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重复是成功之母
重复,让不好意思成为过去
现在,你已经明白了受不好意思心理控制的危害,也懂得了在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果断拒绝,你觉得自己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但是,每当事到临头,情到关键处,你又忘记了要拒绝,或者觉得难为情,拉不下那个脸,仍然不知道如何拒绝。然后,无数次循环,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懊恼,无数次痛恨自己……
你感觉到,摆脱不好意思心理是如此难,以至于你渐渐丧失了信心,开始想“破罐子破摔”。
真的有这么难吗?或许,是你还没有掌握方法,真正有效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不止一个,但你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你不了解,而是还没有掌握。怎样才算掌握呢?当你可以拿来运用,不再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平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处于何种状态,才算是能够运用自如了。
而将一个曾经不好意思运用的方法,运用到熟练自如的状态,没有别的技巧,唯有重复。不断地找机会重复,很快不好意思就会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对不好意思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对待。
前面我们提到过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事迹。其实,在第一次宴会上,他并没有彻底地将大将们的权力收到自己手上。想必他深谙物极必反的道理,这些人毕竟是开国功臣,功高权重,手下有不少跟随他们南征北战多年的忠诚死士,如果他的态度和手段太过强硬,势必会引起这些人的不满,到时候,不但兵权收不回来,局面还会不堪设想。如果当年韩信真的铁了心反抗,汉高祖未必招架得住。而石守信等人,就是宋朝的“韩信”。所以,他选择了重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宋太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话说那天的宴会散了之后,石守信等人都各自回家了,第二天早朝,他们便不约而同地各自呈递了一份奏折,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多病,没有能力再为朝廷效劳了,请求皇帝允许他们辞官回乡养老去。宋太祖要的就是这样,当然是毫不犹豫地批准了,顺势收回了这些人的兵权。因为是他们主动请辞的,他们的手下也不会反应太大。不过,为了缓和矛盾,宋太祖并没有让他们空着手走人,不但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还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这样一来,就不存在过河拆桥的嫌疑了,彼此也都有台阶可下。
然后呢,过了一段时期,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招待他们,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其实,他哪里是过意不去呢,他是惦记着他们手中那点残留的权力呢!毕竟,有唐朝节度使的叛乱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先,而且就在刚刚结束的这个朝代,他不能不妨啊!
这时候,有个聪明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过宋太祖的话说:“我本来就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宋太祖露出了微笑。而另一个节度使则是个不知趣的人,自以为功劳很高,唠唠叨叨地把自己跟着宋太祖打江山的经历连说带夸地重复了一遍,细数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很不高兴地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
第二天,宋太祖便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部解除了。这一次是他主动下手,但是性质却是一样的。但因为有之前“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在先,臣子们有了心理准备,也就能接受被再一次削权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接下来便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他自己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这样一来,那些地方势力基本被削弱得成不了气候了,他的北宋王朝也就走向了稳定。
宋太祖建立中央集权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他一次次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别以为皇帝就没有这种心理,只要是人,都会有不好意思的心理),一次次从曾经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们手里夺取兵权,这样重复的次数多了,臣子们便接受了他的行为,渐渐认同了中央集权是理所当然的事。就这样,宋太祖通过重复,让不好意思成为了过去。
在职场中,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克服不好意思心理。比如,你想要拒绝别人的时候,可以选择将对方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拆分成几个小块,分批重复拒绝,这样既不显得很强烈,又达到了目的。而如果有人不断地向你提你不愿意接受的要求,最好的方法还是重复拒绝,拒绝的次数多了,对方自然知难而退,不再循环下去。
重复,让新的习惯养成
重复,不但能让不好意思成为过去,还能让新的、好的心理和行为变成一种习惯,由此,你便可以从中享受到无穷的益处。
上文我们提到的宋太祖建立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便是一种新的习惯。当一种措施变成习惯,即使曾经难以接受它的人,也会因为习以为常而不觉得其突兀。
在职场中,我们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让自己养成新的习惯,也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新习惯。
比如,当某位同事经常请你帮忙完成他的工作,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如果一次因为不好意思而选择不拒绝,那么,遇到得寸进尺的人,会继续要求你给他做这做那,甚至会将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到了那个时候,他将不再感到不好意思,而你,已经不好意思拒绝了。这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在控制着你们,而其中的受害者,很显然只有你。这时候,你就要开始想办法拒绝了,不管用什么理由,哪怕看上去不那么有说服力,也要开始拒绝。如果实在拉不下脸来,你可以尝试将对方的要求拆分成几个部分来拒绝。例如,当对方请你帮忙承担一些工作,你可以坦言无法完成那么多,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这时候,对方通常是没有办法强加给你的,毕竟你已经帮了他一部分。你承担的这一部分呢,也不要很快地完成,如果不是很重大的事情,尽量拖延时间,等到对方催要几次后再给他。甚至可以故意降低完成效果,让对方失望。这时候,就不要追求完美了,因为正是你的追求完美才让对方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如果下一次对方还继续请你帮忙,就在上次的基础上承担更少的工作量,如此重复几次,对方基本上已经无法将工作推给你了。而同时,他也习惯了你的拒绝,并不觉得多么难以接受,只会自觉无趣罢了。这就是一个旧习惯的过去和一个新习惯的到来,而其中的受益者,自然也是你。
那么,如果对方不是普通的同事,而是老板或上司呢?你自然也是不能全盘接受的,该拒绝的,还是得拒绝,只是在处理方法上要更加柔和委婉,更谨慎罢了。
在与客户谈判的过程中,如果运用好了这个方法,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举例来说,你是供应商,而客户是你的产品购买者。在这个关系里面,你其实是处于被动位置的。你的目的是使对方购买你的产品,而对方的目的肯定也是购买产品,但却是以比较低的价格。在这个状况下,如何让客户用底价以上的价格购买你的产品呢?那就是重复拒绝。你可能有些不理解,明明是要有求于对方,怎么还拒绝呢?其实,你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假如对方已经认可了你的产品,与你进入了价格谈判阶段,那么,他必定会提出他的要求。只要他提出了你无法接受的要求,就到了你该拒绝的时候。但对待客户,显然不能断然拒绝,否则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全盘接受对方的要求。你可以将对方的要求拆分成几个部分,并接受其中比较小的一部分,拒绝比较大的部分。这让人看起来是各让了一步,但其实你是让了一小步,而对方让了一大步。之后,再就你让的这一小步继续谈判,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根据客户的心理,假如你一口答应他的要求,他通常会觉得自己买亏了,不是这次交易反悔,就会在下一次交易时提更多的要求。一旦这种恶性循环形成,你基本上已经进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了。而假如你每次都拒绝对方的一部分要求,就会让客户渐渐习以为常,也为你自己争取主了动权。重复几次之后,你们之间的地位就会不知不觉发生逆转,也许到时候,就该轮到客户以商量的语气请求你让步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
可见,在任何关系当中,不管是什么样的习惯,其实都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是可以养成你需要的新的习惯的,关键是你要去做,重复地做,让重复成为你的成功之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