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僰族风云全文阅读 > 僰人习俗

僰人习俗


僰人,是一个把历史沉淀在峭壁上的民族,是一个在川南边陲开疆拓土几千年,而又突然间销声匿迹了的民族,神秘来神秘去,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r

僰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支农耕民族,修水利、兴灌溉,除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外,还种植荔枝、生姜等经济作物。在《太平御览》之《郡国志》中说:“西夷荔枝园,僰僮施(是)夷中最仁者,故古谓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收一百五十斛。”另有一支僰族喜居山地,常年在深山老林穿行,锻造了他们极强的野外生存本领,他们以野兽树果为食,偶尔也到人烟群居的市镇以貂皮兽毛换些米粮来食用。r

僰人习“岩葬”、“悬棺”,岩葬就是在悬崖之上凿石穴为墓,悬棺就是将棺木置于悬崖峭壁处。他们用悬棺是为了躲避野兽的损毁,置于石洞,一方面是敬仰石神,希望石神保佑他们的尸首,一方面也是让灵魂可以登天。r

传说僰族共有五个山寨,分为金寨,木寨,水寨,火寨,土寨,每一个寨都有寨首,即首领,还有一名长老,专门负责山寨的祭祀婚丧嫁娶占卜等等,地位仅次于寨首,而大多数时候,长老的话还要大于寨首,因为山寨的兴旺跟长老的占卜等迷信似的仪式有关。五个僰族山寨又以金寨为首。金寨寨首便是阿金,也是族王,而僰老既是金寨的长老,也是五个山寨长老的总长老,地位仅次于族王,权利大于那四个寨首和四个长老。其余四寨的寨首分别是木寨阿木,水寨阿水,火寨阿火,土寨阿土,长老也是这样叫的:木老,水老,火老,土老。每个寨子又有很多的酋号,领头人为酋长或都老。r

一个僰人酋长地位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所拥有的铜鼓有多少。铜鼓就是用铜铸造的一种圆形的金属乐器,敲击之声宏亮悦耳,声闻数里,僰人祭祀或召集群众都使用铜鼓。由于铜鼓的神圣和号召力,僰人对铜鼓爱之甚于金玉。r

南宋朱辅的笔记杂录《溪蛮丛笑》记载:“蛮地多铜鼓……大如钟……溪蛮爱铜鼓甚于金玉。”铜鼓之重要是因它具有号召力。铜鼓的拥有者,号为“都老”,但都老或酋长并不是经过选举或以其它方式的选拔过程,而是以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力决定的,如像牛群头的多少,一定数量的牛就可以换得相等数量的铜鼓。可知僰人没有严密的社会组织,仅以铜鼓的声音为号。有铜鼓就可以拥有蛮众的支持,失掉铜鼓就会失去蛮众的支持,僰王的命运也就告终止。r

僰人穿着:男椎髻、短服左袄,女丫髻长裙,皆为赤足。r

而今,兴文石海,作为川南古僰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生息之地和最后消亡的地方,演绎了古僰民族兴衰成亡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古代僰人古老神秘的厚重文化。现景区内还保存有古僰人的寨子,其生产工具、兵器、生活器具、祭祀用品等物品保留基本完整。兴文石海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的故乡四川省宜宾市,属川、滇、黔金三角精品旅游区,与蜀南竹海、赤水风景区、西部大峡谷、自贡恐龙博物馆构成了一条精品旅游线。五亿年前的地质变迁孕育了兴文石海——“世界最大天坑(漏斗)”、“世界特大岩海”、“中国最大溶洞”和“天下第一虎”四绝荟萃,神奇绝世,被国际地质专家誉为“兴文武”喀斯特地貌王国。r

据史料载,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川南古僰人祭天地神灵祖宗的日子,僰人有“杀牛祭祖”的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僰人都要作社庆祝,宰杀牛羊,大排筵席,槌牛祭祖。当天,僰人无论男女老少,地位尊卑,皆齐聚山寨,个个开怀畅饮,狂欢作乐,迎天火、点天灯,通霄达旦。槌牛是僰人祭祖的重要内容,槌牛过程极为神圣,志书记载“效忠(即永宁奢效忠)发愤提羿兵夜半阴袭隘,诘曰为重日,我师为就。恋饱食,将登高而望。向蛮俗是日为赛神,天大雾、尽晦,度我师不能至……”重阳为九月初九日,蛮俗九月九日赛神祭祀必槌牛大嚼。因此,槌牛祭祖是最隆重的部分,以十二名手执木棒的勇士将神牛团团围住,外圈是十二名祭师、六名牛角手、六名莽筒手,器乐高奏,跳起粗犷奔放的僰人祭祀舞,不断围着神牛转动,中间的十二名勇士用木棒不断槌打神牛脊背。当神牛被激发到狂野之际,僰族都老巧妙精准的用铁锤猛击牛头太阳穴等关键部位,牛即刻倒地。再将事先准备好的去皮内脏的祭牛用事、木架支撑于活动现场中心,由僰族都老割下牛肉后装盘分与族人,由族人穿上铁签现场烤食。也可以亲自用刀割肉穿签烤食,现场烤熟后由所有参与者割食或撕食,在烤食过程中大家用竹筒、土陶罐在几大酒缸内打酒豪饮,尽兴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