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霸宋全文阅读 > 第120章

第120章


宋徽宗宣和元年,西夏元德元年,公元1119年,五月初一。r

十五万宋军全部集结在了湟州的古骨龙城,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以及拨发过来的军饷和粮草,十五万宋军齐聚于此,准备开始发动对西夏的征讨之战。r

秦凤路本来有十八万宋军,可是不能一下子全部带走,所以便留下了三万,和一些地方军驻守要塞,将十五万精兵强将全部聚集在了古骨龙城。r

古骨龙城是宋夏的必争之地,在这座城池周围,经常发生战争,与西夏境内的仁多泉城都是宋夏之间爆发战争最为频繁的地方。r

十五万大军诈称二十万,在夏伯龙的一声令下,便浩浩荡荡地从古骨龙城缓缓地向西北方向的仁多泉城而去。如果要攻打西凉府,就必须先攻下仁多泉城。仁多泉城,是西夏设立在祁连山口的一个重要军事壁垒,是用来来监控青海湖地区的,如果攻下了仁多泉城,就能从西夏的手中夺回丝路贸易主导权,获得吐蕃健马,并且对西夏形成战略包抄,总之不管是何目的,这次攻打西夏似乎宋徽宗都是势在必得。r

不过,仁多泉城先前曾经落入了宋军手里,后来又被夺回,而到现在,西军的将士中一提起仁多泉城,都会想到一个人非常知名的人物,那就是刘法。刘法虽然是童贯心腹,不过也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将才。r

在北宋和西夏漫长残酷的战争史上,宋朝西军涌现出的杰出将领犹如银河璀璨的星辰,然而在诸多将领中却有一位武将能罕见的在宋夏双方阵营里赢得一致的高度评价。他的名字在宋军中代表着胜利和荣耀,在党项人和吐蕃人听来简直就是噩梦,此人不是战功赫赫的种谔和种师道,也不是人们熟知的狄青,他就是被西夏名将察哥誉为天生神将的大帅刘法。r

一提起刘法的名字,许多西夏军的将领们都还是心有余悸,就是这个天生的神将,曾经攻入了仁多泉城,并且进行了屠城,使得西夏军的将领们以后听到他的名字便退避三舍。r

大军出古骨龙城,行军的路上未免有点太过无聊。因为宋军少马,在这个十五万人的军队里,只有马军两万,与西夏的军队比起来,在机动力上稍微差距实在太大了。徒步行军,一天撑死能走二百里,这还是不眠不休的,因为西军中各个部队的体制差异化太大了。为此,夏伯龙特别让韩世忠带着两万马军为先锋,并且将梁山军的马军将领一起带走,先去击败一些设防在仁多泉城路上的西夏军,而他则带着十万大军徒步前行,后面两万军队则交给赵构、周干带领。r

十几天以来,不曾下过一滴雨,乳白色的轻雾弥漫在空气里,笼罩着远处的林木,从那里,散发着燃烧似的气息。许多灰暗的、轮廓朦胧’的云片,悠闲地浮在苍蓝的天上,缓缓地爬了过去,强劲的枯风不断吹拂着,但不能驱走炎热。r

天是那样的蓝,日光是那样的明媚,就象这片景色终年在被夏日的风光笼罩着。蓟草的茸花在他们四周飞上飞下,好象被大气的静谧熏醉了似的。热气在熟禾上面跳着舞,还有,四面八方都洋溢着一种柔和的不识不知的嗡嗡声,好象是灿烂的分秒喃喃地在天与地之间举行着宴乐。r

在五月的天气里行军,确实很难受,而且还是徒步行军,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好在有一条河是直接从古骨龙城通向仁多泉城的,沿河向西走,有一座大通城,而这条河,就叫大通河,也成为浩门河。r

大通河是湟水支流,位于现今青海省东北部,宋代在河畔筑大通城后出现今名,以长度与流量论,大通河实为湟水正源,也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大通河三面环山,树木茂盛,山势峻险。登高俯视山下,大通河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周边青山与绿水交融,水仰山势、山染水色,仿佛是一幅注入天地灵气的国画。东西两座山头风景独特,东有岩洞、西有佛掌石,登高南望,涛涛松花江和万亩粮田尽收眼底。如此美好的地方,在这样的天气里,自然就成了一个避暑的场所。r

夏伯龙不知道前面的马军是如何行走的,只知道他带着这十万步军,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河岸,一路向西,翻山越岭,沿途还观赏了不少景色,确实是一种享受。不过,赵构、岳飞所在的周干军团就无法顺利地渡过此地,因为他们拉着粮草辎重,无法行走山路,只能改道。所以,夏伯龙便又分兵包括梁山军在内的三万步军,并且派去了向导,和周干的两万后勤部队一起走较为平坦的地势。r

本来后勤的粮草辎重都应该由杂役军来押送,可是那样太费人力,又加上夏伯龙担心赵构的安全,便让周干军押送粮草,让赵构、岳飞跟在了周干的军队里,一直在后面跟着,即使前面遇到了敌人,赵构也不至于被围攻,而他攻打起来,也放得开手脚。r

十天后,夏伯龙的大军和韩世忠的前部汇聚于仁多泉城外五十里处,一路行来,确实是劳累不少,当夜大军便在山丘上扎营休息。r

入夜后,夏伯龙独自一人坐在大帐之中,看着地图。r

不多时,韩世忠、张竣钱图三个人便进了大帐,三个人一进大帐,便拱手拜道:“大人!”r

“嗯,都来了?快坐下吧!”夏伯龙十分平和地说道。r

三个人当即分别坐下,韩世忠率先问道:“大人,你叫我等前来,可是有要事要吩咐吗?”r

夏伯龙道:“那倒不是,不过,我有些问题要问问你们。仁多泉城的守将是谁?兵马如何?”r

钱图答道:“仁多泉城的守将叫李清宝,城中有兵马三万,其中骑兵两万,步军一万。不过,仁多泉城是依山傍险而建,易守难攻,所以我等虽然到达多日,却未尝和西夏军交战,沿途也没有遇到一名西夏军士兵,似乎李清宝害怕了我们大宋,躲在城里不敢出来了。”r

“险要也无妨,有大炮在,管他险要不险要的,反正我们能够攻破他们的城墙。不管他们是不是坚守不战,明日早上大军就发起进攻,这次我只带了三十门火炮,不过凭借着三十门火炮就能攻下西凉府。”夏伯龙道。r

钱图哪里知道什么叫大炮啊,他连听都没有听过,更别说是见了。他迷茫地问道:“大人说的大炮是什么玩意?”r

夏伯龙道:“也没有什么,只是攻城的利器,比那些云梯、冲车、井阑还要好多百倍千倍的武器。”r

“那么神奇?我这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东西。看大人成竹在胸,下官就知道,明日必然能够大败西夏军,攻克仁多泉城。”钱图道。r

夏伯龙呵呵笑道:“对了,其他士兵都休息的还好吧?明天攻城的时候,还都要靠他们呢。不打仗不知道打仗的难处,我到现在才知道,我虽然和西夏人打了一仗,却不能够使我拥有和刘法在士兵心里一样的地位,确实是一件憾事。”r

“刘法确实是名将,还很悍勇,听说这次宣帅就是以他为开路先锋。”韩世忠道。r

“大人!捷报!”一个士兵在帐外喊道。r

“捷报?我们还没有打仗,哪里来的捷报?”夏伯龙狐疑道。r

钱图道:“大人,应该是东路军宣帅的捷报,按照惯例,凡是分兵而进,不管哪一路军先打了胜仗,便将捷报发到其他各路军力,以儆效尤,提高将士们的战斗积极性。”r

“东路军……这么快就有捷报了?”夏伯龙吃惊地说道。r

张俊道:“大人,这也不稀奇,东路军里的马军居多,而且攻打的地方也离大宋边境很近,沿途都是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势,又有刘法为先锋,肯定又是哪个西夏的将军一见到刘法来了,便弃城跑了!”r

“嗯,可能吧,还是看看再说。把捷报送进来!”夏伯龙冲帐外的士兵喊道。r

帐外一个士兵直接带着捷报走了进来,将捷报递给夏伯龙后,便退出了军帐。r

夏伯龙打开捷报之后,看了一下,果然是刘法率先破城,攻克了长城岭,西夏洪州的守将不战自退了。他看完之后,便将捷报拿给了韩世忠,让他传阅其他两个人一起观看。r

三个人看完之后,韩世忠的血性便上来了,大大咧咧地说道:“大人,咱们明天也干一场,不把仁多泉城攻下来,不足以显示我们西路军的实力。刘法完全是凭借着威名,西夏人害怕,不战自退的,不然的话,以洪州那样的地方来说,西夏人少说也要守上十天半个月的。”r

夏伯龙呵呵笑道:“是啊,不过,不得不承认,东路军里确实有精兵良将,我听说童贯为了此次出征,着实准备了不少,还特意向皇上要了种师道、刘光世、宗泽等几位宿将,又加上刘法,只怕咱们西路军要远远地落后给东路军了。”r

“不怕不怕,咱们有大炮,随便放一些炮弹,便能轻而易举的攻克城池,等攻下了仁多泉城,我们就轻骑奔袭西凉府,必能一鼓作气,攻下西凉府,到时候咱们攻克了西凉府,东路军的那帮小子们,应该会遭受到顽强的抵抗,要知道,嘉宁军司可是西夏的左厢军的后方,一旦被攻下了,那左厢军就会被包抄。”张俊笑嘻嘻地说道。r

夏伯龙道:“嗯,天也晚了,你们都回去休息吧,等明天正式开战!”r

“是,大人,我等告退!”三个人同时站了起来,向着夏伯龙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