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全文阅读 > 第21章 学会利用『不好意思』(2)

第21章 学会利用『不好意思』(2)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穿衣风格推断出其大致性格。比如说,一个人偏好宽大的衣服,那么他的性格应该是追求自由,不喜欢受束缚的;一个人喜欢穿紧身的、容易勾勒出全身轮廓的衣服,那么他通常比较喜欢受到大家的关注,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一个喜欢穿暖色调衣服的人,性格通常都比较宽容柔和;一个总是选择用冷色调服装包裹自己的人,性格则比较沉静,甚至是忧郁的;一个喜欢穿休闲装的人,则意味着他比较追求休闲,心态也比较年轻;而那些穿着刻板老气的服装的人,常常抗拒新鲜事物,也排斥年轻人的“喧闹”、“花哨”……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服装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情,却不是绝对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也强调:“影响和反映一个人性格和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服装确实能反映人的某些心理特质,这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一个人的参考,但不能武断地一概而论。因为人们选择服装会有很多偶然性,比如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时间、场合不一样,选择不同的服装。”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区分。

  2.听他的语速、语调。

  语言不仅仅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工具,事实上,它还在无形中反应出一个人的性情。不同性情的人,在语速、语调上会有所区别。

  例如,一个人说话总是语速很快,一般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急性子,而急性子的性情特点就是做事非常有效率,追求速度,但是往往性格会比较的急躁一些,也容易出错。语速慢的人,则有可能是慢性子,做事情比较有条理,不疾不徐,但难免有点慢,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犹豫不决的表现。一个人说话音调总是很高而且快,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精力充沛,情感饱满,做事也会比较有激情。但若发生争执,你可能未必是他们的对手。而一个人说话音调总是低沉缓慢,说明这个人性格沉静,甚至缺乏激情,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容易感受到压力,但他们通常也不会一点就着。口若悬河的人,其性格特征通常是说多做少,善于推卸责任,喜欢用夸夸其谈来掩盖自身的无能和内心的空虚,也掩盖他们的不好意思心理。说话木讷的人,一般心地善良,个性正直,工作上脚踏实地,办事认真负责。而说话粗声大气的人,大多性格外向,感情平静。喜欢低声细语说话的人,性格则比较内向,多有自卑心理,敏感多疑,自尊心比较强。

  3.注意他谈论的话题。

  一个人喜欢谈论和讨论的话题,暗示着他的某些倾向,比如兴趣爱好、关注的方向等等,这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情。例如:一个人喜欢谈论政治,针砭时弊,说明他比较关注时事,但也意味着他喜欢评论他人,喜欢发牢骚;一个人总是谈论私事,说明这个人缺乏隐私概念,也要小心他传播你的隐私;一个人喜欢谈论文艺,说明他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但也可能他是个喜欢标榜自己的人;一个人喜欢谈论体育,说明他比较活跃,比较有激情,但他也可能容易浮躁。而那些好谈往事的人,尤其是喜欢谈论过去的成就的人,是在有意无意地炫耀自己,同时也说明他内心的空虚,对现实有所不满,或者在你面前感到自卑,希望用往事弥补失意的心态。而喜欢炫耀现状的人,则虚荣心很强,目中无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那些喜欢对他人说长道短、品头论足的人,往往喜欢挑剔别人,容易为一点小事和别人翻脸……如果想更快地了解一个人,那就与他聊天吧!

  4.关注他经常使用的语言。

  说话聊天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这也是反映一个人性情的细节。比如,一个人说话满口爆粗,就不要指望他是一个斯文有礼的谦谦君子,要避免与他发生冲突,在工作中遇到冲突最好请上司帮忙解决;一个人说话引经据典,说明他博学多识,但也可能是个纸上谈兵的人,与他一起处理工作时就要留心他所用的具体方式是否会对工作有用;一个人满嘴港台腔,有事没事撒个娇,习惯用撒娇解决问题,他的性格可能比较具有依赖性,在工作中,这类人喜欢推卸责任,能不干的工作,他们绝对不会主动去干……

  3.针对不同性情的人,灵活应对

  在了解性情的基础上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情,这些独特的性情则会直接反映在他们与人的接触交往上,也反映在他们处理工作时的态度和方法上。别人的性格和处事方法,看起来跟你没有多大关系,实则关系紧密。因为在职场,不论多么小的企业,你都免不了要与不同性情的人打交道,而且总有些人是不易打交道的,比如傲慢自大的人、死板僵硬的人、自尊心过强的人、敏感多疑的人,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交际策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对待,做到灵活处理,才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下面,我们具体来列举一些不同性格的人及与他们相处的方法。

  1.傲慢自大型的人

  这类人性格高傲、自视甚高,举止上也难免傲慢无礼、出言不逊,因为别人在他们眼里,只是无名小卒,他们往往自认为能力也高过别人。面对这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敬而远之,尽量减少与他相处的时间,尽量不要在一起做事。如果无法避免,那就采取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和处理办法,而且要明确,气势上不能胆怯,给对方一个干净利落的印象,不给他表现傲慢的机会,这样一来,他的傲气就难以施展了。

  2.争强好胜型的人

  争强好胜型的人与傲慢自大型的很相像,他们通常比较狂妄自大,喜欢炫耀,总是不失时机自我表现,力求显示出高人一等的样子。不同的是,他们比傲慢自大的人更要面子,好占上风,凡事一定要“赢”才罢休。对于这类人,看不惯那是自然的,但为了不伤和气,也不免要谦让着些。但他们往往将别人的谦让当做是软弱,反而得寸进尺,更不尊重你,甚至瞧不起你。一旦他们表现出这种态度,就一定要当机立断,寻找适当的机会挫挫他的锐气,拿出你的真本事镇住他,使他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随意轻视别人,更不能不尊重别人。

  3.死板僵硬型的人

  这一类平时喜欢板着一副脸孔,不苟言笑,思维也比较刻板僵硬,不善于变通,甚至抗拒别人的变通。与这类人打交道,就要“脸皮厚”,避免不好意思,不必在意他的冷面孔,相反,要用热情洋溢的状态去对待他。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你的热情,他通常都会不好意思继续板着脸孔。这时候,再仔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寻找出他感兴趣的问题和比较关心的事进行交流,就很容易敲开“冰窟窿”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他们对你的提议表示反对,不要强硬地塞给他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尽量耐心地解释,并列举其中的好处,这样的方式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假如他们一时接受不了,那就换个时间,换个场合,再继续“攻坚”,要相信,在热情面前,“冰块”总有一天会化的。

  4.城府较深的人

  这种人通常不太爱说话,但很注意观察别人,有时候你一句无意的牢骚,也会被他有心地记住。所以,在这类人面前,少说话是避免被抓住把柄的最好办法。

  另外,这类人倒不是“空瓶子”,其实他们对事物不缺乏见解,只是不到万不得已,或者不到对他有利的时机来临,他绝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生怕被别人“窃取”了去。这种人在和别人交往时,喜欢工于心计,隐藏起自己的真面目,跟他们打交道,一定要有所防范,不要让他完全掌握你的全部秘密和底细,更要提防他给你出的主意,因为他很可能不是在帮你,而是在给你设陷阱。

  5.口蜜腹剑型的人

  口蜜腹剑的人,最大的特点是“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样的人也最好绕道而行,保持安全距离。平时,能不一起处理工作就不要一起处理,实在避不开的时候,不妨每天记下工作日记,或者故意让其它同事知道你们的工作进展及具体分工,为日后应对做好准备。

  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类人往往会主动亲近你,挑好听的话说,变着法儿夸赞你。千万不要被他们的“糖衣炮弹”给迷惑了,要知道,蜜的背后,很可能藏着刀。对这类人来说,无本投资他们是绝对不会干的,即使是夸赞人,也必然是有所目的。如果你因为不好意思用冷淡的态度对待他们,或者被他们的花言巧语迷惑了,那就等着掉进坑里吧!

  6.尖酸刻薄型的人

  尖酸刻薄的人平时说话就不太中听,他们习惯了冷言冷语,还喜欢讽刺别人,专挑别人的痛处去刺。而且喜欢幸灾乐祸,胡搅蛮缠,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搅三分。一旦与这类人发生利益冲突或者争执,他们更加不会留余地和情面,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怎样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怎样做。最可怕的是,他们会想尽办法让你在众人面前丢尽面子,在同事中抬不起头。

  碰到这样的人,一定要离得远远的,能不打交道就不要打交道,即使无法避免打交道,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情愿吃一点小亏,也不要与之计较,否则被他们搅和得被人指指点点,赢了也是输。当你听到他们无事生非地评论你、中伤你时,也最好不要去争辩,应装做没听见,不恼不怒,相信清者自清,这样他们就“一个巴掌拍不响”了。

  7.性情急躁的人

  在生活和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急躁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人们不再有耐心保持冷静,用理智解决问题。遇上性情急躁的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冷静,即使对方莽撞急躁,你也要从容不迫地应对,再加上宽容的态度,和善的微笑,尽量去影响对方的情绪,使之冷静下来,尤其不能与对方争吵辩论。争锋相对,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关系越来越恶劣,更何况,性情急躁的人脾气一上来的时候,理智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然,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人,可能还不止这几类,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其性格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在与他们相处时,多发掘对方的优点,避开对方缺点的影响,并注意避免自己被不好意思心理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再用巧妙的办法使对方因为不好意思而进入被动局面,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值得强调的一点事,很多人都将灵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看成是“八面玲珑”,“多面派”。其实,八面玲珑未必就是坏的品质,它与“见风使舵”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更注重与不同的人处理好关系,后者则是虚伪的表现。我们往往会因为将灵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不好的行为,因而被不好意思心理控制,抗拒这种行为,这才是大错特错。

  历史上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大汉朝开国首功萧何,便是一位“八面玲珑”的人。萧何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更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因此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的父亲),还有大将军韩信,这些人性格各异,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缺点,但萧何却用非常灵活的方式,与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尽量利用他们的优点,避免他们的缺点,用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方法将这些来自三教九流的人聚集在刘邦身边,帮助他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起大汗江山。也正是由于他十分了解刘邦,很会处理与刘邦的关系,才避免了韩信那样“功高震主”的结局,得以善终。

  萧何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而这种必然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功于他的“八面玲珑”,灵活处理与不同的人的关系,这对于今天身在职场的我们,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4.换位思考,想人所想

  懂得换位思考

  有这样一个笑话: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一旁唠叨个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被催得手忙脚乱的妻子生气地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不用你指手划脚的!”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另一个笑话发生在几只动物之间: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两个笑话,都反映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的确,处境不同,立场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人们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方面,因此很难了解他人的感受,也难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正因为这样,要想在职场中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避免被不好意思心理操控,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什么是换位思考呢?顾名思义,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有这种思考方式作先决条件,我们才能做到说话做事给别人留余地,同时也避免误会他人。

  但是,换位思考仅仅是换一个角色吗?比如,由老板变成员工,由上级变成下级,由甲变成乙?其实,简单的角色变换,只是换了一个空壳,或者说只是掌握了换位思维的形式,但实际上却并不能证明真的改变了思维角度,真的做到了从外而内去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