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包子,和娘种田去全文阅读 > 第48章 打年粑咯

第48章 打年粑咯


王氏找来几个竹编的大框,说道:“荷儿,马上我们就要开始了,你去洗洗手……”

苏荷应道一声,林氏也跟着去了。刚洗完手,就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叫道:“起窝咯……”听到这个声音,笑骂道:“这小子,张扬个什么劲?”

苏荷好奇的说:“钱婶,是你家儿子?”

“我大儿子钱兵!”

两人洗手出来,打好的米已经挪到擦洗干净的桌子上了。王氏已经开始做了,旁边围了一些贪嘴的孩子,王氏见状,扯了米团,给了那些孩子,慈爱的说道:“拿去吃吧,去厨房找颜婶婶,弄些糖!”

“好耶,王婶婶万岁!”几个孩子叫道。潘森也玩疯了,见王氏这么说,就说道:“走,我带你们去!”

“娘!”苏荷叫道:“要怎么做,你教教我吧!”

王氏笑笑:“很简单,你一学就会!”说着就揪下一块米团,揉圆了,拿一个压模给压扁了,然后笑道,这样就好了。

苏荷一下傻眼了,就这么简单?

林氏看到苏荷傻眼的样子,笑道:“看起来很简单吧?”

是有些简单,苏荷在心里说道。又听见林氏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可是,你看到了没,那些汉子们,这些米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经过他们又锤又揉,才能把这个大米和糯米混在一起,而且这个力气呀,也要好好掌握,不然,米没揉在一起,反而炸了出来,可就不好了,最后,起窝的时候,石窝里不能有米沾着,得干净!”

苏荷一听,吐吐舌头,说道:“这里这么多讲究呀!”

“好了!别说了,赶紧动手吧,你看潘大哥那边那一窝也快起了!”王氏说道,手里没停,又揉了几个团,压扁了,连压模一起放在一旁。

苏荷也在一旁帮忙,揪了一块米团,揉圆了,放在压模里面,看到另一边,王氏已经上了两个手,一边一个的揉着,动作又快又圆润,看的苏荷直咂舌。学着王氏的样子也想揉两个,哪知她左手根本就不听使唤,怎么都揉不圆。

林氏一看,笑了:“傻丫头,你婶子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年粑,可是都没有学会你娘的这一招呢!”

王氏一笑,说道:“这些都是熟能生巧的事情,多练练就好了!”

苏荷点头,说道:“我娘说的有道理……”

“说什么呢,这么开心?”汪氏忙完手里的活,也过来帮忙,看到几人说说笑笑的,就好奇的问道。

“没事,再说王嫂子的双手绝技呢!”林氏说道,话音刚落,就听潘明在那边喊道:“起窝了!他娘,快过来……”

汪氏只得放下刚刚揉好的米团,过去接了打好的米,放在桌子上。

王氏看到又多出的一大团米,说道:“荷儿,她婶,我们得赶快了,不然待会这米冷了,就不好弄了!”

苏荷还不知道有这个讲究,但是王氏和林氏已经加快了手里的活。另一边,张氏接了汪氏的活,没等汉子们休息,就又端出了一盆米,吆喝道:“赶紧的,还有呢……”

汉子们调笑几句,还是抡起了大木槌,又开始‘卖力气’了。

孩子们这会儿又蹦蹦跳跳的从厨房出来了,潘森最后一个出来,叫道:“娘,没糖了……”

汪氏一听,摇摇头,笑道:“这群小子…。。”

潘森却不和那一帮孩子去疯玩去了,而是凑到苏荷身边,说道:“嫂子,让我来帮你呗?看起来很简单呀!”说着,就要动手去揪米团。

苏荷赶紧阻止了,说道:“你洗手了么?不洗手就来弄这个,要吃到嘴里的东西,怎么能那么腌臜呢?”

“好!”潘森叫道:“我去洗手,洗完手嫂子就教我,我也可以做的!”说着就跑开了。

汪氏看到这一幕,对着苏荷说道:“荷儿,你说说,你给那小子吃了什么迷魂药了,这么听你的话,弄得我这个做母亲的都吃醋了!”

那边,潘明有些吃不消了,换了一个人替他上去,走过来,看到潘森跑远的身影也说道:“这个小子,也不知怎么了,就那么听王志媳妇的话!”

苏荷听潘明这么感叹,小脸一抬,傲娇的说:“你们知道什么,这个叫人格魅力?”

看到苏荷的样子,一院子的人都笑了,一时间院子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潘森回到院子里,就见到一群人都在笑,好奇的问他们在笑什么,哪知道院子里的人看到他来了,笑的更大声了。

苏荷招手把潘森叫了过来,说道:“潘森,过来,不要理他们,他们都是些无聊的人!”潘森听苏荷这么说,做了个鬼脸,这一举动,又惹得一院子的人大笑起来,有的人还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潘森脸皮也是厚的,这么多人的笑话,都没有让他脸红。他看着苏荷,目光中带着乞求,像是在说,嫂子,我的手洗干净了,可以了吧!

苏荷无奈,只得点头,潘森如蒙大赦,揪了一块米团子,马虎一揉,就放进压模里,苏荷一看,赶紧说道:“潘森,这是不可以的,这个模子是方的,你不揉圆了,压出来就是不知道什么形状的了!”

那边,王氏摸了摸已经冷的差不多的压模,说道:“冷的差不多了,该起出来了!”

“我来弄吧。”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颜氏说道,揭开盖子,一个一个的码起来,五个一撂,码好后,用簸箕先放起来,等它们全部冷了之后,再把它们放到竹编筐子里,等全部弄完之后,在风干几天,然后,就得那水泡起来,这样,年粑可以保存很久,基本上来年的端午都可以吃呢。

苏荷给潘森示范了一下,潘森揉了几个,可都是大小不一,苏荷一看,摇摇头,也没说什么,他只是一个孩子,苏荷不想多要求什么,她想着待会把这些个大小不一的年粑给那些孩子们吃,也是可以的。苏荷还象征性的表扬了潘森两句,可是,没过多久,潘森不在揉团了,把揪下的米团当成玩具,揉来揉去,不时地把自己揉出来的东西弄到苏荷的献宝。

苏荷一直笑吟吟的看着潘森。另一边,有人看不下去了,问道:“潘森,你小子平日里也不是个听话的主,怎么对你王家嫂子就那么言听计从呢?”

潘森一笑,不说话,只是看像苏荷的目光更是亲近了,然后扔下米团,跑开了,远远地扔了一句话:“我去叫他们过来吃粑粑!”

汪氏看着儿子的背影,笑道:“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

“你呀,该知足了,这孩子,一看就知道以后肯定能出人头地的!”林氏说道。

汪氏还没说什么,那边潘明却是答道:“还出人头地呢,别给我惹祸,好好地念书,就谢天谢地了!”

女人们这边忙忙碌碌,一直没停过,男人那边也是一直死卖着力气,打着米团,煮好的米一直源源不断的从厨房里送出来,邓美雪和蔡氏则是在厨房里一直没有露面。这边的石窝一直也没断过,大木锤子一直也没停过,男人们也都轮番上阵,换了好几轮了。大冷的冬天,各个男人都是浑身冒着热气。

忙忙碌碌了一天,院子里一直都热闹非凡,偶尔还有其他的妇人上门串门子,村里的小孩知道潘家打年粑,也都过来,潘家也不介意。中途韭菜醒了,苏荷给他喂了糊糊,然后放他和潘敏儿一块儿玩,他也很乖,没有叫闹,王氏和苏荷偶尔进去给他把把尿,喂喂吃食就好了。

到了天擦黑的的时候,终于所有的年粑都打完了。众人累的跟狗似得,不愿意在动弹了。众人稍稍的歇了一下,让男人们都去换了衣服,女人们就留下来弄夜饭。中午只是吃了几个年粑垫着,这会儿都饿了。好在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煮了米,炒几个菜就好了。

晚上,东西屋的灯都点的亮亮的,男人们那边打发孩子去买了酒回来,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来,一个个的吹牛拍胸,面红耳赤的,一直喝到半夜。

女人们这边倒是早早的吃完了,都围着火炉聊天呢。孩子们大一点的倒没觉得累东屋西屋的跑着,小的却都已经乖乖的围着自家的母亲,一个个的哈欠连连,看样子是困了。可是男人们那边都还没有结束,也不好提前回家,再说家也就在近边,出了门就到了,所以,也不急着回家,把玩了一天的孩子们抱在怀里,一边聊着,一边轻轻地哄着孩子们睡了。

看着天色不早了,王氏就提出了告辞。汪氏也没多做挽留,只是叫了潘林和潘森两兄弟送她们回去。

潘林找了火把,而潘森则是去取了今天打得年粑,用包袱包好,弄好一切之后,就过来叫苏荷两人。汪氏把他们送到门口,叮嘱潘氏兄弟早点回来之后,王氏就叫她回去了,毕竟屋里还有一堆女眷呢,虽说有余月月在那里看着,可是都是一些辈分比她大长辈,有些镇不住场面。

回到了家,站在院门前,王氏叫了潘氏两兄弟回去,叮嘱两兄弟回去时要当心,看着两人打着火把,走远了,那点点火光,如同萤火虫一般,在夜里越飘越远。两人随后才进了门,累了一天,也没什么心思聊天扯白,早早的洗漱睡了。

一天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