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规划下来,姜家的一百多亩旱地,还有三十亩没有得用到。
姜姗杉将青阳县能种的青菜都给规划上了,青阳县能种的青菜的种类不多,只有白菜、青瓜、萝卜、地瓜、芋头、玉米、黄豆等七个品种,看来她还要交代关伯多注意青阳县来往的商人,看看他们手上有没有别的品种,比如西红柿、土豆等。
剩下的旱地就先围起来养家禽吧。
写下最后一笔,姜姗杉伸了个懒腰,一切都规划好了,就等村民们秋收后就可以动工了。
在等待的日子里,姜姗杉也没闲着,离秋收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了,她连纱布都还没有买回来。
准备中的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很快就到了秋收的季节,有租种的少的村民,已经收割完,并跟姜姗杉签了雇佣合同,让家里的女人和孩子晒稻谷,家里的男人们则拿着砍柴刀上山砍建大棚需要用的木头了。
虽然一天只有三十文钱,还不包吃,但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的庄稼人来说,已经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大家都是干活的能手,不出三天,就已经将所需要的木头给砍回来,并按姜姗杉的要求种上了,然后盖上黑色的劣质纱布,一个大棚就做好了。
做好大棚的旱地也就五六分地左右,做的大棚就二十米左中长,这平地看着不觉得大,可这大棚一盖好,村民们都纷纷好奇地过来参观,一走进去,只觉得里面宽敞无比。
“这纱布在外边看着不通风,可一进来还是挺敞亮的,你说这太阳都被遮住了,这青菜还能活吗?”村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大棚,总觉得这黑黑的大棚不透气,想要在里边种上青菜,依他们看来,怕是异想天开。
大棚建好的时候,姜姗杉来检查了一下,确认符合要求后,就又回到姜宅去了。
负责照看这个大棚的村民已经开始犁地了,刚刚姜小姐已经说了,想在三天后播种,让他们抓紧把地给犁好。
“好了,大棚你们已经看过了,我和我爹还要犁地,你们先回去干活儿吧。”因时间紧迫,照看这个大棚的村民沈大树赶忙将前来参观的村民遣走。
大多村民都是朴实的,但也有那小心眼的,在到了大棚外面,朝门口吐了口唾沫,恨恨地道:“呸,拽什么拽,不就是走了****运吗?村长已经说了,以后人人有份,看到时候你还拽个什么劲儿?”
说完,一扭头,像是骄傲人公鸡大步离开了。
看到的村民都对着他无奈地摇头。
有了第一个大棚的建起,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十月底,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旱地的佃农们就将他们各自负责照看的大棚都建了起来,最先建起来的那个大棚,播下的青菜种子已经冒出嫩绿色的小芽,看得村民们激动不已。
有了好的开头,后建的村民也都信心满满,都相信只要跟着姜姗杉走,好日子就不远了。
这边大棚刚建完,那边姜姗杉又开始着手养家禽的事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