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别碰我的婚姻全文阅读 > 第1章 爱,是自己挣来的

第1章 爱,是自己挣来的


  最初看到这部小说,是在天涯的舞文弄墨论坛上,一部人气很旺的婚恋读本。我因此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看看到底是怎样一种爱与婚姻的纠结。

  一个真爱轮回的故事。渴望得到真爱,是所有人心底最切肤的需求,只是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故事中的女大学生苏小晚,正因了在青春飞扬的岁月里,能抵制住有钱男人的诱惑,和一无所有的贫寒男友郑文治裸婚并一起开始了白手创业的艰苦岁月,年长色衰后,事业有成的丈夫才能抵制住年轻女性的疯狂追求。

  没有爱,是白白得来的。

  现今,面对都市生活的巨大压力,尤其是高房价的压力,部分年轻女孩不甘和年龄相当的清贫男孩一块共同奋斗,而是想走捷径、傍男人,让穷二代的男孩们感到生活的绝望;而很多事业有成的男人,在家庭外找小三,养小蜜,给年长色衰的女性也造成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该故事中两个美好的人物形象,给人们以希望和爱的温暖。

  故事取材于爱恨、励志、商战之间,但最终指向的乃是人间的真爱。小说写女大学生苏小晚与一贫如洗的男友郑文治之间的婚姻故事,其中穿插着风云变幻的房地产商战。我们一路上跟着主人公苏小晚捡拾起忧郁、奔放、激情的职场体验,激荡起每一根纤细的神经,窥见爱的种种悲欢离合。

  苏小晚、郑文治、刁小鹰、宋小航,甚至蒋一雄与秋树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接纳爱,表达爱。说不上谁对谁错,爱情本身就无错可言。我们生活在人群中,凭借爱才能坚强脆弱的灵魂,“为了爱,梦一生”。有哲人说过,在没有信念的时代里,爱情被升华为一种信念、一种理想。

  “那是多年前的某个夏日里的一天,”这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苏小晚的视角,更是爱情发生学上的一种诱导性暗示,这样的环境先天性地透散出爱情发生的可能。作者栀子以自己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忆,借助于自己的想象空间,使《别碰我的婚姻》中的爱情故事有了一种唯美的气息,哪怕是忧伤。爱情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它会出生、成长,自然也要衰弱和死亡。其实爱情一直是小说永恒的题材,《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洛丽塔》等伟大的著作莫不如是。但爱情却有多种写法,作者写得平实,并不玩什么花招,但在平实之中又自有激情的流淌。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从单纯的爱情故事中跳出来,进入人的内心深处,表达了对人生的拷问与追索。正如小说家吴尔芙说的那样:“走向人内心的路,永远比走向外部世界要漫长得多。”

  有两种人能把小说写好,一种人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力,譬如苏童,他能够把自己未曾经历过的妓女生涯与帝王生涯描写得丝丝入扣,能够再现旧社会的人情风貌,让人读了觉得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还有一种人是把自己曾经经历过或体验过的事情或情感写出来,尽管内容可以虚构,其中也不乏丰沛的想象力,但骨子里的真实却完全是作者自己所独有的。《别碰我的婚姻》大约属于后一种写法。一般来说,作者的早期创作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为故事的背景,这样把握起来要容易一些。写得多了,拘束慢慢被解除,想象力开始漫无边际,作者的内心世界成为硕大的空间,就如金庸先生笔下的“独孤九剑”,以无招胜有招,随心所欲,“无所施而不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语)。

  最近翻阅了一些女性小说,发觉女权主义的色彩特别浓郁。我倒不是反对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其实正是被压迫的产物。但在每一篇女性小说中都看到女权主义的痕迹,总是怀疑作者的用心。女权主义是当下的时尚,然时尚并不是文学。《别碰我的婚姻》没有女权主义的色彩,你可以说它老套陈旧,缺乏先锋,作者的重心并不在此。栀子写的故事弥漫着女人的痛苦、惆怅、悲哀和无奈,其中更有快乐与幸福。苏小晚很现实,但亦很坚持,有着属于自己的底线。她能够宽容梦想,但不能允许自己永远沉溺在梦一般的记忆中,只能紧紧抓住现在,哪怕现在如何的艰难平凡。人必须也只能在现在中走向未来。

  栀子执着地追求“爱与梦想”,“爱与梦想”成为她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我对这种信念不以为然,但却不能否定栀子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我不相信所谓的梦想,但却不能不让人家去相信世间还有梦想。只要作者栀子愿意相信,爱与梦想依然有用。纵然有爱的疼痛,纵然有碎心的纠缠,《别碰我的婚姻》里依然是对“爱”的执迷不悟,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没走过这一段路,终究是人生的缺陷。爱,需要时间的淘洗。栀子以女性独有的感性作婚姻的摇滚曲,我感受到她的文字内敛的激情以及那种无所顾忌的爱情梦想。

  关于爱情,关于婚姻,人世间有无数的说法。或为人与人之间的梁山伯祝英台,或为人与动物之间的白蛇许仙,总之爱千奇百怪,爱无一定之法,男女之间有“说不出的投缘”,别说是旁人,连老天爷也无法可施。至于婚后围城,更是典故。所以千百年来,说爱的文字源远流长,一直未绝。不过千百年的时间,把爱情已经说得滥俗,说得陈旧,完全缺乏新鲜感,就像结婚多年的夫妻,没有任何的惊喜与刺激,只剩下平淡如水地过日子。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似乎很难再有浪漫的想法。

  在苏小晚的爱情与婚姻创伤之后,应该有一种意料之中的蜕变。作者并没有这样处理,也许她有自己的考虑。可能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变化与否,在乎个人的修养与生活经验。世事常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改变,“本自无缚,不用解脱。”明白此理,大可随心所欲。《别碰我的婚姻》以充满激情的文字打动人心,这是创作的一种“必要的开始”。《别碰我的婚姻》预示了作者栀子蓄势待发的写作潜力,文字对于栀子来说,梦想还在路上。所以我要说:对于作者来讲,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朴素写于北京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