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不是人间富贵花:民国名媛情事全文阅读 > 第3章 张爱玲/洞悉人心也惘然(3)

第3章 张爱玲/洞悉人心也惘然(3)


  她写了一张字条给胡兰成,让他不要再去看她了。这个举动折射出张爱玲对爱的自觉,她烦恼是因为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此时的胡兰成已是有妇之夫。再不在乎世俗眼光的叛逆女子,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当个小三。近情情却怯,她扭头说走开,心里却盼望他靠近。

  风月老手胡兰成岂会看不懂这种欲迎还拒的女性娇羞心理?他一笑置之,继续殷勤地上门。张爱玲心底自然是欢喜的,胡兰成若是个急得抓耳挠腮不敢上门的愣头青,又怎么配做她的爱情对手呢?她有一腔柔情,早就盼望一个人出现来释放。胡兰成如此知情识趣,她是一万个不舍得放他走的。

  他虽然是已婚男人,但她愿意屈服,放弃自己的骄傲。

  有一次,胡兰成提起,在杂志见过她的一张肖像。于是张爱玲主动要把这张照片送给他,并且在照片背后题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段话传播甚广。一开始不明白,爱就爱了,怎么会“变得很低很低”呢?其实,这是因为张爱玲此时已经过心路百转,她为了爱他,放弃了自己的骄傲和自尊,情愿做一个插足的小三。牺牲越大,位置自然就越低。

  以一种卑微的姿态去爱,越发会爱得义无反顾。

  一直在想,张爱玲怎么会迅速爱上胡兰成的呢?而且还爱得那么彻底。

  想必,是因为他人才风流,文才风流吧。

  胡兰成当时已经38岁,依然是一副讨女人喜欢的书生形象。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言以蔽之,一个才子,一个人渣。

  胡兰成从小家贫,在社会底层吃过很多苦。他早年有个发妻叫玉凤,后来病逝了。胡兰成为了埋葬妻子,四处借钱却四处碰壁。

  这件事深深刺激了他,他说:“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难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是幼年时的啼哭,都已还给了母亲,成年的号泣,都已还给了玉凤,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仁!”

  其实无论他如何妙笔生花,真正原因不过是穷怕了,所以无所不为。

  当汪精卫注意到他的几分才气,有意网罗他时,胡兰成其实很清楚自己要选择的,是“汉奸”这样一个职业。张爱玲是对政治漠然和懵懂,而胡兰成是清醒地出卖气节。他回忆说,接到汪精卫邀请时,他一人搭缆车到山顶坐了一回,下山后就答应参加了。

  胡兰成的文章,很快受到了汪伪和日本人的认可。他写的什么呢?他说:“中国人目前最担心的是亡国,因为抗战不能救亡,所以要和平。”他还说:“战则中日两伤,和则中日两利。”

  后来,他凭一篇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到汪精卫老婆的赏识,从此开始在汪伪政权里步步高升,成为其高层政要。虽然后来开罪了汪精卫,但他一生的汉奸名头却是背实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文笔却是惊人得好。他的文字精致而伶俐,轻灵而圆润,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气高过张爱玲。

  他说:“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

  他说:“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胡兰成确实有几分才气,不但文字好,书法也很好。这让身为汉奸的他,依然在今天拥有一批粉丝。粉丝们以为,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然而,无论胡兰成如何善于用文字卖弄乖巧,也无法拔高他的文学地位。仅以洞悉人心的犀利度而言,他便远远赶不上张爱玲。还是钱定平的评价中肯:“胡的文章有气韵而无气度,正像他的做人,有灵气而无灵魂。”

  无论如何,天真的张爱玲爱上了很坏的胡兰成。

  胡兰成依然在南京上班,每个月到上海住八九天,和张爱玲一起。

  这是他们的蜜月期,感情炽热甜蜜。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即便什么都不说也满心欢喜。张爱玲和胡兰成出双入对,毫不顾忌别人的指指点点。

  她不在乎他比她大14岁,她从小没感受到父爱,所以有恋父情结。

  她不在乎他是汉奸,她对政治没有概念,她只在乎他能令她体验到的爱。

  当年王菲嫁给李亚鹏时,朋友们劝她当心被骗。王菲回答:“你知道现在让我有感觉去爱一个人是一件多难的事,你说亚鹏他有可能骗我,有可能会辜负我,可是我如果一辈子都找不到爱一个人的感觉,那我多辜负我自己啊。”

  更早一些,王菲和谢霆锋恋爱时,她说:“男人都是坏的,不如找个帅的。”她的话总是那么精辟,那是因为她总是看得通透。她唯一只关照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爱或不爱,从不关心将来及其他意外。

  从这一点看,张爱玲和她一样的通透洒脱。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不辜负自己。张爱玲因此而挨骂,但她只是回答: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她眼里,胡兰成是她的知己,他懂得她、怜惜她。他给予她无上快乐。胡兰成说:“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胡兰成说:“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

  张爱玲以为胡兰成是懂得她的。为此她宁愿低至尘埃,在所不惜。她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她可以不要名分,她可以一生不嫁。

  不过胡兰成的老婆不干了,主动要求离婚。这是他实际上的第三任妻子。1944年8月,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胡兰成担心自己的身份将来连累张爱玲,于是两个人没有走法律程序,只写了一张婚书,炎樱证婚,就算把婚结了。

  有人认为这一做法表明胡兰成没有诚意,其实倒也不见得。此时日军节节败退,眼看江河日下。胡兰成的担心不无道理。最重要的是,他压根就是不怕结婚的人,他是到一个地方谈一次恋爱就要结一次婚的人。他的态度是:“有志气的男人对于结婚不结婚都可以慷慨。”于是,到底算是结婚了。

  张爱玲交际不广,胡兰成却阅历不凡。他给她提供了很多素材,比如他讲了自己庶母的故事,就被张爱玲写进散文《爱》里。胡兰成还给张爱玲讲过一桩秘闻,是汪伪政权内一个高官丁默邨,被一个叫郑苹如的女特务施展美人计,险些刺杀成功的事。张爱玲便根据胡兰成的讲述,写了今天无人不知的《色·戒》。

  郑苹如亦是上海名媛,她是出于一腔热血去行刺。然而她的动机,是张爱玲完全不理解的另一个世界。张爱玲用了郑苹如的故事,却让自己的爱情借尸还魂。一个刺杀敌伪高官的悲壮女烈士,摇身一变,成了和易先生爱欲纠缠的王佳芝。

  或许,张爱玲真正想讲的,是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吧。

  在《色·戒》里,张爱玲尝试着解释,一个女人为何会爱上一个汉奸。她虽然对政治漠然,但不是在真空里。在民族存亡的时刻,爱上侵略者的走狗,像她那样一个不能以世俗标准衡量的女人,也不免会思索一下这个问题。

  她说:“权势是一种春药。”王佳芝目睹了易先生杀伐决断的权势、富贵豪华的生活,作为女人便不得不产生一种仰慕的心理。

  她还在小说里引用了辜鸿铭的一句名言:“**是通往女人心里的通道。”王佳芝对于易先生是由性而爱,每次和他在一起像是冲了热水澡一样爽快。这不免令人联想起,张爱玲在自传体小说《小团圆》里,也作了露骨的**描写。做爱时,男主人公“微红的微笑的脸俯向她,是苦海里长着的一朵赤金莲花”;而女主人公甚至因此患上了“子宫颈折断”的隐疾。

  张爱玲的小说,便如她自己所说,是在“脏和乱”之中盛开的妖娆花朵。虽然这段爱情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堪,但张爱玲仍然以一种令人吃惊的坦白,直面着内心的隐秘。因为这种坦白,她才能写出真实的人性。

  或许,这就是张爱玲小说至今仍受追捧的原因。

  后来的台湾女作家三毛,也曾写过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电影《滚滚红尘》。在三毛眼中,摒弃了家仇国恨,这就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终生的所有,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本应属于你的心,它依然护紧我胸口。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六

  或许抛开其他因素,这个爱情故事真的一样缠绵动人。

  然而,不要忘了,这段爱情是胡兰成这样一个坏男人给的。他的爱情,会如一个看似光鲜却满是虫洞的苹果——这个比喻,实则也是脱胎于“张语录”吧。

  胡兰成是个好色的登徒子,对张爱玲唯一的两个朋友炎樱和苏青也不例外。炎樱活泼顽皮,胡兰成很喜爱她。但张爱玲很放心炎樱,因为炎樱绝不会来和她抢胡兰成。然而,苏青却不一样。苏青本就是寂寞的离婚女子,和胡兰成又关系匪浅。张爱玲一直有些疑心他们。

  有一次,张爱玲去找苏青,却意外发现胡兰成也在。张爱玲当即变脸。

  此时,张爱玲再写苏青,便意味深长起来:“苏青与我,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密切的朋友,我们其实很少见面。也不是像有些人可以想象到的,互相敌视着。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况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

  对于《小团圆》,里面各色人等几乎全部能和张爱玲身边的人对上号,因此被认为是张爱玲披露陈年秘闻的自传小说。在《小团圆》里,以苏青为原型的文姬,却是和女主角的爱人邵之雍(胡兰成)上过床的。上完床,女的还问:“你有性病没有?”男的则笑了:“你呢?你有没有?”

  巧的是,在苏青的小说里也有类似情节。一双男女上床后,男的问:“你没有生过什么病吧?”

  如果连细节都能对上号,那么张爱玲便不大可能是捕风捉影,而很可能是胡兰成自己吹嘘说出来的。

  胡兰成就是这样的男人。他自命风流,且会毫不在意地告诉女友。这种态度,反而让女方不好意思吃醋。比如他说张爱玲:“她想不到会遇见我。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

  其实,这怎么可能呢?恋爱中的女子全是一样的心理。只不过,为了爱只得忍着罢了。谁叫她就爱上了这样一个坏男人呢?

  随着日军的兵败如山倒,胡兰成渐渐有了大难临头的感觉。

  他对张爱玲说:“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是能逃脱这一劫的,就是开始一两年恐怕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的。”张爱玲还开玩笑:“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她甚至说:“希望这仗永远打下去。”分别的一天很快就到来了。1944年11月,胡兰成接编《大楚报》,离开上海去了湖北。到一个地方,谈一场恋爱,结一次婚,这是胡兰成一贯执行的方针。他很快搭上了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小周护士并不十分美丽,但胜在青春年少,活泼烂漫。

  胡兰成形容小周护士“有着三月花事的糊涂,一种漫漶的明灭不定”,和她在一起非常轻松。小周灵动俏皮,总爱在房间里和他捉迷藏,在感情上也一样。她从不肯对胡兰成说“我爱你”,胡兰成强迫她说,她只好说了,却立刻跟上一句:假的。胡兰成无可奈何,却对她迷恋得要命。

  这些轻松打闹的小情调,似乎在张爱玲那里从不曾有。

  钱钟书曾说:“女人有女人特别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起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浮泛渣滓。”所以,张爱玲的才女身份,其实并不能让她在男人眼中更性感一点。

  于是胡兰成说要娶小周,但也不隐瞒张爱玲的存在,所以只好娶她作妾。但小周不干了,她说不能娘是妾,女儿也是妾(小周的生母是妾)。胡兰成便哄着她说,好好,我们就正式结婚好了。于是,胡兰成又举行了一次婚礼。张爱玲还一无所知,依然痴心情长地写信来嘘寒问暖。1945年3月,胡兰成回上海住了一个月,把小周的事告诉了张爱玲。这个消息给张爱玲带来极大打击,以至于“糊涂得不知妒忌”。她保持着强硬的姿态,告诉胡兰成,有个外国人在追求她,说愿意养她呢——要知道,胡兰成几乎从来没给过她生活费。

  但胡兰成哪里会被她的伎俩唬住呢?他是真正的花心男人,心里可以装很多女人,然而每次都只能看见眼前的这一个。在上海,他跟张爱玲相处愉快。回到武汉,就又一心和小周护士郎情妾意了。

  虽然张爱玲在感情里,保持着高贵的姿态,但实际上仍和一般女人一样,对于背叛这种事难以接受。虽然看着毫不以为意的胡兰成,她忍下了翻天醋意和满腔委屈。但其实,她已经开始慢慢清醒。

  这段感情,不过是她刻意培植的温室植株,用来妆点自己的生活。她已经无视了很多BUG。不是她不知道,而是装作不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作为汉奸的胡兰成只好隐姓埋名,做末日狂奔。

  他化名张嘉仪,自称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后人,跑到浙江,投奔高中同学斯颂德。斯颂德有个庶母,见胡兰成待哪儿都不合适,就主动说,到我老家温江去躲躲风头吧。

  于是,庶母就一路送胡兰成去温江。这位庶母叫范秀美,比胡兰成大两岁。两个人一路同行,还没走到温江,已经做成了夫妻。

  不得不说,胡兰成真是偷香窃玉的好手!从舞厅的艳女到清高的才女,从未成年少女到寡居的熟女,一出手就是一个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