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一位公司老总讲他在公司做大做强后如何对待公司里的亲戚:他的五六个亲戚在他创业时出钱出力不计得失帮他干,但公司做大后亲戚却跟不上公司发展步调,而且大都占据高位不好管理。
这时,他采取牺牲钱财保全亲情的方法:岁数大的给一笔钱帮其另外创业,自己做老板;岁数小的公司出钱送到国外留学并负担所有开销,学成后再帮其在其他大公司找工作。此法一出,这一棘手问题顺利解决。高!
确实,如果没有高超的管理手段,亲戚朋友能不用还是不用吧,否则恐怕最后亲戚朋友也没得做了。
提防商业诈骗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我注意到,很多公司特别是刚成立的小公司的老板心态不是很好,经常为了生意的成功而忽略了风险,未能坚持正常的财务流程,这就给各种各样的骗子创造了机会,我就栽了不下三次。
刚出道时,我是和朋友瑞克合伙经营,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只有一两万。这天快到年底了,我正在外面办事,接到瑞克的电话。瑞克的声音十分激动,告诉我他刚做成一单生意,卖了三台笔记本电脑,价值七万多元,能挣一万多呢。听完他的讲述,我虽然也很高兴,可是心底深处隐隐产生了一丝不安。我问他对方付款了吗,他说对方已经付款了,是支票,他已电话核实了对方单位,没问题。快下班时我赶回了公司,看着桌上摆着的七万多元支票,我还是不放心,按着客户留下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很久才有人接电话,是个老太太,她告诉我这个号码是个公用电话!我的头嗡的一声大了,赶紧找瑞克问详情。瑞克打了一通电话后也傻眼了。原来中午来了两个小伙子,到门市要买三台笔记本电脑,瑞克报完价后对方也不怎么砍价,直接掏支票要求交货,瑞克一看有利可图,马上调货,收了支票后只简单按对方提供的号码打电话核实身份,对方早安排一个同伙守在公用电话前接应呢。不到一下午,七万多块钱没了,赶紧到公安局报案吧。到公安局,警察看了看报案材料说:才七万多呀,放这吧。你们这些做买卖的,怎么这么不小心,不按规定支票到账后付货,总给犯罪分子机会,尽给我们找麻烦。你看我这几百万的案子还忙不过来呢,你们回去等着吧,有情况会找你们。从此杳无音信,事情也不了了之。
瑞克后来和我分开自己单干,期间又遇到过同样的事。几年后,瑞克举家出国到欧洲定居去了,他说那边人非常实诚,经济环境很好。
几年后的一天,我正在门市整理资料,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士,她穿着得体,风姿绰约,业务员小毛接待了她。没过多久,小毛和顾客达成了一致,女顾客总共要购买两万多元的设备,由于支票已写好三万元整,她要求多出来的几千元折成现金给她。我问小毛:“客户可靠吗?支票没到账前是不能提货的。”小毛说:“客户没问题,咱可以复印她的身份证。再说她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手里的包就值好几千块呢。客户说她急等着用,如果咱们不当时供货,客户就到别的公司去了。”听完小毛的话,我想了想说:“货可以现在给,现金必须支票到账后再支付。”小毛与女顾客一商量,对方说没问题。几分钟后,小毛将客户和设备送出了公司大门,客户打了个车走了。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位女士和我们那两万多元的货物,当然她留下的支票是空头的,身份证也是假的。
公司业务部有名老业务员,每年的销售业绩都不错,她手里有很多老客户和长期合作的经销商。一天与她合作过好几回的一位经销商又打电话过来要一万多元的货。这个经销商以前每回都是货到当即付款,没出过什么问题,但这次却不一样了。两天后,银行打电话给我们说该经销商的支票是空头支票,已经被对方银行给退回来了。我们赶紧给经销商打电话,结果根本就没人接听。上门一看,早已人去屋空,门口只有几个与我们同病相怜的供货商在徘徊。到公安局报案时才得知,针对该经销商的报案已经有好几起,原来那个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老板从很多家公司调了一大批货低价变现后便卷钱跑了,我们还算是受骗金额较小的一家,真不知是不幸还是万幸。
公司成立十多年间,我们被骗也有好几次了。回头想想,每回骗子都是利用我们急于赚钱的心态诈骗成功的。对于此类事件,即使是报案也基本上于事无补。由于无法提供骗子的详细资料和警方觉得涉案金额较小而不愿全力调查,大都只是记录在案了事。看来在中国犯此类罪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啊。现在随着银行对公司开户门槛的提高,单纯成立新公司开个户利用空头支票诈骗的似乎不多了,但经营不善在倒闭前扎一批货跑路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所以大家还是小心谨慎点吧,否则一不留神半年一年都白干,弄不好没准公司就此关门大吉了。
总结经验,久病成良医,如今对于大部分骗子的把戏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于什么中大奖短信啦,“仙人跳”供求信息啦,民工挖着古董元宝啦我统统嗤之以鼻。所谓无欲则刚,不贪便宜就不易上当受骗,可是对于商人来说要做到“无欲”看来还是不可能的。在期盼有一个好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同时,平时小心谨慎点并不为过。
寻求与大公司合作
公司成立后,由于销售方法对头,我们的业务做得顺风顺水,业绩不断增长,几年后便在行业里有了不错的名声。当时并未选择品牌代理,一般是客户要什么就卖什么,什么挣钱就卖什么,效益倒也不错,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
其实从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起,就有行业里的著名品牌陆续接洽我们,希望我们公司做他们产品的代理。其中一次给我印象比较深:某世界五百强中国公司的项目外方负责人带着大区经理和翻译在一个下雪的冬日来到了我公司门市,他们在行业里相对来说介入中国市场比较晚,急于打开销路,所以希望我们公司成为他们的地区代理商,从而增加其产品在北京的销量。他们有备而来,不仅列出了优惠的合作方案,而且还提供资金、广告、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不过他们也提出了附加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保证每年他们的产品在北京市场的销量。厂家提出的年销量对于我们来说小菜一碟。不过当时卖什么产品都挣钱,所以咱自我感觉良好,才懒得为那些厂家支持而给自己上套签订什么代理协议呢。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双方由于缺少共同语言,会面不欢而散。
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几年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当时错过的是一次重要机会。被我拒绝的厂商随后找到北京另一家与我们规模差不多的同行并签订了代理协议,之后两三年的时间里,在厂家的扶持下那家公司销量与规模都迅速扩大,不仅公司管理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还取得了中央政府采购资格从而做成了行业里的老大。
三四年后,迫于形势我们还是走上了与厂家合作的道路。不过毕竟晚了几年,市场比原来难做了,厂家各方面的支持也比当初少了不少。但亡羊补牢,也算有所收获,在吸收厂家支持带来的各种先进而又系统的管理经验之外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公司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超越了同行业中大部分竞争对手。回顾过去有时会冒出个念头:如果我们早几年就与世界五百强合作那会……在销售领域小公司要尽快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特色,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大公司合作,做产品代理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依靠大公司在各方面的支持,借助对方的声誉和市场迅速壮大自己。大公司大多市场经验丰富,管理制度健全,操作流程规范,而且眼界开阔,资金雄厚,这些都是创业初期小公司所欠缺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小公司利用自己小而灵活、经营成本低、本土化强的特点吸引大公司与自己合作,可很大程度上减小经营风险及前进道路上的盲目性,从而站稳脚跟并迅速壮大自己。
宋博士观点:
对图谋快速发展的小公司来说,借大公司的力可谓是一个捷径。首先可以搭载大公司的销售渠道实现快速赢利,更重要的是能从大公司那里迅速学习到自身所欠缺的一系列制度和流程。
品牌代理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对了,公司可能迅速发展壮大,选择错了,公司则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迫使我们在做决定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全面考虑。
每一个新品牌的崛起都会随之带动一批该品牌的代理商发展壮大。对一个销售行业的小公司来说,卖什么东西选择何种品牌是一个关键问题。
上世纪9零年代末,我们公司每年的零售额已经达到每年几百万了,当时为使公司进一步发展,我们和一家著名品牌签订了代理协议。
当时该品牌在北京同行业里市场占有率第一,代理体系的运作非常成熟,全线产品都比较畅销,客户到卖场经常点名购买。签了代理协议后我想这下该挣钱了,如今门市已按该品牌专卖店风格装修,进货从厂家直接拿,销售时客户点名要,年底完成进货量厂家还有返利,这还不坐等着数钱哪。谁知经营了几个月后,我发现实际情况根本就不像想象的那么好,该品牌系列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竟然大部分比我的提货价都低,我们销售时就是平进平出客户都嫌贵,更别提送货安装的费用了。向厂家反映情况,厂家回答说各代理从厂家的正常提货价格都是一样的,但年度返利和季度返利是根据每个代理商全年及季度提货量决定的,大代理为了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经常将各种返利打到销售价格里,而且他们经常对某种产品一次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单,以便拿到一个带折扣的特殊价格,所以市场上有可能出现一些低于提货价的销售价格。厂家希望我们也这么操作,即每次加大提货量。听了厂家的解释,再算算自己公司账户里那点可怜的流动资金,我想还是趁早放弃吧。该品牌最大几个代理在北京市场的年销售额都在几个亿,我们每年几百万的销售额与之差出近百倍,年度返利的百分点和特价机的折扣都与他们差得太远,根本没有希望在与他们的竞争中获利。
几个月的人力物力算是白投了,还是重打鼓另开张吧。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寻找,我们与行业里另一家厂商开始了接触。这家厂商虽然也是世界五百强里的著名企业,但进入中国时间很短,产品认知度不高,在国内市场上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每年几百万的销售额对于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双方交流几个回合后迅速在代理合作方面达成一致,该厂家不仅保证我们在北京市场拿到最低的提货价,而且每年的进货任务量并不高,完成任务后年度返利也非常优厚,同时还提供各种销售支持。在代理协议签定后的几个月里,我发现虽然该产品销售时阻力比较大,但卖一个是一个,利润不错,而且客户购买后反应很好,回头客不少。几年合作下来,该厂家的产品在市场上销量越来越大,我们公司的年销售额也增长了近十倍,同时公司本身也迅速发展壮大,而且在管理上还上了一个台阶,真正做到了双赢。一般来说,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大体可分为拉力商品和推力商品:
厂家有名、广告做得多的商品就是拉力商品,经常由客户点名购买;反之厂家认知度低、市场占用率不高而需要经销商费劲推的商品是推力商品。小公司在做市场销售时经常愿意卖拉力商品,客户要什么就卖什么,哪个厂家最有名就做哪个厂家的代理,而有的进货价格不好的小公司为挣钱时常会想些歪门邪道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卖拉力商品虽然先期比较省心,但对小公司来说很难获得发展,上升空间早被一些行业里的庞然大物给堵死了,相对来说实力较弱的小公司很难超越他们。但对于销售推力商品就不同了,此类商品市场认知度不高,销售起来比较费劲,大经销商不愿费力去做,这恰恰就给小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由于不被大的销售公司重视,此类商品的生产厂商通常姿态也比较低,愿意给小公司更多的支持,而且推力商品通常卖起来利润很高,足以支持小公司快速发展。所以小公司选择代理品牌时不妨根据自身实力和当地市场情况选择一些相对较小的品牌或当地的非主流大品牌,这样能扬长避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没准由于正确选择了代理品牌,自己的小公司能很快成长为行业里的大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