭祀处。

自古以来,经幡的颜色就是固定的,排列也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最顶端为蓝色,它象征博大厚德的蓝天;接下来是白色,象征绵软吉祥的白云;白色下面是红色经幡,象征生命的火焰;红色下面是绿色的幡,象征神圣洁净的水;最下面是黄色经幡,象征养育我们的大地。这五种色彩的排列方式体现的是我们对组成大自然五种物质的敬畏。我们自小就知道,只有大自然风调雨顺,我们才可能太平祥和幸福安康;当灾害来临的时候,无论贫穷富贵高低贵贱都无法逃避。我们企盼着风调雨顺亲人平安,用印上经文的五色经幡来表示这种心理依托。

在大自然中,万物的顺序都是佛祖安排好的,天不可能代替大地,水也不可能代替火焰,所以这五种颜色的幡也不能随意摆放。

对于我们来说,挂经幡是为了祈求远行的人平平安安,祈求世界和平安宁,不是为了装饰山川。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雪山森林因了这五彩的幡上下飞扬,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绚丽斑斓。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就是这么传承着属于我们民族独特的符号,把它悬挂在雪山之巅,张扬在森林大河之上,印在太阳的光辉下面,让心愿与自然万物一同永恒!

朗结和蓉在我们右边,俩人正在商量往经幡上写什么字。

央宗敝了一眼蓉,翻着白眼,说什么女人嘛,穿成那个鬼样子,难看死了。

我看了看蓉,她穿了一身紫色的碎花绸衣,风一吹,曲线毕露。

收回目光,把手上的幡打开,一头递给央宗。说朗结是老三,如果要另外成家,我们就是亲戚,你如果不喜欢人家,将来怎么去亲戚家串门呢?

我才不去她家呢。央宗说,拉着绳子一端向山上走去,很快绑好。

我把绳子的另一头绑在旧幡的绳上,回头向下面看去。见扎西带了天天在雪地上玩得正欢,莲正和买经幡的小孩聊天,一身华贵的洛桑和威风凛凛的金色藏獒尼玛站在她身边。卓一航拿着相机在拍对面的南迦巴瓦雪山,其他人有的在车上,有的在经幡丛里乱窜。

我站在上下翻飞的经幡里,居高临下看着公路上的人,周围雪山林立,天蓝如洗。风拂在脸上,刺骨的寒意。这样的环境是我所熟悉的,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才知道自己是谁,才能无所顾忌地笑自由自在地唱,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是不属于牧女卓嘎的。

从怀里掏出隆达(隆达是一种祈祷用的小纸片,上面是印着佛教的说教故事。隆在藏语里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所以也有人翻译成风马旗。)往天上一撒,印有经文的纸片在蓝天下纷纷扬扬,我仰望着,用藏语兴奋地大声喊着“神胜了!”下面的人听到,也跟着把隆达往天上扔着,此起彼伏的“神胜了”便在群山间回荡着。

“看啊,木卓巴尔的山尖露出来了。”朗结指着远处大叫着说。

所有人都转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