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不知何处全文阅读 > 第14章 初战山西

第14章 初战山西


去了老板办公室的财务经理没再找凌云麻烦,凌云估计她从王纪平那里听了事情经过。

凌云再去财务的时候,想起那天的摩擦,总觉得怪怪的,难免心存芥蒂。但财务部经理王洁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该说说,该笑笑。还热情的和凌云打着招呼。

凌云哭笑不得,也不好再和她保持距离。这人的性格还真是有意思,像个小孩,自己想怎么就怎么,丝毫不顾及别人。这样的性格在职场上是大忌,很不讨喜。但谁让人家哥哥是老板呢?自然不用顾忌别人脸色,不像自己,处处陪着笑脸,讨着欢喜。凌云闷闷感叹着。

艳羡归艳羡,工作还得做。与岳溶溶的合作慢慢进入实质阶段,凌云手上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很快就迎来了山西项目的招投标。

全国5家合适的产品,山西省允许三套进去。也就是说通过招投标淘汰两套。按说竞争不算激烈,可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三套产品哪套能进去各个地市,还得再战一番。当然了,省上的招投标是第一步,这一步中不了标,下一步就无从谈起了。

这段时间,王纪平和岳溶溶一直呆在山西,凌云也密切关注着那边。

这天下午,规定的时间到了,凌云一整天都心神不宁,等着山西的消息。虽说自己没出太大的力气,但这件事情,凌云始终参与其中,是以也难免患得患失。

下午2点,手机突然一响,是王纪平的短信,应是群发的,短短一句话:

同志们,我们成功了,属于1/3。

1/3,也就意味着中标,而不是被淘汰的1/2。

凌云也很兴奋,忙回了短信热烈祝贺。

中标了,凌云想着,那么王纪平和岳溶溶应该很快回京准备产品了吧。谁知非但没有等来他们回来的消息,王纪平一个电话,把凌云和业务部经理召到了山西。

省上中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以各个地市为单位,从中标的三个产品中选一个作为本市使用,主管部门是各地市教育局。三个中标单位都虎视眈眈的盯着,想尽快占有市场,这也是王纪平紧急调业务部经理和凌云过来的原因。

当天夜里,王纪平说明情况,几人便趴在一张山西地图上分析起市场来。参与会议的还有另一个人——林山,王纪平的好友。山西出版集团的副总。山西出版集团没有参与这次的招投标,林山是王纪平找来帮忙做公关工作的。

有熟人好办事,在林山的建议下,几人决定兵分三路,一个一个地市分头工作。按照王纪平的划分,王纪平一组,岳溶溶一组,业务经理梁清白和凌云一组。王纪平和岳溶溶分别带个司机,梁清白和凌云则自己开车。山西各个地市的教育局领导林山都认识,但关系亲疏有别。按照分工,岳溶溶和王纪平分别去林山关系好的地方,这些地方拿下订单的希望也大。而梁清白和凌云则去林山关系一般的地市,按照林山的判断,这些地方的人不见得会买他的账。但王纪平的意思是一定要每个地市都走到,成不成的都要拜访过再算,万一哪个教育局就看上了我们代理的这个品牌,不去岂不是把机会留给别人。

凌云明白了,自己和梁清白就是去碰运气的,碰上了固然好,碰不上也没抱什么希望。关键是王纪平和岳溶溶两队。所以心里也没了什么压力,且做且看。

凌云他们分到四个地市,大同、朔州、忻州和晋中,刚好在一条线上,也确实相距也比较远。林山打过电话后,大同的局长答应了见面,让第二天一早到他办公室谈。太原到大同接近300公里,为了不误事,必须连夜出发。于是梁清白和凌云带好相关资料和礼品,马上出发。

第二天,梁清白和凌云早早去了教育局楼下等着,上班时间一到,二人便到了局长方海宁办公室。方局长也是刚刚进门在办公桌前坐下,二人进门自我介绍完毕,方局长还是比较热情,说他们正想了解了解产品性能,让二位给好好介绍介绍。梁清白和凌云忙拿出资料,并把从王纪平岳溶溶那儿学来的,加上两人昨晚大半夜没睡觉临时学来的产品知识详详细细的介绍给方海宁局长。

方局长听到一半挥挥手让他们停下,打电话又叫了几个人进来,也没介绍,就说是相关科室一起来听听。

一时间梁清白和凌云有些傻眼,不知道该从头说起还是接着说。还是凌云灵机一动,赶紧把资料找出来一人发了一份,同时道:“几位领导刚进来,我们刚才正在给方局长介绍我们的产品性能,主要是有以下几点。”边说边拿出资料捡着大标题念了一遍。

凌云念完,梁清白也反映了过来说:“是的,这些我们刚给方局简单介绍了一下,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我们主要能帮你们解决哪些问题。当然各位领导有什么要问的,可以随时打断我。”

几位都在看材料,自然也没打断他的,于是梁清白又卖力而仔细的介绍着产品。终于话说完了,梁清白看着方海宁轻轻说:“方局,几位领导,我们的产品技术肯定是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而且在你们使用后,只要你们一天不淘汰我们的产品,我们会一直做好售后升级和维护。”

方海宁和其他几人都在看着材料没有吭声。屋子里静悄悄的,凌云有些不安,不知道这次匆匆跑出来会不会有什么结果。

良久,方海宁问其中两个人:“张科,曹所你们看呢?”

那两人对视了一眼,年长的开口道:“华科的牌子倒是信得过,我们电教所用过他们很多产品,售后也还不错。但这个产品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不了解就不好说了。”

华科就是凌云他们代理产品的品牌。看来说话的是电教所的,也应该就是方海宁口中的曹所,另一位张科又是哪个部门的呢/。凌云默默想着。

这时那位张科也开口说话了:“确实不了解,不好说。”

“行,那你们下去再了解研究。”方海宁说,又对凌云他们道:“我们需要熟悉一下几个品牌,对比一下。感谢二位今天来给我们解惑,你们把资料和联系方式放下,有什么需要,我们再联系你们好吗?”

凌云二人赶紧给每个人都递上名片,凌云笑着问他们的联系方式,几人都表示没有名片。凌云当时也没想这是人家在委婉的拒绝,便说:“没有名片留个电话给我好吗?我也好联系诸位,随时通报我们的新信息,方便服务嘛。”几个人都没理凌云。凌云这才意识到是不是有些唐突,人家应该是不愿意给,不由涨红了脸,眼神里便有些委屈,抿着嘴不说话,又不甘心的看了看方海宁。

看见凌云这样,方海宁突然笑了笑,从桌上名片盒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了凌云。凌云忙双手接过,连道谢谢。这时自己手机又震动了起来,凌云一看,号码不认识,正犹豫着是接听还是一会儿给打回去,电话又断了。只见刚说话的那位曹所挥了挥自己的手机说:“我的电话,有事联系。”凌云又忙道谢。

从教育局出来,凌云看看梁清白,说:“现在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等着呗。”梁清白叹了口气。

“梁经理,你觉得我们有希望吗?我怎么觉得这帮人不怎么愿意联系咱们似的。”凌云说。

“不是不愿意联系,而是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到位。这些人初次见面都这样,能给你个电话就很不错了。说实在的凌云,我都没想着给他们要电话,因为以前要从来没要到过,都是过后拐弯抹角问来的,你还真行,有胆识!”

凌云一愣,要个电话这么难啊,看来自己还真是无知者无畏,歪打正着捡了个便宜。

“那咱们就干等着?”凌云问梁清白。

“哪儿能干等着,咱们还得去其他地方呢。”梁清白说着开始打电话。挂完电话,梁清白脸色有些不好看。对凌云说:“其他几个地市林总都没联系上,但王总的意思既是没联系上也得去,我们就去碰碰运气吧。林总说这几个地市领导都是新换的,他帮忙找找电话,实在没办法我么就只能自己去碰了。走吧,我们边走边等消息。”

于是二人又一次出发,边走边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