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包子,和娘种田去全文阅读 > 第46章 备年货

第46章 备年货


转眼间,离上次打年粑又过了两天了,已经是腊月二十二了,这两天,苏荷与王氏两人把自己那个破破烂烂的家仔仔细细的打扫了一遍,又把近一段时间家里新添的东西归置了一下,盘算了一下自己家里有些什么,然后计划了一下该准备些什么年货。

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苏荷和王氏两人一早就抱着韭菜,背着背篓去镇上了,她们两人要趁今天大场,赶场的人还不是特别多的时候备上年货。

青木镇这边的习俗,一般在腊月初的时候在家里杀年猪,腊月尾的时候就会去赶场,采买一些一些家里没有的年货,或者买一些平日里舍不得买的用的东西,让家里过一个开心而富足的年,所以年尾的这些天,青木镇是最热闹不过。

苏荷她们到镇上的时间并不早了,因为今天只是买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卖的,不需要一大早的起床抢一个好的位置,所以,两人路上走得并不快,一路上边走边说,聊一些乡野趣事,路途倒也不怎么无趣,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没一会儿就到了镇上了,这个时候,天色也不怎么早了。

从从北大街进入镇上,平日里北大街都是外乡人居多,今日,却多是本地的居民们,提着布袋的,背着背篓的,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只是两旁的饭点和酒馆的生意却是并不怎么好,街上也很少见到什么外地人了。

今天,两人的目的地是去东大街和西大街,去西大街买一些蔬菜水果什么的,还有鱼肉米面。苏荷家里没有喂养任何牲畜,除了一只羊,家里也就只有苏荷三个活物了,要过年,总得备上一些,况且家里如今也不同往日了,苏荷也挣了一些回来,过一个丰年是绰绰有余的了。

刚到西大街借口,苏荷就吓了一跳,在外面只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摩肩接踵的,她紧了紧拉着王氏的胳膊,说道:“这么多人呀!”

王氏笑笑,说道:“这呀,人还是算少的,到了二十五那天,人才叫多呢,这条街挤得呀,你挤都挤不进去!”

苏荷吐吐舌头,说道:“天啦,这得有多少人啦!”

王氏先一步走了进去,苏荷就抬脚跟着用她孱弱的身子护着王氏和韭菜。两人跟着人流,饶有兴趣的看着街道两旁的摊子,卖鱼的,卖鸡的,卖肉的,可是很少见到有卖菜的,最多也就是卖个洋芋番薯什么的,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卖大蒜苗大葱的,但都很贵,比时令时的价格要贵上几倍。

“娘,你说,我们要不要买鱼呀,家里还腌着几条鱼没吃呢!”苏荷两人停在一家卖鱼的摊子前,看着水里活蹦乱跳的鱼,问道:“要不,买一条吧,年年有余,新鲜的鱼也比腌的鱼要好吃不是?”

王氏原本是不打算买鱼的,听苏荷这么一说,想到家里的鱼腌好了,放着也不会坏,就点头答应了。

见王氏点头,苏荷就问道:“老板,这鱼怎么卖?”

“三十文一斤!”老板是个男的,头也不抬的说道。

苏荷和王氏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到震惊,她们两人都预想到过年的时候东西会涨价,可是也没想到会涨这么多,比起平日的价格,涨了一倍呀。苏荷看着水里游的欢快的鱼,对着王氏说:“娘,我们不买了,就吃家里腌的鱼,左右都是鱼,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王氏也觉得有些贵,屋里又不是没有,既然太贵了,就不买了。于是,两人相携着走向下一家摊子。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蔬菜家里都还有,苏荷就买了三十个鸡蛋。停在卖肉的摊子前,翻翻捡捡,最后,苏荷问道:“大哥,你这个肉怎么卖的?”

那屠夫一抬头,看见苏荷俏生生的站在摊子前,声音还有些熟悉,细细打量,一拍手,说道:“你。。不就是那个在渡口卖薄荷粥的小娘子么?”

“屠夫大哥认识我?”苏荷有些意外。

“你做的薄荷粥我可喜欢喝了,你的酸菜呀,我家那口子和我儿子都喜欢吃,得知你停止摆摊的时候,我还失望了好久呢!我儿子最近还天天念叨着要吃你的酸菜,我正愁着上哪里去找你,你就出现了!”屠夫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大堆,愣是没有给苏荷称肉的打算。

苏荷笑笑,说道:“屠夫大哥,酸菜是小意思,您先给我称肉吧,多少钱一斤呀?”

“既然是小娘子你来买,我们也都是熟人了,我就给你少一点,二十文一斤,怎么样?”屠夫说道,麻利的上称,一压称头,称杆翘得高高的,说道:“小娘子,一共五斤四两,一共是一百零八文,给一百文正就行了!”屠夫把肉用芭蕉叶包好,递给苏荷。

苏荷也没和他客气,接了肉,放进自己身后的背篓里。王氏数了一百文铜钱,交给苏荷,苏荷又转交给了那个屠夫,说道:“谢谢你呀,屠夫大哥,你要的酸菜我会托人给你送来的!”

那个屠夫笑了,说道:“小娘子,我就在家等着那!”

王氏抱着韭菜换了一只手,苏荷看到,对屠夫挥挥手,然后对王氏说:“娘,我来抱吧,这小子近些日子也长了些肉,也变重了!”

王氏确实是有些抱得累了,闻言就把韭菜递给苏荷。韭菜穿的绵绵的,一身喜庆的大红色,小胳膊小腿也都有力了,头上戴了一个红色的虎头帽,衬得小脸儿白嫩红润,无比的精神。见苏荷伸手抱他,韭菜开心的挥舞着小胳膊,在王氏的怀里蹦跶着,嘴里咿咿呀呀的叫着。

苏荷看韭菜的样子,害怕王氏保不住,赶紧接了过来。王氏松了一口气,甩了甩有些酸的胳膊,笑道:“这小子,是越来越有力了,刚刚差点就抱不住了!”又伸手捏了捏韭菜小巧的鼻头。

韭菜以为王氏实在逗着他玩呢,咯咯地笑起来,那一只手抱住了苏荷的胳膊,小腿乱踢着。苏荷稍稍使劲,把他固定在自己的怀里,亲了韭菜一下。这小子习惯了自家的娘亲亲他,笑的更欢了,也学着苏荷的样子,在苏荷的脸上啵的亲了一口。苏荷一脸的惊喜,笑道:“这小子,咋学会是这一套了呢?”

王氏在旁边看着笑,说道:“谁叫你老是教他这个的!走吧,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

苏荷点头,就向着街尾方向走去。走过另一边,就到了源江的码头了,南大街。苏荷在这里摆了很长时间的薄荷摊子,所以对这里很熟悉。快过年了,码头上基本上没什么人,一些靠着码头吃饭的人这会儿也都回家了,快过年了,辛辛苦苦一年,也该休息一下了。

穿过南大街,就到了东大街了,东大街是苏荷她们两的重点。东大街也有很多人,街上除了两旁的铺子,又增加了很多小贩,大冷的天在镇上摆着小摊,各种吃食,各种玩具,各种用品,东西比西大街多了很多,也齐全很多。

刚进东大街,就听到各种吆喝声。路过一个小摊的时候,韭菜使劲的扭着小胳膊小腿,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个小摊主,应该是看着摊主手上的拨浪鼓,嘴里咿呀咿呀的叫唤着。

苏荷感觉到韭菜的不安分,顺着韭菜的目光,苏荷看到韭菜的兴奋源头,见到小贩手里的拨浪鼓,笑道:“娘,这小子小小年纪就知道要东西了呢?我们去看看吧!”

王氏点点头两人抱着韭菜,挤到那个小摊前,拿起摊主放在摊上的拨浪鼓细细的挑选着。摊主看到有客人上门,上前招呼着,王氏摇头,示意自己看,摊主又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了。韭菜看到自己离拨浪鼓越来越近,高兴地直往下蹦,苏荷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稳住了,嘴里还哄到:“韭菜,安静一点,娘亲在给你买呢!”

也不知韭菜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果然安静了下来,不再折腾。

那边,王氏选好一个两面画着胖嘟嘟的年画娃娃的拨浪鼓,问苏荷:“荷儿,这个可以吗?看着挺好看的!”苏荷嘻嘻看到,只见那个年画娃娃梳着一个朝天辫,虎头虎脑,圆圆的脑袋,乌溜溜的眼睛似极了韭菜的眼睛,短胳膊小腿儿,也都圆圆的,穿着大红色的镶毛对襟小袄,手上摇着一个拨浪鼓,笑的甜甜的。

苏荷点头,说道:“娘,我说了不算,问这个小子吧!”

“他懂什么,那么小!”王氏虽然这么说,可还是把选的小鼓凑到韭菜面前,摇的咚咚响,问着:“小韭菜,来,看看,奶奶给你挑的,满意不?”

韭菜直接伸着小胳膊去拿,身子都探出苏荷的怀里了。王氏赶紧把小鼓递给韭菜。韭菜虽然年纪小,可是小手却是已经很有力了,这个木头做的拨浪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不轻,可是韭菜却已经能紧紧地握住,摇晃着。

摊主看到苏荷她们选好了,就过来了,低声说道:“夫人,选好了,一共是二十文!”

苏荷和王氏眉头一皱,觉得有些贵,可是看到韭菜喜欢,也就没多说,给了钱,就走了。摊主拿了钱,还对着苏荷三人的背影叫道:“夫人,有空再来!”

那边,王氏对着苏荷说:“荷儿,我们买一点大豆吧,自己磨豆腐!”