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本色全文阅读 > 第14章 自尊(2)

第14章 自尊(2)


  我是如何受伤的

  当我定心审视自己时,想起我和豪门女友的一段过往。

  我刚学会开车的那会儿,她已有六年驾龄。因家境富贵,在那时,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开着奔驰还算是很拉风的事。有一天中午,她来给我送个东西,等从家中出门赶去单位开会时,时间已经火烧眉毛了。因我前一天刚拿到驾照,便自告奋勇做车夫送她去单位,她执意不肯,说还是她开比较稳妥,我执意继续,强调的理由是要犒劳她不辞辛苦特意前来,其实,我自己心里明白,是我自己手痒,我想试试自己的车技。可惜天不佑我,水平太臭,在好几个红绿灯口缩头缩尾左顾右盼,错失了几次机会;在该直行时,却因车开在转弯道上,阻隔多次。那二十分钟,女友急火攻心,开始时批评我到底会不会开,埋怨我怎么如此这般开车,时间都耽误了,老板要杀人了,大家都等着她让她无颜见人 ……再过后,就一言不发,默默落泪。我压力实在大得不行,终于说“要不,你来开吧”,她铁青着脸,任凭泪水横流,蹦出来一句“你开呀,你不是要开吗?”就在那一刻,噌地一下,我血往头上涌,怒向胆边生,直接在马路的正当中刹车,摔门而出,头也不回,拔脚就走,在之后的半年时间,再没和她说过一句话。

  那半年时间里,我对女友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我将其归咎为对我个人的一种莫大的侮辱。我认为,你不过是借题发挥,是在嘲讽我根本不会开车,不懂得开车。那为何我不会开车呢?因为我根本没钱买车。如果我像你一样,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有车开的话,断然不会如此。我早知,你家境优越,我和你在一起本身就是高攀了你,你要是瞧不起我的话,犯不着在今时今日,用这样的方式羞辱我。

  想起《红与黑》中的于连,小子脆弱敏感,经常无端滋生许多毫无必要的猜疑,一些在他眼中夸大了的侮辱表现,使他的自尊很容易受到伤害。第一次,夏天的夜晚,于连的手无意中轻触德瑞那夫人搁在椅背上的手,夫人条件反射性地一下子缩了回去,那一刻,于连相信自己遭到了蔑视,并将此视为“心灵的创伤”,就在那一刻,只有“出身高贵”这几个字压在于连心头。在“英国剪刀”一章中,于连对夫人说的“我命令你”这四个字一直耿耿于怀,其实,在当时情况下,这句话正是德瑞那夫人向他表示亲昵的方式。至于每当德瑞那夫人在道德观念的重压下,对于连做出冷淡疏远的表示时,他更是认为这是夫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要把他打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这种误解使他无法认清对方爱情的价值,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对夫人莫名的怨恨。

  在当时,我对我奔驰女友的判断是,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开车比我早几年,所以这般瞧不起我吗。回首再看,居然与于连的想法如出一辙。其实人家根本没有这么想你,她只是因为想到将要迟到一事会带来的巨大压力,故而本能地抱怨而已。凭心而论,这个单纯的姑娘,想了半年,也百思不得其解,她压根不明白为何这个事情会让我有这么大的反应;她更不能明白的是,很多年之后,我和她分手时,把此事列为我和她相恋几年对我伤害最大的事情之首。其实,一切的一切,只是我自己单方面这样想,明明是自找的伤,还责怪别人弄伤了自己。过分的自尊和无法自知,就像一柄双刃剑,既弄伤自己,也误会且伤害别人。

  怎样训练自己

  当我有勇气承认我自己的确是一个会错误地放大自己被伤害的感受的人,我希望自己在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能学会未来面对同样问题时做得更好,也就是,可以随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屁。

  那年,我和前女友共事,当时的女友怀疑两人死灰复燃暗度陈仓,吃了大醋,整天没事就唧唧歪歪。为了哄她,我就大跳忠字舞,反复强调“她就算脱光在我面前,我也不会有任何反应”这话,当时的确会哄得女友莞尔一笑,但事后还是不能让她放心。反复几次后,我就烦了,和小弟喝酒时,吐露了苦恼,小弟说传授我个秘诀,必可受用,他说的是“我就算脱光在她面前,她也不会有任何反应”。小小一个颠倒,居然神奇万方。我对后起之秀的悟性赞叹不已,结果小弟和我说:“乐哥,我知道你怎么想,你想你怎么可能脱光了在一个女人面前,她却没有反应呢?那岂不是自己诅咒自己没有吸引力吗?怎可灭自己威风呢?因为你把自己放得太高,所以自然觉得那句话是伤自尊,而我,是当作笑话说的,乐得轻松,一笑了之,天下本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和伤害,很多都是自找的。说白了,你还没能力放低自己。有时,发现自己没那么重要以后,活得会很轻松。”

  原来,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事实上,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我打量着这个小弟,赞叹不已,江山代有才人出,前浪就这样被拍死在沙滩上。他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悟性,实在没有天理啊。不过。我安慰自己心情好受点的方法是:“嗯,他和我的性格不一样,我欣赏他,但他这些招数我是学不来的,因为彼此套路不同。不过,他让我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会放大自己的感受,而有的人不会,我还是很高兴的。”

  怎么样?这个理由不错吧,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性格不同。如果你和我一样,实在没办法像小弟那些对于自尊不敏感的人一样做到举重若轻,没办法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就要学习一些高手,要知道有些高手和我们一样,他们自尊的感受也很强烈,当他们被伤害时是怎么做的呢?我所见的那些高手,感受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前,在需要达到的目标前,都可先放一边。他们降低感受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只关注如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看了本杂志,讲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CEO帕森斯,这位习惯于对付白人豪门中的权力游戏的黑人天才,曾给纽约市长当了8年的助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常因为肤色遭遇无数次尴尬,但他总能大事化小,举重若轻。20世纪70年代末,洛克菲勒派他去大都会博物馆处理一场纠纷,他到达后立即向博物馆的律师们自我介绍,可那些白人置之不理,眼睛直盯门口,等着洛克菲勒的律师团出现。帕森斯故作无意地问:“我们还在等谁呀?”对方这才意识到自己看走了眼,其中一位急忙说:“天呀,我从来想不到你是这么年轻!”一场小种族危机搞定。帕森斯很清楚这些人对自己是有严重偏见的。但如果他自己只要一遇到点委屈就马上当成侮辱,然后上纲上线,死抓自尊心受伤不放,执意要小题大做兴风作浪,那大家就啥都别做了,他也不可能后来混到全球第一媒体公司老大的成就。多年以后,他对那次事件的解读是“社会总是进步的,要给别人摆脱偏见的机会”。

  在我看来,习惯将“自己被伤害的感受”放大的人,常常敏感过头、思量过多、自尊过强、防卫过当。若想做活生生的人,感受很重要,敏感和细腻是多么高级的一种品质啊;若想成为现实的人,感受不重要,因为多数感受只是当事人自己看重,世人最后还是只看你的结果。问问自己,你要什么呢?

  这条路,刚开始

  接下来的这篇对话作为结尾,我只想说一句,即便你读了本文,你读了本书,你看的时候共鸣再强烈,事到临头,你可能仍旧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忘记了当初让你心有所悟的感受。我们多数人的一生,折腾而反复,总会在同样的坑里摔跟头,洞见自己身上的问题,对你我而言,都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多么漫长,这个过程都是值得的。

  本文自2008年始第一次有框架,迄今已经5年,这个过程中,我时不时地修改补充,我的很多学生都反复读过,尤其是倩倩,当年读完就告诉我对她触动很大。在本文付梓前不久,我和倩倩网上刚好有次对话,聊到末了,她告诉我一个自己心中藏了很久的梦想。听完后,我和她有这样一段对话:

  乐:那我以后就要景仰你了,哈哈!

  倩:老师,你这样说很不好,请你永远不要去轻视别人的梦想!

  乐:啊?我轻视过你的梦想吗?你不要吓我。

  倩:我不喜欢你刚刚用的那两个字。

  乐:如果让你误会,对不起。因我自己从来都相信自己的梦想可以实现,从小到大一路被人打压,我发誓不让别人小瞧我,所以我从不会去轻视别人的梦想。

  倩:因为你刚才“景仰”两个字,我觉得有讽刺的意味。你这两个字用在我们刚才的对话里是不合适的。

  乐:会不会是因为你对文字的理解和我对文字的理解有所不同呢?

  倩:我太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但唯独对于尊严,我无法接受任何挑战我尊严的东西存在。不管怎样还是感激老师您,这不会变。但我必须解释一下,为何我会有那种被讽刺的感觉,绝非自己不自信,是因为一直以来我把你在心中的位置放得很高,你是我尊敬的人,但这样的人竟因为我跟其诉说自己的想法之后,却说要“景仰”我,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讽刺,让在我心中这么高位置的一个老师来景仰我,我想得太多,我不能接受你这样的嘲讽。

  乐:我只是在调侃你逗你乐,有时用词夸张而已,但是绝对不存在丝毫你理解的这个意思,所以我建议你重新再去读“自尊”一文,下次和你说话我会改变的。倩倩同学,不要在意,只有自己才会伤害自己。

  这番对话,我需要检讨的是,因为也许我在倩倩心中的位置不同于他人,我的语言会让她对自己产生怀疑的心理,有时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下,该怎么说话才不会伤害到对方。

  而倩倩的对话,让我扫描到周围的朋友中有很多是缺乏感受的,他们不仅自己对于感受的理解很迟钝,更加没有能力去感受别人的感受,我对这些朋友有时会心有不屑,会认为像自己这样才是高感受高敏感的高级生物。但当我看到倩倩时,我发现她比我还要更敏感更富有感受,我完全没有了喜悦的感觉,反而有无形的压力和惶恐,因为我势必要小心翼翼地和她对话,生怕哪句话一不小心就刺伤她。

  对于时常拥有高级感受的朋友,也许你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你是否过于夸大自己的感受了?你是否太在乎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你为何要通过他人外在的认可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你是否因为在意自己的感受反而屏蔽掉事情的真相?你是否因为过于看重自己的感受而反过来忽略了别人的感受?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并没有耐心去安慰这种极度敏感的情绪,他们往往在团队里不受到众人的欣赏,无法与同事合作,容易成为被孤立的人群。

  我和倩倩在事后又一次探讨了我对她的忧虑,她承认有时她确实自我价值感会低,也确实需要以自尊的方式来防卫。这也许是源于对自己的不认可,不认可导致不接纳,而最深的根源是来源于孩童时父母离异带来的伤痛,因为不管做得多好,都会被遗弃。

  按照吾友谭昊的说法,自尊的本质就是你有多爱自己。高自尊,就是你对自己的爱丰满、充盈、光彩照人;而低自尊,就是缺爱,缺少自己对自己的爱。如果把自尊想象成一个容器,这个容器中注满了水(对自己的爱),就会待人不卑不亢,风度翩翩,恰到好处;这个容器中的水不够,就会试图在外在的世界拼命寻找认可,就会变得超级敏感。好比一个极度缺水的人,见到谁都想要一桶水,而别人如果给了你一杯,就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伤害。这种内在的匮乏,唯有对自己的爱能够滋养。这也是能够真正从本质上提升自尊的途径。就是接纳自己,爱自己。

  愿读到此处者,皆自我接纳,渐行至自我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