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浣浣说道:“大伙别光顾着说话,菜煮好了,可以开动了!”动手夹起一块大骨给宝若,“以形补形,宝儿可要多吃点哦。”r
“谢谢浣姨。”身子向俞皓月靠近,把一只小手塞进他的大手中。r
俞皓月暖暖一笑:“快吃吧,真是长不大。”不知不觉间,已带有父亲般的宠爱。不管宝儿变得怎样,都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更何况是如此机灵懂事的她呢?r
宝若有自己的考虑,这具身子才六岁没错,可是内心里却拥有双十年华的心智,难道自己非要装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幼齿么?她做不到,她要做的是让所有人都接受现在的她,一个真真正正的她。r
众人纷纷下筷,有这些少年在,气氛当然热闹非凡。芃世峰、朱浣浣和俞皓月是在座的成年人,自是离不开小酌一番了。这边宝若几人不能饮酒,只能喝些甜汤。r
酒酣耳热之际,芃世峰神色有些儿不渝,说道:“说到‘名士’,当世人渐不古,亦或被俗事所累,又有何人当得这一称呼?”r
看着手中的酒杯,“‘命酌酒’三个字,其实不简单。它一上来就把“魏晋风度”和我们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拉开了距离。”r
俞皓月眼神对宝若微微示意。r
宝若连忙接口道:“芃伯伯说的没错,根据晋人王孝伯的说法。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r
“也就是说名士不一定要有什么奇才,只要经常闲着没事,能够痛饮酒,而且熟读《离骚》,便可以称得上“名士”了!”r
“换句话说,名士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有闲,有钱,还要有文化。如果这是个选择题,答案是全选,三选一或三选二,都算错。所以,后人羡慕晋人的风度,争相效法,却不免东施效颦之弊。”r
“不过小侄认为这种并不值得多做追忆,‘魏晋风度’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无奈之举,也是他们无奈之下做出的消极的反抗。他们屡屡遭贬,仕途不顺,不得不选择崇尚自然,超然物外,借酒来麻醉自己,不得不采取一种‘无为’的态度,并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