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日上三竿,琅琊县城里热闹非凡。r
街上做买做卖的,打把势卖艺的,说书唱曲的,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在吵杂中自有一番宁静的祥和。r
此时在人群中出现一个大汉,只见他身材高大,头顶方巾,一身深蓝色长袍,腰系丝绦。望脸上看三十出头的年纪,两道剑眉连入鬓角,面皮白净无须,一双大眼,黑如点墨,眼中英华流转,真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r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盘石。盘石走在这条街上,心中无限感慨,想当初从这里逃了性命,屈指到现在已经是三年了,真是时光似箭啊。盘石信步走在街上,脑子中一直在盘算着如何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r
待走到街头,盘石抬头一看,只见街头立着一个牌坊,上书六个篆字:“无石真君神位!”望牌坊里一看,盘石不由得愣了愣神儿,只见供奉的无石真君,奇装异服,头发甚短,模样很是熟悉,仔细一想,盘石忍不住一笑:“原来这鸟官最终还是被我给忽悠住了!”原来这无石真君真是三年前穿越到这里的自己。想到这里,盘石的心情才放松了一些。r
还别说这民间的艺人还真有两下子,真是把当初的自己给雕塑的极其有神,这牌坊的烟火还真的很鼎盛。看到这样的情景,r
正在这时突然听到“匡,匡,匡”的一阵锣响。只听得有人在喊:“各位老少爷们儿,大姐大婶们,来看热闹啊。”r
行人闻听此言,呼啦的一下围了上去,盘石心想,去看一下热闹,缓解一下心中的压抑,说不定能理出一些什么头绪来,于是就随着众人一起向锣声处走去。r
盘石个子大,站在后排将场中的景象给看得一清二楚。一看原来真是是打把式卖艺的。只见场中站着一个年约六旬的老头,一个中年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和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姑娘,一共四个人。那个青年和姑娘看起来好像是兄妹。都是普通庄家人的打扮,姑娘的女服穿的稍微艳丽了一些,模样长得也不错,旁边摆着长剑,大刀等兵器,还有一个木盒子,里面放着两颗鹅蛋大小的钢球,也不知有什么用途。在老头儿的旁边还有一个灰毛猴子,这个猴子呲牙咧嘴的做着怪动作,惹得围观的小孩儿发出一片咯咯的笑声。r
只见老头手中拿着一个破铜锣,拿着木锤子“嘡”的敲了一下说道:“小老儿乃是河南人士,只因黄河发大水,逃难到此,今儿给大伙耍个把戏,挣两个饭钱。众位老少爷们儿们!您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如果您认为我演的好,能逗您一笑,您就随便赏点什么的。闲话不说,请您上眼了。”说完老头往后一退,对那个大姑娘喊道:“红儿,给大家武一趟剑!”r
“是!爷爷。”那个大姑娘答应一声,把浑身上下收拾利索,拣起地上的长剑,挽了一个剑花,舞来了起来。这剑舞的真好!只见满场剑花雨,一袭妖娆身。围观的人中有的是懂些武术的,都轰然叫好。r
盘石心里不以为然,只觉得姑娘的剑虽然舞的是好看,但花样子太多,不实用。盘石静静的看着。r
那位大姑娘舞完了剑,四周一片叫好声。姑娘冲着大家飘飘一个万福。但是周围的人只叫好,却连一个老钱也没有人给。r
那个老头儿心想:这里的人也太吝啬了,太不懂人情。于是站起身来,“嘡-”的敲了一声铜锣,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可能我孙女舞剑舞的不够好,竟然没有一个人赏脸,那么我再露一手绝活儿,这个绝活儿叫‘气吐钢珠’。您要问了这个绝活儿怎么个耍法?不要忙,您来看!”老头一指地上的木盒子,继续说道:“众位看见了吧,就是把地上的两颗钢珠都吞到肚子里。之后再用气把它们逼出来。”r
“嘘--”人群中发出一阵唏嘘声,这个把戏大家从未见过,都在聚精会神的瞧热闹。r
盘石也感觉到新鲜,‘气吐钢珠’还真的没见过,盘石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r
此时老头子冲着那个中年汉子喊道:“阿彪,你去!”r
中年汉子来到当场,闪掉外衣,拿起木盒,骑马蹲裆式往那里一站,先拿起一颗钢珠,放入口中。只见硕大的钢珠顺着喉咙,被中年汉子咽了下去,紧接着另一颗钢珠被吞下,只见中年汉子眉头紧皱,脸被憋的发红。r
中年汉子双手往上一抬,做运气状,只听得他喉头中发出一阵闷哼,两颗钢珠相继被喷出!r
“哗!”在场众人一片喧哗,继而鼓掌声连绵不绝。r
盘石也鼓掌叫好,心想这人的气功练得不错,也心下暗自佩服。r
老头儿往场中一看,还是连一个老钱也没有,老头儿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他站起身来,拿着木槌狠狠的敲了两下铜锣,对大家一抱拳:“众位乡亲,可能我们认为的绝活儿,却满足不了大家的法眼,那么我再给大家露一手更绝的绝活儿。请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休息一小会儿,我就给大家露出绝活!”r
想知老头儿要耍什么绝活,请看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