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搏海的大豪杰全文阅读 > 第22章 022 学艺

第22章 022 学艺


看着铺在面前桌上的九州岛地图,步安不由叹了口气。

他已经基本摸清了这个世界的一些规律了。这个世界的地名基本上是一致的,要不然就用以前地球上的别称,就像中土、东瀛。历史事件嘛,基本上完全对不上号,历史人物也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比如之前松下义竜提到的韩信,那就是存在的人。只不过他的事迹跟步安知道的却不一样,这位韩信虽然受过胯下之辱,而且日后确实登台拜将了,但是他效忠的国家叫做巴国,而且他最终也获得了善终。

所以如果拿以前的历史经验去衡量这个世界,无疑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比如现在,1790年的东瀛,在地球上应该是处于德川幕府时期,也就是江户时代。但是现在却是什么新田幕府时期,当代将军叫做新田义贞。这又是步安知道的人名,不过地球上他是出现在14世纪的日本南北朝时代,武家兴起的时期,而且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最终被足利尊氏击败,并没有成为将军。

步安拿起桌上的地图,对现在身处的时代和世界,感到无力。因为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不适用于这里。九州岛,也就是东瀛的西海道,现在一共有4家大名,其中最强的就是松下家。西海道共11国,松下家独占7国。东瀛的地方行政区划是道、国、郡,道大体相当于省,国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州或者是现代的市,郡则相当于中国的县。

剩下的三家西海道大名分别是这次出兵的西田家、杉田家和保持中立的二条家。

自从步安送松下义竜返回了他弟弟的居城柳川城之后,松下义竜立即召集各支藩、外样和自己在其他城的人马,迅速地扑往立花山城,而作为搭救松下家家主的恩人,步安受到了隆重接待,被留客在柳川城,说是等待松下义竜得胜之后再来答谢他。

他拿起桌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不由皱了皱眉毛。

这茶不管经过多少东瀛茶匠的茶道工序,在他尝来还是劣等茶。茶道是中国传到日本去的,这个世界亦然。茶道更多的是人们对于精神和哲学以及道德、娱乐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产生的文化事件,在地球上,茶道在中国一度由于外族入侵等因素衰落,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人在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功利的精神也是茶道这种要求精神世界的产物衰落的主要原因。

近现代中国人饮茶,当然也追求饮茶的环境、意境等等,但是如果中国人喝茶,发现茶叶很差,那么再好的意境和精神,也会大打折扣。而日本人不然,茶道发展到今天,更多是日本人一种文化和风俗化的社交活动,形式主义十分严重。更在乎主客之间的交流和本身茶道这件事情的完成,至于精神化问题,地球上自从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全球,没有人不功利了,日本茶道的精神化追求也逐渐减弱了。

不过,相较于日本茶道,中国茶道在兴盛时期,其对精神世界、对伦理道德和人生哲学、世界真理的探究,绝对不是日本茶道可以企及的高峰。

而且步安也认为,茶这个东西,且不论道,就茶的本身品质好坏,也是非常重要的。茶不好而穷讲究,让人难免觉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然,日本茶道对于茶器、色香等因素十分重视,但是一是日本不产好茶、二是日本缺乏中国人对茶的理解。

所以步安手里的茶,是一杯经过认真演绎的茶道茶汤,但是他看着茶碗里飘荡的茶碎末就觉得极其倒胃口——东瀛人演茶道时,有一种规矩是将茶叶研碎。这就是传说中的日式抹茶,对于真正爱中国茶的人来说,喝这种将茶本身风味完全破坏了的茶叶,简直就是极大的煎熬。无论是茶叶浸泡后的形状还是口感,都无法让人有什么胃口。不过,日式抹茶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中国人在宋代也有着类似日本抹茶茶道的茶宴,异常讲究。不过,抹茶最终在中国失传了,有人说这是中国茶人心中永远的痛。步安嗤之以鼻,就中国人的口味来说,步安认为茶团、茶饼类型的抹茶被当代的炒制茶工艺取代那是必然的。抹茶在中国被淘汰不是什么文化失传,更加像是文化的演进。几乎没有中国人会觉得抹茶要比炒制茶好喝,那么没有市场的抹茶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步安君似乎并不喜欢东瀛的茶。”太阁信氏慢慢地走进来,然后极其有礼仪地跪坐下来。

一旁的茶匠又开始了繁琐的茶道工序,而太阁信氏像是对待主公一样拘谨地跟茶匠一起完成了长达二十分钟的茶道。

步安看得有些生气,明明是已经烂到不行的茶叶,这两个人仍然跟无上地信仰一样去完成茶道,虽然多少有些敬佩他们的精神,但是步安这个人很直,认为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不会因为怎样而去迁就。

“步安君,东瀛的茶道并不仅仅是饮茶。”太阁信氏在晾了步安二十分钟之后说道。

步安点了点头,道:“和静清寂。”

太阁信氏点了点头,道:“没想到步安君对于千利休居士的箴言也有了解,却不知步安君为何知其理而荒其行呢?”

步安笑了笑,道:“理解不同罢了,千利休说的和静清寂,在东瀛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得到,却是在追求形式,附庸风雅呢?”

太阁信氏沉默,缓缓道:“绝大多数之人吧,不过但有一朝之悟,于人生都是极大启发。”

“没错,也许你说的对。”步安不与他争辩,安然笑道。

太阁信氏想了想,又道:“我多少明白步安君的想法。”

“哦?愿闻其详。”步安道。

太阁信氏似乎沉湎于回忆,看着茶碗中碧绿的茶汤,怅然道:“在下的剑道融东瀛各大流派之长,自成一家。不过,对在下剑道影响最大的不是东瀛流派,却是中土的一位剑术大师。”

步安看着他,并不说话,等候着下文。

“我少年时曾听人道,中土奴役东瀛三百年,盖因东瀛武力弱于中土。我便想,既然中土能够胜过东瀛,我还何必在东瀛学剑?于是15岁那年我离家渡海,来到了中土。”太阁信氏眼神中闪着光芒,似乎对从前的事情仍然激动着。

“初时,方登中土,并未遇到什么厉害的人物,打败了不少‘有名的’剑客,于是我自骄自矜,以为中土不过如此。不过,没过多久,我便被一个剑客打败,那剑客对我说,他在中土不过连声名都没有的普通走卒,而我竟然声称中土无人,实在可笑。他说罢,便要杀了我。那时,有一过路老人救了我。老人对剑客道,我只是个孩子,不知道世间道理,放过了便放过吧。于是,我才得救。”

步安问道:“后来呢。”

太阁信氏微微一笑,道:“这位老人后来成为了我的老师,他唤作自己【竹中老人】,说自己没有父母,是从竹子中出生的。老师不嫌我是异族人,传授我剑道三载功夫,我才能有今日成就。”

他看了看桌上的茶碗,道:“当时,老师给我一个木头的茶碗,碗壁上甚至还有灰尘,随手抓过一撮茶叶,丢在碗中,提起一个铜壶给我注入了一碗热水。老师让我喝茶,我是武家子,从小便受茶道熏陶,如此这般的茶,我是受不了的。不过东瀛人跟中土人一样,敬师如敬父,我还是将那碗茶喝了。老师当时,笑了笑,道,他知道该如何教我了。”

步安大体猜到了太阁信氏讲这段故事的用意,不过仍是端坐不语。

太阁信氏自嘲地一笑,道:“那时我还不懂老师的用意,甚至还亲自为老师抹茶,去求取名贵的茶器为老师做茶道,但是老师只是笑,却从来没有饮过我做得茶。”

“老师号称自己有三十六门无敌剑术,有的是读书所得,有的是观景所悟,还有的是饮茶喝酒自通。但是最后,老师的剑术我都没有学会,只学到了老师的一些其他剑术和技击道理。老师教授我的,全都是按照我自己的路子量身打造的剑术,自从我艺成归国,与人正面交手,再无一败。这西海道虽然没有人称我为剑豪,但是纵横日本的四大剑豪,我击败过其中三人。”

步安诧异地看了他一样,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根本让人看不出有什么厉害,但是步安隐隐感觉到,那是他的实力达到一定境界之后的表现。他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特别是刚才在饮茶的时候,步安感觉他就像茶碗中的茶汤一样,悠荡回环,不可抑制。

“奇怪是吗?如果我真的像我说的那么厉害,为什么还会被忍者偷袭成功,而在立花山城重伤?呵呵,那忍者是轩辕里的当主,请出了轩辕里秘传的忍术圣器,在我与其他人打斗中偷袭了我,不过给我十五天,我也可以恢复如初,幸而你早出现了,也不必等我恢复了。”太阁信氏解释道,旋即他又继续他的往事。

“老师自从那天我喝了他给我泡的茶之后,就知道我无法学会他的绝世剑术,所以才为我量身创造了剑艺。他一生中只有我一个徒弟,我却无能学的他的绝艺,使其发扬过大,乃是我一生中永远无法释怀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