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是那么丰富,有些人把日子过成段子,有的人把生活当成舞台自己就是演员,还有人怀抱理想努力奋斗让人仰望,可是,也需要有人躲在角落做一个认真过日子的人吧,我愿意是那个安静的听众,听自己,也听世界。
我理想中的生活的样子是这样的:世间万物,花是花,草是草,你是你,我是我。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自由,才是美。
自由不是你想成为什么你就能成为什么,而是,你不想成为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不成为什么。
我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我不再出门奔赴一场又一场的聚会,不用说自己不想说的话,不用刻意经营关系,不用在焦虑中入睡,然后被闹钟唤醒。
“生活就是要贴着自己的性情走,你是什么人就拿什么腔调,别跟别人去凑热闹。凑热闹,热闹终归不是你的。不眼红别人,不抱怨自己,走一条自己的路,越是安静,越是能听到自己与外界召唤灵魂的声音。”
用生命的姿态去追求有美感的人生
“她站在那儿,用确定的但又是轻微的声音和我说话,她纤细的手指轻拈桌上的尘土,她聆听,清扫,她与她身上的那件淡蓝衣衫达成默契,彼此相信,她用她特有的步调走过去,坐在窗前写一封信……她的生命状态,她整个的人生就像是一件作品。”
——这是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女人,是我梦想中最美好的女人的样子,“她整个的人生就像是一件作品”,这是我能想到的对一个女人的最高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画家用画笔在白纸上作画,歌手在台上演唱,设计师用面料搭建衣裳,而总有一类人,在用他们的整个人生作为材料和工具,不断呈现着一件流动中的好作品。
这句话突然在今天想起,也提醒了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去追求一种有美感的人生,而不是世俗的所谓成功和幸福,那么,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艺术家:你的作品就是你的生命状态。
很多人问我梦想是什么,这是个特别不好回答的问题,想通上面这个意思之后,我试着可以作如下解释了:我的梦想就是把每一时刻的自己照顾好安顿好,尽量让人生变成一件作品,而不是产品。
追求有美感的人生,懂得节制和分寸,在各种事物之间找寻平衡点。
节制和分寸,不要以为只有在减肥者面对食物时才需要,事实上,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求分寸感。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散乱的世界里,你要时刻提醒才能做到对过盛的物质保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同时,面对各种碎片化信息你还得保持警惕不让它们入侵了你真实的生活,这些,都是分寸。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写:“盖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着美好——对这种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茁生的源由。在纯粹洁净中有着和谐融洽,以及主人与宾客礼尚往来的微妙交流,还有依循社会规范行止而退,而油然生出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些都是茶道的无言教诲。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进行的温柔试探。”茶道如此,艺术何尝不是?人生亦作如是观。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但追求完美的姿态却可以变成美。这听起来有点宿命的悲伤,悲伤就对了,适当的悲伤也是美的一部分,它也让我们懂得快乐之为何物。
丑人多作怪,不是说长得难看的人同时会做让人讨厌的事,而是,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最基本的审美力,那么他做的其他事也可能漂亮不到哪里去。这个看法根深蒂固,以至于影响到了我对很多事物的评价,比如给孩子选绘本,往往只看封面就能确定要不要买,封面的美丑决定了我对文字风格,故事涵义等等一切判断。再比如,我删掉了几个订阅的文学类公众微信号,原因不是他们的内容差,而是我受不了他们粗糙的排版进而失去了阅读的欲望。还有,我曾经碰见过一个诗人,他完全不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后来我读到他的诗,果然不是我认为的好作品。
美是一种道德和礼貌,你有责任营造一个美的环境和自身,这是你对自己的需要,也是世界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美是责任。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我看来,花儿开了,小草绿了,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小朋友看见一只小鸟从天空飞过会冒感叹词,你用一上午的时间默默清扫房间,隔壁大爷清晨背着手从窗前走过唱起小曲……这些都是美的。美在具体而又微小的事物中,美通过细节呈现宏大,从而让某种感情或精神走向永恒。
选取你觉得有意思的美好的东西组成自己的生活。
美,是漂亮,就是你这一辈子必须活得漂亮。活得漂亮,就是活得讲究一些,活得认真、专注一些,活得是自己并且活出自己。
我想这就叫坚定
执着于一件事情,往深处行才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我过去几十年的人生一直没有意识到的。我总是面临太多的选择,在选择面前一度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为此得意。可是,过多的选择和机会就会更好吗?
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那些有力量的人,他们往往并不拥有世俗意义上的优秀,他们有很多毛病,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只是生活选择了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他们稳稳地接住了这被动的选择,从而开始主动地努力和慢慢地获得。
相反,那些拥有过多资源和机会的人,一辈子左顾右盼,在鲜花和掌声里渐渐地迷失了自己。
我说的是有力量,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是每天临睡前可以平静安宁地对自己说一声:今天,我对自己满意。
在藏传佛教里,活佛的遴选有很多步骤,其中一个是拿一堆物品在有可能是转世灵童的面前,让灵童自选,灵童会在一堆物品中选择那个多半是最不起眼的物品,那是他前世旧物。以此确定,他就是他。
我们不是活佛,我们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但是人生的选择与放弃,谁都需要面对。
面临的选择过多,或者你选择了过多的东西,其实是不会有满足感和幸福的,这个时候你只看得见欲望,而欲望怎么可能填得满呢?
越长大才越明白,投入到一件事情里去,哪怕偏执哪怕不被理解哪怕孤独,幸福是会从那一件事的深处开出花儿来的。
到现在,每当我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选择是不是我可以承担的,是不是和我本来的性格相符的,会不会影响我目前在做的事情,能不能让我的生命更完整?如果这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反之,我会果断舍弃。
而且,慢慢地这样做了,就会惊讶地发现:你越来越不需要做出选择了,人生正在向你呈现出不需要选择的道路,那条路就在那里,你只需要往前走就好。
我想这就叫坚定。
越来越接近自己想要的样子
真是不可思议啊,活着活着就活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冥冥中一定有一股力量把我拽到了今天,上天给每个人不同的使命和任务,这儿撞一撞那儿碰一碰,你以为不公平呢,你以为老天给你开玩笑呢,其实呢,所有的遭遇都是为了让你朝一个方向去,只是你不知道那个方向通往哪里而已,没关系,上天知道,命运知道。
啊呀,是有好多话想说,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说,那些感觉到的,直觉到的东西,文字是说不出来的,是长在身体里的,在每一个毛孔里窜进窜出的,所以会有诗歌啊,能写诗的人真幸福。
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秋天的到来,人只要有了盼望,日子就那么漫长,是甜蜜的漫长。可是,秋天有秋天的好,秋天过去,有过去的好。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我就是要慢慢地过日子,每一天都长长的,只是盼望,不是有什么目的的,不是期待,没有期待。
活在细节里,不是目的里。
比如,做一件很满意的衣服。
比如,我还在写字。
因为做过太多的事情,常被人说我做事情全凭兴趣,率性而为,是个没有耐心和恒心的人。开了几年农家乐,转了,做了几年主持人,辞了,教了十年书也想离开了,身边最亲近的朋友都这样定义我,我自己有时候都快以为我就是这样的人了。
但,不是。
因为内心有坚持,因为对自己有要求,因为从未放弃成长,因为要保持灵魂的干净,所以会有很多外部世界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想不变,所以看起来我总在变。
变去变来,不过是想守住一些自认为应该守住的东西。
活在细节里而不是目的里,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心中有笃定,就会获得安宁
也许你不相信,我是个嘴笨的人,一些特别的情感总是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意思是指那种简单的表达,比如跟想感谢的人说谢谢,比如犯了错误说对不起,比如感动的时候跟对方说我很感动,比如想对所有来到阳光房的姑娘们说点什么,但说不出来。
我常常会想,是怎样的一些人才会在阳光房停留呢?看到每天一两千的点击,会忍不住去猜想这背后的一张张表情,我想,你们大约也和我一样,认认真真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话多也许话不多,那要看碰到什么样的人。
有个姑娘私信告诉我,她一直买我家的衣服,即使不买,每天打开看看也觉得是安慰,她说,你要坚持下去,像现在这样坚持下去,用心做东西,我承认我看到这个的时候流泪了。
信念不是改变什么,而是相信什么,并往前走。我知道我相信的东西是与这个匆忙的世界相反的,阳光房总是小众的,但,它一直在那里,一直会有人喜欢它,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喜欢它,我也会坚持。
心中有一份笃定,就会获得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