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举目一看,只见对面房上站着五个人,都身穿劲装,手拿兵刃,为首身材瘦长,一身青衣,年纪大约在三十岁左右,白面黑须,一对儿鹰眼发着寒光。r
“啊!原来是你!”盘石不一看此人真是怒火中烧,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周家出事前将自己引开的青衣人。r
这个青衣人是王宏斌的二徒弟,人称‘踏波无痕’曹永民,轻功很是了得,打暗器更占了一绝,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王宏斌。他旁边站着得四个人也是王宏斌的弟子,只不过是记名的而已,曹永民听到讯息,就带人赶往现场,由于路上人多,施展功夫极为不便,于是就飘身上房,飞檐越脊而来,刚好看见盘石要摔死王宏斌。r
曹永民不敢怠慢,只得冒险的发出一支袖箭。说是冒险怕盘石那老师来做挡箭牌那就糟糕了,但是不这样做又没有别的方法,就只好赌一把了。r
盘石也不傻,这次来到琅琊县城主要是为了打探周侗的消息,若是置王宏斌于死地,那么线索就断了,盘石只不过是吓唬一下他而已。r
再者盘石在宋朝已经生活了三年多,深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个自古不变的道理。并不像后世想得那样,动不动就可以快意恩仇,杀人越货,大不了落草为寇,和官府对着干,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拿官府来说,官府中缉拿犯人的捕快高手大有人在。若是落草成了气候,肯定会受到官军的围剿。r
别看宋朝军队对外作战老吃败仗,那主要是国家的制度所限制的,当时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相当于篡夺了柴世的江山,对此赵匡胤很怕将领拥兵自重,于是让文官做元帅,将军实行流失制度,临时抽调。打完仗之后再调往别处,而大多数文官只会纸上谈兵,这样做解决了将领拥兵自重而谋反的风险,但是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r
但是宋朝的正规军也不是吃素的,收拾占山强人还是很有把握的。于是盘石才提着王宏斌躲开了袖箭。r
曹永民似乎看出了盘石的心思,一扬手又是五支袖箭向盘石打来,打这五支袖箭的手法颇为高明,分别笼罩了盘石周身五处要害,目的是逼盘石放开王宏斌,盘石见袖箭来势凶猛,迫不得已将王宏斌仍在地上,摔得王宏斌哼了一声,背过了气,一闪身盘石躲开了袖箭。r
就在这一眨眼的功夫飘身下房,将王宏斌往肩膀上一扛,翻身上房,带着余人,施展开轻功,没命的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