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刘德华春晚时的这首歌:“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
其实,歌词里写的那句“礼多人不怪”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是建立于以礼事人之上。其实“礼”是出自对方的尊重,而通过内心的倾慕和外在的尊崇表达出来。“礼”多也正表现了你在他人心中的分量。
甲家和乙家是多年的老邻居,而且两家之间的子女也往来友好。有一次过年,甲家的人包了象征团圆富贵的大饺子,热乎乎地煮好了之后,想到了乙家,于是为表示友好,甲家用小碗给乙家送了一碗饺子。
过完年没过几天,到了正月的时候,乙家也包了饺子,还蒸了大馒头,于是不仅用中碗给甲家送了一碗饺子,作为还礼还多送了两个大馒头;甲家一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没过几天又给乙家又用大碗送了一碗饺子。后来乙家每次只要有做了什么好吃的,几乎都往甲家里面送,而且每次都送很多。这样以后只要乙家端着碗过来,甲家都笑盈盈地接过,第二天又会回赠的更多。
又到了一年年底,甲家和乙家都被社区的人评为互助友好邻里,而且还被贴上了社区的小通告上面。
热心肠是中国人办事的特征。或许,你收的礼物有轻有重,有多有少,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年轻人要明白“礼多人不怪”实质是出自一种送礼人内心的温暖,而不是那种手段与权谋之下的“礼”。真心真意的“送礼”,对方不但不会嫌弃你的礼,反之,还会希望越多就越好。
另外,当我们接受别人礼品后,应该铭记在心;在适当的时候,向对方还礼,这都是应该有的礼节。当然在收礼之前应该适当表示谦让,收礼后应该诚恳地向送礼者表示以后请对方不要再破费等。千万不可以说“这东西我已经很多了,或我们不喜欢吃的”等扫兴的话语。要明白这些都是发自别人内心最珍贵的心意,千万不要中伤别人的好意。
但是,对于之前所说的虚礼,那情况则可不同了!对人行虚礼,最终的目的都是想从对方得到利益,都是权谋、手段。对方了解的当然不会上你的当,免得付上了人情,赔了本。这种不受欢迎的礼,难道会有人嫌少的吗?相信,大家都会对此退避三舍了吧!
很多时候,中国人还是崇尚礼尚往来重视人情的。当接收到别人送来的礼物,不管是自己喜欢与否,都要当面表示一番谢意。即是礼尚往来,因此适当地回赠一下对方,这更能显得自己很有教养和礼节。
真心的礼,能使人安于生活、乐于生活,它有助维持社会的秩序,并可以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心意。礼,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件,没有礼,生活这部机器便不再完美,难以运作。所以,礼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元素,是不可缺少的。试问这种真心真意的礼,有人嫌多才是怪啊!
所以,礼多人不怪,确要在乎行礼人的心,而这正就是关键了!其实,只要你是本着一份好意去送礼,那么不管好坏多少,别人都会不介意地接受,因为他们明白,他们接受的实则是你善良温暖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